3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广州市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
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将立足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区位优势,积极为国家立法提供高质量的立法意见建议和南沙经验,打造全国一流、走在前列的国家立法“直通车”。
文/魏丽娜、侯翔宇
通讯员/翁创苗
图/吴子良
为把立法工作建立在坚实的民意基础上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共45个
全国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设立,要追溯到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
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过考察调研,首批设立上海虹桥、江西景德镇、湖北襄阳、甘肃临洮等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自此,一种全新的、立足基层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立法的民主立法形式应运而生,成为除网上公布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向部门和地方发函征求意见等形式之外的新的群众有序参与国家立法的有效形式,并在实践中迸发出强大活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分别于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增设四批基层立法联系点,其中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人大常委会于2020年7月获批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
时隔3年多,202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新增设立南沙区人大常委会等1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广州市首个、广东省第二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至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共45个,带动省、市两级人大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6500多个。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以其上连国家立法机关、下接基层群众的国家立法“直通车”的独特优势,为广大基层群众表达立法诉求提供了有效的渠道,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2023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首次把基层立法联系点写入国家基本法律之中,开启了立法联系工作的新篇章。
数据显示,自2023年3月以来,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就27部法律草案和立法规划稿征求群众意见、建议9394条。实践证明,基层立法联系点已成为民主民意表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增强国家治理效能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和优势。
综观粤港澳大湾区 南沙作为基层立法联系点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23年3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衍诗领衔联名18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建议,请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广州南沙设立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立法联系点。12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正式批复确定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人大常委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从代表联名提出建议,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批复确定,再到授牌,基层立法联系点落户南沙只用了一年的时间。
“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为何选定南沙?
战略地位突出。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毗邻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承载着广东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广东自贸区最大片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战略使命,是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地位。
法治实践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特殊性。粤港澳大湾区有“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特殊区情,南沙的法治实践所遇到的现实法律问题都是最新最前沿的,在推进大湾区建设特别是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方面可以为国家立法提供独特的做法经验和情况信息。
有丰富的立法联系资源。南沙具有自贸区先行先试、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等政策及制度、人才优势,“先行先试”助力制度创新成果丰硕,与港澳对接优势明显,专业支撑力量雄厚坚实,法治建设创新实践集群效应突出,在立法联系港澳方面有经验,这些都为联系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有开展立法联系工作的丰富经验。作为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联系点,有较好的运行制度机制和立法联系网络。早在2015年,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就将全市11个区人大常委会设为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全省率先实现联系点在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全覆盖,各联系点都做到了五有,即“有制度、有场地、有队伍、有活动、有成效”。至今,南沙区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完成101项法律法规的意见征集任务,反馈立法意见建议421条。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肖胜方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南沙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有利于将大湾区居民和市场主体所面临的三个法域中,涉及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问题,通过立法直通车反馈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这是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最独特的优势。
不负信任厚望 奋力在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
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设立,标志着南沙乃至大湾区立法工作进入新阶段。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如何在立法中发挥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直通车”作用?如何准确地把握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细化落实各项任务措施,积极探索一条具有大湾区特色的基层联系点建设路径?
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挂牌后的连续三个工作日,即3月18日至20日,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接连以召开座谈会、走访调研等方式,分别邀请了南沙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人大南沙街道工委、人大代表、群众代表等,就修改代表法征集意见建议。
“我们尽快开展工作,也是为了不辜负‘国字号’这个牌子,这些意见建议汇总后,将‘原汁原味’反馈给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南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德球说。
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位于南沙区中心,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南沙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剑介绍,联系点室内整合“一点三中心”功能,将“立法联系中心、代表联络中心、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融合到一起。
目前,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已建成“1+2+4”的工作网络体系。其中,“1”是成立一个工作机构:抽调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推进联系点制度设计及前期运行工作;“2”是建设两大联系阵地:组织设立“立法意见征询义务单位”“立法联系单位”,全面收集相关单位、部门、机构以及港澳方面的意见建议;“4”是组建四个联系网络,包括立法联络单位网络、立法联络站网络、顾问单位网络、港澳单位网络。
为实现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立法工作调研、立法草案征询、宪法法律宣传、法律实施评估、典型案例报送、社会治理问题反映等六大职能的制度保障,南沙区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工作方案,并按国家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要求制定完善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职责、工作规则、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工作办法、征集立法工作意见工作规程等7项制度。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履职尽责,尽心尽力地把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好运行好。要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要求,高标准打造一流设施、一流组织、一流服务、一流质量的基层立法联系点。要充分发挥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认真研究并及时反馈大湾区建设中遇到的法律法规问题,积极负责地向国家立法机关提出意见建议,为推动大湾区建设中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着力破解粤港澳合作中的法律障碍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