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过六旬,时间已让我的身体及记忆力大不如从前,但孩提时的趣事、学生时的故事、成年后的诸多往事,时常碎片化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或出现在睡梦中。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读来很是感慨,消逝的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刻不停地向前奔去。“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中的这句则更像是对年轻人或中年人的勉励,因为他们还拥有可追赶的时间。而对于像我这等暮年者来说,要身体力行地追赶某一人生目标或弥补人生遗憾,并非易事。但是我的记忆,能抵抗消逝的时间。虽然这种记忆易逝,但口述落在纸上或电子版上,浩荡的人生巨卷铺开,生命中的友情、爱情、亲情便获得了永恒的载体。
在记忆与时间交织所编成的大大云朵之中,我感受到了小时候棒棒糖的甜蜜和爆米花的香味。曾经的经历和瞬间,会不以为然地流逝,直到变成回忆之时,才显示出其珍贵的价值。而回忆的产生,不仅仅是靠对某个细节、某个情景触动来引发,更是在某个时候,因为这个触动而升腾出心灵的契合,从而产生出一种妙不可言的东西。情感既现实又玄幻,是心灵与身体的支点,一路舞蹈,相互升华。往往在我不经意间,在一个恍惚的瞬间,我正在经历的和曾经拥有的在生活里重合了——比如我当年从部队回武汉探亲,半夜里,父亲轻脚轻手走到我的床前,为我掖被子,母亲则用干裂的手坚持为我织毛线裤,这些情景像一把钥匙正确地插入了一把锁,然后,回忆的大门便被打开,封存的父爱母爱往事如潮水般地涌进脑海。
如今,在不断的回忆里,有感动,也有追悔——当初为啥没有尽心尽力地对生前的父母多些陪伴、多些唠嗑,多带他们到好山好水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回忆,是一份残忍的伤痛,又是一份思念中的幸福。
记忆给了我一种超越时间的可能、一直向后走的可能。往昔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熟悉的,只是有的人在努力记住曾经拥有的一切,有的人却在拼命地想忘记什么。对我而言,记忆中有苦有甜,有酸有辣,都是我曾经的“财富”,都值得去珍惜、去回味。我会将自己的记忆碎片翻出来晒晒,害怕它们从我的脑子里消失。我努力把那些记忆碎片拼成一幅画卷,让它定格在我的心灵深处。
记忆让我活得年轻。回忆里,我可以回到小时候放风筝、斗鸡、玩玻璃球、拍糖果纸等快乐时光,可以回到公园的树下黏知了,用节省的零花钱买蛐蛐、桑蚕,可以回到那些年的春天看鸟窝,夏日里学游泳,秋季里摘果子,寒冬里堆雪人……
记忆是一种慢时间、旧时间。作为退休后的我来说,心态和心灵都是慢的。慢是我这个年龄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细嚼慢咽、慢条斯理、慢慢体味、慢慢等候……慢是仔细,是认真,是抚摸和回眸。在慢下来的心灵里,生命才能看得见自己。
我曾当兵十来年,见到过坚强的胡杨。那些胡杨已有很长的年龄,它们把早年的干旱记在树干和树皮上,而戈壁上石头碰石头、沙埋沙,展示着辽阔苍茫的场景,这些连同我毕生难忘的那段热血经历,一起在我的记忆里长久定格。
在长长的时间隧道里,记忆让我逆行,找回逝去的往事,重温曾经的感动。我在时间的隧道里徜徉,领略着生命里的种种精彩……
(尹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