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顺德区北滘镇三桂村的村民何锦禹来说,眼下正是一年春耕忙碌时。
在他的屋后,有着一片不足一亩面积的农地,这里种植的“吊丝丹”笋正蓄势生长。据悉,此时正是为“吊丝丹”盖上春泥的好时候,待土盖好之后,伴随时间的“催化”,一味以鲜、脆、甜口感而驰名的原生食材“吊丝丹”笋,将会从此地拔节生长。
值得一提的是,乘着“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的利好“东风”,如今有着广东“笋王”之称的“吊丝丹”有望在顺德绽放“新芽”。据悉,在顺德区北滘镇,当地的餐饮协会日前已“牵手”三桂村,未来双方将共同以“三桂竹笋”品牌打造、推广为切入口,齐赴乡村振兴之路。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子宁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枫
寻味:
一亩竹田
30载耕种广东“笋王”
对于广佛的“饕客”而言,“吊丝丹”的名字并不陌生,它有着广东“笋王”之称。
据悉,最早的“吊丝丹”原产于广州沙河,也就是出产著名的“沙河粉”的地方。早在上世纪20年代,南海西埗村就有村民从广州沙河引进了“吊丝丹”笋来种植,并凭借着当地三面环水、半沙半泥的土壤环境,培植出了本地的“吊丝丹”笋。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同一时期,“吊丝丹”这一品种的笋也传入北滘三桂村。从地理上看,三桂村自古与广州一衣带水,与大夫山森林公园隔河相望,西临陈村水道碧江河段。由于三面环水的环境,让三桂村同样拥有“吊丝丹”笋生长最佳的“半沙半泥”环境,因此早在五六十年前,三桂村的大批农用地上种植着“吊丝丹”。
如今已年过七旬的何锦禹就是三桂村中的一位老“笋农”。据悉,三十余年来,何锦禹一直坚守着自家屋后的笋地,看着一拨又一拨的“吊丝丹”从土地上生长再走向“饕客”们的餐桌。
何锦禹回忆称,上个世纪90年代,三桂沿河的地方都种满了“吊丝丹”笋,最多时有300多亩。当时的村民采摘后送去番禺市桥统销点,有的还远销香港地区的知名酒楼,一度成为驰名粤港澳的上好食材代表。
然而,伴随年桔等农产品的引入,三桂村种植“吊丝丹”的村民也越来越少,一些村民纷纷“退笋种桔”。另外,当地工业的蓬勃发展也令厂房增多,快速“挤压”了“吊丝丹”笋原有的种植空间,这让三桂产的“吊丝丹”产量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据悉,从下月起,就迎来了“吊丝丹”笋绝佳的“赏味期”。尽管种植面积不大,但为了让当地“饕客”能品尝到三桂产的“吊丝丹”,何锦禹三十年如一日精心呵护自家的竹树。“一株竹树可生长二三十棵笋,甚至只需要一夜,就可以看到它冒出头。”何锦禹称,自家笋地一年可产超千斤的“吊丝丹”,产值超过万元。他还告诉记者称,自家的“吊丝丹”非常畅销,不仅直送附近的一些食肆餐馆,还有一些“饕客”专程上门买靓笋。
重生:
村企结对
让“吊丝丹”在顺德焕新生
在毗邻三桂村的碧江村,来自知名食肆“德云居”的顺德大厨,正用新鲜的“吊丝丹”笋烩制一道菜肴。
上菜后,“吊丝丹”笋独有的清香伴随着热炒的“镬气”,让现场品鲜的“饕客”们大呼:“这简直就是‘春天的味道’”。
据悉,“吊丝丹”之所以成为当地“笋王”,是因为“吊丝丹”笋具有爽甜、无苦味、无渣滓的特点,是广东上好的原生食材。“吃‘吊丝丹’,吃的就是一味鲜。”作为一名美食行业资深从业者,同时也是一位美食家的北滘镇餐饮协会会长苏志潜,自然是看到“吊丝丹”笋的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当地为更好推进“百千万工程”,北滘餐饮协会正式与三桂村进行了结对。通过调研,发现此地原来还保存着广佛最正宗的“吊丝丹”笋“血脉”。
在苏志潜眼中,未来的“三桂竹笋”大有文章可做,尤其是在特色美食发展的竞争态势之下,“三桂竹笋”具有一定的“出圈”潜质。
“要想让食客吃最鲜的笋,现在北滘有优势。”苏志潜称,一是“三桂竹笋”品质好;二是有“近水楼台”优势,食客来到北滘就能吃到新鲜供应的“吊丝丹”;三是背靠“顺德美食”这一金字招牌,食肆出品有保障。因此,对于极致、嘴挑的“饕客”而言,三桂产的“吊丝丹”笋不会令其感到失望。
对此,在苏志潜的建议下,当前三桂村正在谋划以“广东笋王”的“吊丝丹”笋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发挥“寻味顺德”的魅力,牵手三桂村共同打造一个吸引食客的“寻味广府美食发源地”。苏志潜表示,希望未来通过“结对共建”合作,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补齐短板,进一步放大“三桂竹笋”的农产品品牌价值,进而撬动当地的乡村振兴工作,真正将“三桂竹笋”打造成为当地的一个助力发展“富民兴村”的特色产业。
