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博览周刊·阅读

著名粤剧演员文汝清畅谈从艺之路

粤剧人也须有“九龄风度”

张素芹

本文字数:3492

文汝清在剧中扮演张九龄

新编历史题材粤剧《张九龄》

参加“粤剧进校园”

演出《唐宫香梦证前盟》

  对话文化群英⑦

  专访名家新秀,讲述艺术历程

  聆听文化新声,感受蓬勃生机

  策划/周娴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素芹

  图/受访者提供

  3月1日,粤剧名家文汝清携其获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一等奖的作品《张九龄》登陆佛山市南海影剧院。

  在舞台上展现“岭南第一人”张九龄的精神气度,文汝清做了很多功课,在他看来,“九龄风度”是广东人的风度,也是粤剧人的风度。

  从艺二十多年,文汝清在粤剧艺术道路上越走越宽广的同时,也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传承和推广粤剧,积极投身“粤剧进校园”,开设“清斋汝舍”公众号,录制“粤剧其实很有趣”小课程,都是他为更好地传承发扬粤剧所做的努力,他对粤剧爱得深沉。

  《张九龄》“对我来说是难度最大的一部戏”

  去年11月举行的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上,文汝清主演的新编历史题材粤剧《张九龄》是开幕大戏,最终也获得了大型舞台艺术作品一等奖。

  《张九龄》对文汝清来说意义重大。“首先,在我过往的艺术生涯中,这出戏难度最大——在没有任何矛盾冲突的情况下,讲述唐代诗人、唐代宰相、广东韶关人张九龄如何开凿梅关道的故事。这出戏也是我排练时间最长的一部戏,整整三个月,每天从早上排练到深夜,对体力的要求也很高。”文汝清说,“张九龄是戏中纯粹的男一号,每一场戏他都在场上,戏份很重。可以说,演绎张九龄的演员把张九龄演成了,这部戏也就成了。所以对我来说,压力非常大。”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徐春兰导演,她对我的人物塑造、演员素养、表演技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她花了很多心思,就像一个工匠雕琢一块璞玉。”文汝清表示。

  这出戏更大的意义,是能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岭南历史与文化。“张九龄这个题材,之前几乎很少在舞台或影视作品中出现。能把他的故事,把开凿梅关古道的事件呈现在舞台上,是粤剧工作者的幸运。”

  《张九龄》的故事,“其实就是开凿了一个古代版的京广线。它不只是打通了广东和长安之间的物资运输通道,还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也打通了南方和北方的文化交流,成为一条文化之路。”

  塑造“岭南第一人”张九龄,文汝清做了很多功课,“读了关于他的历史,也去到韶关听当地的张九龄后人讲述他的事迹,知道了他当时怎么从韶关走到长安,怎样成为一名宰相的经历。”在文汝清看来,“‘九龄风度’就是广东人的风度,也是粤剧人的风度。每一个粤剧人成功的路上,都会遇到很多难关,如何用一种乐观、创新、进取、包容、敢为人先的精神,去攻克难关,成为名角儿,我觉得就像张九龄开山,可能有的时候很孤独,很无助,但是埋头去做事的那一刻,意志就是不可摧毁的。”

  据悉,《张九龄》3月会去韶关巡演,接下来会有全国巡演计划。“这部剧有很好的基础,但是要想成为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力作,我们还需要花很多心思。该剧的一些细节、剧情、台词可能还要再次修改。”文汝清表示。

  从艺二十多年,“我的业余爱好也是粤剧”

  文汝清自小就喜欢粤剧。“可能跟我父母都在粤剧行业有关——他们都在吴川粤剧团工作。可以说,我在娘胎里就已经在听粤剧了。”

  1995年,11岁的文汝清到广东粤剧学校求学,当时从5000多个孩子中挑选了50个。2001年毕业到广东粤剧院工作。“在粤剧学校6年,接受专业培训,唱念做打基本功、排折子戏,这些都要很用功。我记得每天从早上五点半开始练功,一直到下午五六点才能去休息,晚上还要自修……但我的奋斗目标就是成为出色的粤剧演员。”

  进入广东粤剧院后,文汝清演了很多的大戏,包括《狸猫换太子》《范蠡献西施》《紫钗记》,也包括为他量身定做的《还金记》《张九龄》。2017年,《还金记》在第十三届广东省艺术节上获得了一等奖。

  这么多年来,很多人问文汝清:“清哥,你有没有什么业余爱好?”文汝清说:“我的业余爱好也是粤剧。”

