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要闻

生菜种子古时沿丝绸之路而来

生菜本名“千金菜”
谐音“生财”受宠爱

王月华

本文字数:1610

  生菜,可以说是广东人最宠爱的新春食材之一,蚝油生菜、生菜包、生菜蚬肉……每一道菜都包含着“生财”“发财”的好意头。或许你不知道的是,在全城受宠的生菜,其实也是沿着古代丝绸之路而来的。今天,就让我们来说一说。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月华

  照我看来,生菜是颜值最高的蔬菜之一。不用什么复杂的烹调法,简简单单用开水烫一下,绿莹莹、半透明的菜叶,配上洁白的餐盘,再扔几粒枸杞,咬一口,脆生生,又嫩又甜,就是春天的味道。

  本自西域来 身价值千金

  按植物学家的观点,生菜本是莴苣的一种,学名叫叶用莴苣;还有一种茎用莴苣,就是莴笋。莴苣的老家原本在地中海沿岸,是由野菜培育而来的。据史料记载,隋朝年间,莴国(注:西亚一古国)使者来华,随身带了一些菜种。人们支付重酬,向其求得菜种,并将其称为莴菜,又因其身价不菲,所以命名为“千金菜”。

  追本溯源,原来生菜也是顺着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贵客,所以,这两条丝路的主角可不只是瓷器、丝绸与茶叶,倘若没有持续两千年的中西文化交汇,我们今天的餐桌肯定要单调得多。至于“莴菜”何时分化出“莴笋”与“生菜”这两个名字,我一时半会竟查不到,倘若你恰巧知道,不妨告诉我吧。

  被称为“千金菜”的莴苣传入中国后,持续千年很受欢迎。据《明宫史》的记载,孟春时节,皇帝大宴群臣,有一道大餐,叫作“包儿饭”。宫廷大厨取来各样肥肉,切成豆大的丁,拌好姜葱蒜,与大米同煮,用生菜叶包着吃,香气扑鼻。那时的王公贵族爱吃肥肉,让人有点意外。其实,肥肉有生菜“作伴”,肥而不腻,特别好吃,这个窍门,宫廷御厨可比你我明白。

  宫廷爱吃“包儿饭”,民间爱吃生菜包,尤其是广府流行的生菜包,花样极多,每一种都很美味。明代,“包儿饭”在皇家宴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到了清代,根据朝廷的规定,初春时节,奉先殿后殿上香行礼,必得奉上莴苣、菠菜、小葱、芹菜和花鳜。莴苣在宫廷祭礼里唱起主角,“千金菜”果然名不虚传。

  原是高洁象征 在岭南变了形象

  说来有趣,在历朝历代的士大夫眼里,绿莹莹的生菜一直被视为志向高洁的象征,不少文人题诗赋词,赞美它的隐逸与高贵。不过,到了事事注重好意头的广州人眼里,生菜就成了发财的象征。

  为了图吉利,广州人会把读书称作“读赢”(避“输”字),把猪肝称作猪润(广州人以水为财,避“干”字),把雨伞称作“遮”(避“散”字),把牛舌称为牛脷(避“蚀”字)。意头不好的词语都要往好里说,生菜二字谐音“生财”,当然会被大家拿来大做文章。

  除了在年夜饭上唱主角,生菜在广州受宠的最佳体现,莫过于“生菜会”。“生菜会”上,人人要吃生菜包。人们把蚬肉、粉丝、酸菜、韭菜等材料切碎,拌好调料,用碗口大小的生菜叶包着吃。蚬肉寓意显贵发达,韭菜寓意长长久久,酸菜寓意子孙,粉丝寓意长寿,它们被寓意“生财”的生菜叶团团包住,意为发财又“包生”,真可谓是天下最吉祥的食物了。那时的生菜会多在庙前举行,庙前一个池塘,人们在池塘里放了无数螺和蚬,妇女们聚在池塘边,心情忐忑地往池塘里一摸,摸到螺者,预示生男;摸到蚬者,预示生女;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些说法确是无稽之谈,但那时的人们却趋之若鹜。

  生菜会上,最吸引人的,恐怕还是“烧大爆”。据清初大儒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记载,几十个大炮仗放在现场,每一个几乎跟房子一般高,外面罩着绫罗绸缎。放炮仗的时候,需要有人登上高梯,将火把远远扔过去,点燃火药引子,房子高的炮仗随即蹿上天,发出一声巨响,顿时地动山摇。想象一下,几十个“大爆”接二连三地响,是何等的气势。所以,地方志与风俗志说起老广州的生菜会,必提烧“大爆”。这惊天动地的爆竹声,也把辞旧迎新的喜悦传递给每一个人。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要闻 A8生菜本名“千金菜”
谐音“生财”受宠爱
王月华2024-02-05 2 2024年02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