关注:
推广“三桂竹笋”
当地积极寻找突破口
尽管当前当地明确以“三桂竹笋”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切入口之一,但是将这一工作“落地”仍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苏志潜告诉记者,要打造好、推广好“三桂竹笋”品牌,推动品牌走商业化道路,就需要一定的“吊丝丹”笋产量作为基础。因此,如何激活村民的种笋动力,一起扩大“吊丝丹”产能,是当前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从种植面看,三桂是远远不够的。”北滘镇三桂村党委书记梁伟荣坦言,目前,村中种植“吊丝丹”笋的区域较为零散,达不到规模化种植的程度。“当前全村农用地面积达到千亩之大,但粗略统计,种植竹笋的农用地不足5亩,占比非常小,远低于种植年桔的面积。”
“村民选择种植哪一种农作物,和现实的成本收益息息相关。”梁伟荣告诉记者称,要让三桂村中当前种植年桔的桔农“退桔还笋”的做法也不太现实,村民还需要看到“三桂竹笋”的市场效益后,才能再判断是否要加入到种笋的队伍中来。
此外,他还指出,将来若要吸引更多村民种植“吊丝丹”笋,还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例如聚焦农产品收购、销售渠道、物流等服务业支持方面,都需要更多的支持。
据了解,根据北滘镇餐饮协会和三桂村民委员会的村企结对共建合作协议,协会将会动员旗下的餐饮单位,对“三桂竹笋”进行包销,通过扩大采购农产品使用面,促进当地“笋农”增收。
“接下来,我们还计划对接省林科院的相关资源,通过技术引入,提升‘三桂竹笋’的种植技术,看一下未来品种能否有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苏志潜称,通过创新的技术帮扶,进一步找到做大“三桂竹笋”的突破口,进而推动产业多元发展。
观察:乡村振兴要走因地制宜之路
没有村的现代化,就没有镇的现代化。以镇域经济为基础的顺德,村居的乡村振兴工作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推动村与村的发展均衡,进而推动城乡“二元化”现象消亡,提升顺德城市整体的竞争力。
当前,一批经济农作物作为餐饮业的原生食材,正依托品牌打造工作而大放异彩。它们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消费者的餐桌,实现多产联动,促进村民、集体经济增收。
以农产品为支点,撬动区域乡村振兴工作,同样在顺德也有不少成功的探索。其中,较广为人知的要数杏坛镇桑麻村的“黑毛节瓜”以及北滘镇黄龙村的“黑皮冬瓜”。
以北滘黄龙村的“黑皮冬瓜”为例。一直以来,黑皮冬瓜是黄龙村的特色农产品,在顺德民间,一直有着一句“碧江出只鸡,黄龙出个瓜”的美誉。据悉,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黄龙村的村民就开始引入黑皮冬瓜进行种植,并形成当地的一张农业“名片”。同样,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黄龙村的瓜农数量减少,产量也逐步下降。
据悉,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黄龙村再将“黑皮冬瓜文化”价值挖掘出来,并以“黑皮冬瓜文化”作为黄龙社区文化营造的线索,以重构当地乡村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以探索乡村产业振兴为尝试。
通过近年来当地不断擦亮“黄龙黑皮冬瓜”品牌,成立黑皮冬瓜农业合作社,建成冬瓜种植体验基地等工作,让村民增收的同时,还提升了村居的集体收入。此外,当地以黑皮冬瓜为媒,通过举办睦邻冬瓜节以及社区治理创新工作,充分调动更多村民关注本村事务、参与本村活动,为本村发展建言献策,从而凝聚民心、推动参与,提升村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在这些成功探索的经验中,都能找到其中的“密码”,那就是因地制宜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无论是“黄龙黑皮冬瓜”,还是“三桂竹笋”,都并非是产业上的“无中生有”,更多的是优化存量、挖掘价值。可以说,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落地“百千万工程”工作中,既要认清自身优势,摸清“家底”,还要科学把握差异性,注重地域特色,深入挖掘资源禀赋,打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品牌,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