  文汝清在广东粤剧院挑大梁的第一部长剧是《宋王告状》。能领衔主演,文汝清很兴奋,但演完后并没有很开心,因为看到台底下观众,都是一些老人家。这让文汝清陷入了思考。“如何才能让所有年龄层的人都喜欢它?我觉得粤剧是高级的,从它的剧本、故事、文学性、服装舞美道具,再到它的表演形式、唱腔、音乐旋律等等,都有很高的审美意趣。这些都是前辈们不断创造、不断创新得来的。”

  所以,从2010年开始,文汝清就积极投入广东粤剧院“粤剧进校园”系列活动。“我当时做了很多功课,想方设法把一些粤剧有趣的历史故事,好玩的唱念做打传递给年轻学生,让他们去体验,去感受,知道粤剧原来是那么有趣。”

  在这个过程中,文汝清也在寻求自己的思考——遇到瓶颈,遇到壁垒,如何找到出路?

  从开始挑大梁演主演到现在,文汝清觉得粤剧演员有了很多变化,“现在的粤剧演员更有思想,有文化,有素养,有追求。粤剧观众的变化更大,每当演出结束在后台电梯口离开剧场的时候,总有一大群年轻粉丝等着拍照签名。来观演的观众各个年龄层都有,这就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努力的成果。”

  拍粤剧电影做公众号,都是为了传播粤剧

  近几年,文汝清参与拍摄了两部粤剧电影,在《白蛇传·情》里饰演许仙,在《谯国夫人》里饰演冯宝——冼夫人的丈夫。

  拍摄电影和舞台表演很不一样,“在舞台上,我们有程式、身段,有舞蹈,表演一定要夸张,包括动作和表情,这样才能让台下的观众看清楚。但是拍摄电影,在银幕上表现你想表达的内容,就要控制好表演的幅度,还要学习对镜头感的捕捉。”

  《谯国夫人》拿了金鸡奖后,有资深电影人如此夸赞:这部影片有很多成功之处,其中一个就是曾小敏、文汝清、彭庆华这几位主演是非常难得的粤剧演员。“因为我们从戏曲跨界到电影,基本上把所有电影的要求都完成了,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们也在不停地学习和进步。”文汝清说。

  最重要的是《白蛇传·情》的“破圈”。电影《白蛇传·情》在网络上引起很大反响,很多观众自动为这部剧做宣传,让更多的没看过粤剧的人走进剧场。“《谯国夫人》的宣传片一出,大家也都非常期待。”文汝清说,“粤剧电影是更好地传播粤剧的一种手段。”

  “我热爱粤剧,所以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它、喜欢它。”为了更好地推广粤剧,文汝清创建了公众号“清斋汝舍”,目前,这类普及粤剧又有专业性内容的公众号并不多。“我觉得公众号是让人们认识、了解粤剧的一个很好的渠道。公众号有一个十几人的团队,有学生、业余爱好者,很多人之前从来没接触过粤剧。公众号能做这么久是因为我们很用心,做好每一期的内容。很感谢团队一直以来的无偿付出,我也会开线上会议跟他们讲粤剧,教他们怎么写关于粤剧的文章,怎么介绍动作、唱腔……我们也成了很好的朋友。”

  “粤剧其实很有趣”是文汝清做的一个视频小讲堂,已上线“广州日报新花城”客户端,视频中,文汝清细致地挖掘粤剧的一些知识,并深入浅出地介绍给观众。“通过现在的一些话语或网络用语来讲述粤剧一些有趣的故事,从而又引出粤剧的一些专业知识。”文汝清说,“很高兴能把这么好玩、这么有趣、这么高级的粤剧通过视频的方式传播出去。”

  “粤剧滋润了我的身心,让我成为一个很乐观、很阳光、很有盼头的粤剧工作者。”粤剧的发展经历了几百年历程,一代代粤剧人的不断创造让粤剧生生不息。“我们这一代承前启后的粤剧人怎么做好粤剧,值得思考。”

  在文汝清看来,粤剧不是放在博物馆里只能远观不能触碰的艺术形式,“它的生命力非常强大,它是能让我们去再创造,把它的生命力再度激活的。”粤剧的生命力要由当代粤剧人去赋予,这也是粤剧的魅力所在。“同一个角色不同人去演,所展现出来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同一个戏比如《柳毅传书》《胡不归》演了七八十年,还有那么多人去看?唱词虽一样,但其内涵、形式、审美的变化,是由一代一代粤剧人不断创造所形成的。”

  文汝清觉得自己今后的道路就是把粤剧所有基础性的东西都传承过来,再用现代的艺术眼光、审美意趣、艺术创造,去创造现代人喜爱的作品,“用我们当今的语言,当今的思想,去创造或者微创造。”文汝清说。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博览周刊·阅读 A16粤剧人也须有“九龄风度” 张素芹2024-03-04 2 2024年03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