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SZA13版:深圳新闻

龙年新春的另类打开方式:

去博物馆感受古文明魅力

王纳

本文字数:1580

国内首个1∶1可拆卸3D打印数字化石窟

云冈石窟第12窟(深圳博物馆供图)

多种文明的交流融合是犍陀罗艺术诞生的基础。

  “我已经弄清楚怎么预约了,过年就带外地亲友们一起来看展览!”在深圳博物馆问询处,刚咨询完的刘阿姨告诉记者。到博物馆看展,将成为他们一家今年过年的重要节目。

  深圳今天可谓大小博物馆林立,各种展览异彩纷呈,仅深圳博物馆一家在2023年就新推出了15个展览。于是,每当博物馆上新时,邀请周边城市的亲朋好友来一起看展,成为市民们联络感情的新方式。

  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各大博物馆正在集中“上新”,云冈石窟、犍陀罗艺术展、万历文物主题特展等各类重磅展览纷纷与市民见面,为市民们提供一种龙年新春打开方式的新选择。

  在春节期间,全家一起享受一顿“文化大餐”,不也是一种过年新潮流吗?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纳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轩慧(除署名外)

  云冈石窟“搬”来深圳

  云冈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齐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这座由北魏皇家主持开凿的石窟寺,集当时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之最,代表了五至六世纪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还与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合称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

  目前,高达9米的云冈第12窟全景复制窟,正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一楼中厅展出,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市民前来参观、打卡。

  云冈第12窟建造于公元470年—494年,是因彩绘异常绚丽而得名的云冈“五华洞”之一。其前室雕刻了大量音乐供养天人形象,被誉为“音乐窟”, 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宫廷交响乐团。

  走进云冈石窟第12窟,恍然间穿越时空重回当年的音乐盛典。仅前室北壁最上层就是14个天宫乐伎,分别用鼙鼓、埙、篪、细腰鼓、筝、箜篌、筚篥、曲项琵琶、筑、羌笛、五弦、排箫、羯鼓、贝14种乐器演奏。炫目的洞窟内还有类似于17人的乐伎组合演出,甚至有一组乐队使用了3只大小不同的细腰鼓。这种经过丝绸之路传来的西域乐器就是在中国北方大放异彩的,也正是北魏时期对鼓的使用形成了更多配置,并且注意到了音色的搭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本次展览中的云冈第12窟复制窟是浙江大学与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完成的国内首个1∶1可拆卸3D打印数字化石窟。由于体积庞大,且颜色特别丰富,导致扫描、测绘和搭建的难度极高。打印复原历时6年,其间拍摄了55680张照片,色彩还原度达到95%以上。展览还辅以云冈石窟全景浏览、数字互动游戏等充满互动性、趣味性的多媒体装置,让文物“活”起来。

  感受多文明交汇的魅力

  公元620年,大唐玄奘来到现在的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公元前550年此地称为犍陀罗,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枢纽之地,印度文明、伊朗文明、希腊文明、草原文明均交汇于此。人类史上第一尊佛像、第一部“纸本”佛经均诞生于此。

  2023年3月,我国境内举办的最大规模犍陀罗艺术展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来自巴基斯坦和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充分展示了犍陀罗艺术魅力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原貌,一时引得万人空巷,一票难求。如今,该展览也来到了深圳,春节期间市民们可以在“香林宝像——犍陀罗艺术展”里观看当年唐玄奘见过的文物。展览共展出文物203件(套),包括巴基斯坦7家博物馆的173件(套)文物和故宫博物院所藏30件(套)文物。巴方文物以考古发掘为主,包括各种犍陀罗石雕艺术,以及各类金银器,充分展示犍陀罗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故宫博物院所藏则多从古代犍陀罗地区通过高原丝绸之路进入中国西藏后辗转进入宫廷。

  数字化技术解决预约难题

  随着去年文旅产业的持续火爆,预约难也成为了观众揪心的问题。为此,深圳的各个博物馆纷纷开始了数字化改造,用数字技术来解决预约难题。深圳博物馆近期开发完成集成化一站式服务平台——“深圳博物馆微信小程序”。市民使用手机,打开微信,搜索“深圳博物馆”小程序点击进入,就可以选择包括参观预约、展览预告、智慧导览、研学资料四大板块。程序支持身份证、回乡证、永居证等数种证件类型进行预约,最多可添加5名参观者信息。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深圳新闻 SZA13去博物馆感受古文明魅力 王纳2024-01-23 2 2024年01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