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深锐周刊

重塑家族链接

宗祠文化、年节祭拜、奖学金、家庭聚会、家族群聊……都是凝聚力“黏合剂”

冯秋瑜

本文字数:2930

广东汕头,某氏宗祠举行传统祭祖仪式,宗亲品尝传统家宴。(@视觉中国)

家庭成员间的积极互动,也有助于增强凝聚力。(@视觉中国)

  春节临近,又到了不少在外游子“回老家”的时候。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大家族的成员们往往分散在多个城市,有的人感叹“家人之间的交流变得不如以前充分”,尤其年轻一辈对于“家”的感觉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此情况下,增强家族凝聚力,重塑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链接”,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采访。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秋瑜

  “纠结”的异乡游子:

  与老家亲人联系减少

  老家在河南的陈蕊今年39岁,从读大学开始,她离开老家已经20多年了,如今在广州定居,有两个孩子。谈到过年回家,陈蕊表示有些“纠结”。“爸妈现在也和我一起住在广州,老家似乎可回可不回,回去一趟感觉比较麻烦,不回呢,又会挂念家里的其他亲人。最让我纠结的是,和老家的亲人们如今一年见不到几次,聚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也比较匆忙,没了小时候那种非常亲近的感觉。”

  来自山东淄博的石金花从事艺术领域工作,平时住在东莞。14岁就离开老家到外地求学的她也感觉到,如今家庭成员间的情感链接感不再像以前那样牢固,“尤其如今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生活状态越来越雷同,上班回家两点一线,在外就餐或点外卖变成常态,很多环节变得‘模块化’,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家人每天一起做饭都变得‘奢侈’,大部分的家务都可以雇人代劳,家人彼此交流的时间也慢慢变少,哪怕共处在一个空间,大家也可能沉浸在各自的小世界里。因此,如何与家人甚至远在他乡的亲人加强情感沟通,是在异乡定居的人们要面对和思考的现实。”

  强化凝聚力:

  建家族祠堂 让血脉“遥相呼应”

  那么,该如何强化家庭情感链接?广东省社科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申斌博士介绍,清代珠三角地区存在非常发达的宗族组织。“他们建造祠堂、编纂族谱,购置经营族田等产业,兴办书院,为有份的族人提供教育和参加科考的机会,确实为强化家族内部的情感链接起到了很大作用。”

  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财经大学教授江冰向记者介绍:“如位于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的何氏庐江书院,就是岭南文化及广府文化的一个看得见的文化传承基地,在绵延家族精神方面值得关注。”

  记者随后走访发现,在北京路步行街后面有一条安静的书院街。江冰介绍,清末民初,这里拥有百家书院与姓氏祠堂。“全省各地考生到此投奔各家祠堂进行备考。进入庐江书院,迎面见到‘蹈德’和‘咏仁’两面石额,倡导仁善和坚守美德的家族精神扑面而来。”

  江冰告诉记者,这里是由广州、肇庆60多个何姓家族中的各房族人以捐款、认购、入住牌位方式合资兴建的“合族祠”,也是目前广州唯一保存基本完整的合族祠书院,“月影追灯影,书声夺市声”的对联,十分形象地传达了当年书院街书香浓郁、书声琅琅的气氛。“书院对参加乡试中举的子弟会送花红银予以奖励,对赴京参加会试的子弟资助路费。此外,各房会在祠中供奉祖先牌位,举行春秋祭祀仪式。合族祠书院在教学上虽然无法与官办书院相比,但由于宗族的整合,覆盖面广,作为一种特定的有规模的社会活动,在推动教育发展、强化城乡交流方面也起到很大作用。”

  庐江书院研究会会长何金德说:“哪怕只有一间房,一个人,一张桌子,也好让定居各地的何家后人来到广州有一个可以握手寻亲的地方。”

  据介绍,庐江书院后裔人才辈出,有近代革命家何香凝、孙中山先生的导师何启、中国工程院何镜堂院士与中国科学院何国钟院士等。“试想一下,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始终沉浸在这样的家族环境中时,会不会更有家族赋予的自信和气质?”在与何家后人的交流中,江冰不禁感慨:“他们端坐交谈,异常亲切,举手投足毫无拘束,仿佛血脉中的彼此呼应。他们在对先人的怀念中彼此激励,在有限的人生中继续传承家族的血脉。他们清晰地明了‘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办民俗活动 设学业激励……

  “黏合剂”提升家族认同感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涂俊仪的老家在揭阳市,在她看来,潮汕地区的家庭情感链接有三个特点:一是往往围绕祖辈进行,祖辈仍健在的话,子女连同孙辈以看望老人的名义聚会比较多,祖辈离世后各个小家庭间就较少聚在一起;二是存在代际差异,比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那批人大多成长于有浓厚家族观念的村镇,更注重兄弟姐妹间的团结。而到了“80后”“90后”这一代,由于到外地工作生活的情况增多了,既难以形成多子女的大家庭,在与旁系亲属的联系中也显得相对疏离;三是和聚居地有关,住得近的堂表兄弟姐妹互相来往比较多。

  她认为,在潮汕地区,民俗活动仍然起着一定的“黏合剂”作用,很多在外的亲属都会返故乡进行祭祖相关的民俗活动,亲朋间因此加深了来往,也在这些活动中加深了对家乡的认同感。

  此外她介绍,如今不少村还设立了奖学基金,“基本以村为单位,由村委会设立专门的基金,对村里考上本科或研究生的后人会奖励一定金额,这种方式确实会让后辈们感受到一种来自家乡宗亲的支持及家族凝聚力。”

  “共做一件事”:

  传承好家风 倡导付出与分享

  记者采访发现,在家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一些当代的城市家庭也在探索开展一些能增强家族凝聚力的做法。

  比如在广州创业的“70后”谢先生就在家族里牵头设立了“读书奖学金”。“除了我以外,家族里条件好一些的亲友也会定期往这个存折里存款,我们约定,对家族里考上大学的晚辈都进行奖励。逢年过节的时候大家会一同祭拜祖先,也借这个契机向家族里的优秀学子颁发奖学金。整个大家族互帮互助,才会蒸蒸日上。” 谢先生觉得,自从三年前家族设立奖学金以来,家族成员间的凝聚力更强了,而他的内心也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

  也有一些家庭在“积极倡导者”的主持下坚持着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大庆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李枫一直很关注家族凝聚力的建设,她同时也是家族里非常合格的“积极倡导者”:他们的大家庭日常联系非常紧密,微信群消息不断,成员都很活跃,甚至还开设了家族的博客,经常彼此分享。受李枫的感召,她的侄子如今每天坚持在家族微信群中更新“历史上的今天”,为家人“赋能”的同时,无形中增强了彼此之间的感情链接。

  “重塑家人间的情感链接,听起来简单,但实际做起来还是需要很努力的,必须要行动起来做点什么。”石金花前不久把自家闲置的一间屋子改造成一个艺术空间,邀请艺术家驻留办展,老屋有了新的交流用途,她的家人们也会好奇地回来走走瞧瞧,甚至有时大家就在那里一起做饭,回忆过往的生活点滴。“就连我6岁的女儿也开始邀请她的朋友们来玩,她们可能只是在屋顶找到一堆枯草,就拿去在院子里的水池假装插秧,又或者摘了树上的果子在阳台上玩,仿佛找到了发现新事物的快乐。”

  如何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重塑家人之间的情感链接?申斌认为,超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直系家庭的家族文化建设,不是由于自然繁衍、人口增加,基于血缘关系或亲情、文化观念就能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的,而是只有在一系列特定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和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某种组织和运作机制后才会衍生出其功能。

  那么,对大部分人来说,如何实现敦亲睦族,传承好家风?石金花觉得,要有意识地“共同做一件事”。“小到一起做饭、吃饭,都是很好的情感交流。像过年也是传统文化中凝聚家人情感的重要仪式,我们要争取‘在地’‘在场’,有付出就有收获。温暖和包容的家庭氛围,对每个人尤其是孩子都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成长,获得力量。”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深锐周刊 A20重塑家族链接 冯秋瑜2024-01-18 2 2024年01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