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教育周刊

让孩子好好学习,孩子顶嘴说“鸡娃不如鸡自己”……

家长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魏丽娜、刘晓星

本文字数:2513

  本期答疑专家:

  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语文老师、中学德育正高级教师万博

  广州市第三中学心理老师李文星

  广州市天河第一小学心理科组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肖冬梅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魏丽娜、刘晓星

  问:最近在家里聊起四岁女孩海边失踪的那条新闻,上幼儿园的女儿忽然崩溃大哭,抱着我们说爸爸妈妈不要丢掉我,我们再三跟她解释不会的,而且新闻里那个叔叔也不是故意丢掉小妹妹的,他也很难过,让女儿不要乱想,但是女儿好像没听进去,哭了两个小时。平时我们都很注意安全的,她从来也没丢过,身边一直有大人看着,也从来不讲什么“你不听话就不要你了”的话吓唬她,她为什么会这么害怕?

  肖冬梅老师:

  孩子哭了两个小时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她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四岁女孩海边失踪的那条新闻不知家长是以什么方式来聊的。是边看很多条视频,看网友的各种议论,看各种被渲染的画面、讨论各种带情绪的观点评论,还是只是夫妻的口头交流。孩子在旁边不知听到看到了多少。这些信息大部分带着痛心、惋惜、悲悯,还有对父亲的猜测指责。孩子会感觉到“那个女孩好可怜、好悲惨,原来和父亲在一起的孩子也会失踪”。孩子会把自己代入到那个女孩的角色里,体验到痛苦、恐惧、悲伤、无助,所以会抱着父母说“不要丢掉我”。这时父母如果只是从行为上保证“我们不会的”。是无法消解孩子悲伤、恐惧的情绪的。

  父母需要共情到孩子的感受:“宝贝,你听到那个小女孩的事情,你觉得她很可怜,当时海滩上有这么多人却没有人注意到她,没有人帮她,这实在令人很难过。爸爸妈妈知道你是个善良的孩子,你希望这件事没有发生就好了。爸爸妈妈和你一样,也希望这件事没有发生就好了。请你放心,爸爸妈妈以后带你出去玩一定会拉着你的手,会让你随时都能看到爸爸妈妈,不会让你担心,不会让你害怕。”可以把孩子抱在怀里慢慢地说。

  类似的话只说一次是不够的,只要孩子提到这件事父母就要进行共情,直到孩子释怀。当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被父母接受与理解,孩子慢慢就会淡忘,回到常态。如果父母只想让孩子快点消停,不要再哭了,不要再闹了,孩子就会感觉到自己不被理解,不被接纳,可能就会一直哭闹了,直到哭累才能停下来。

  问:女儿刚上高一,周末我和平时一样催女儿别看手机了,多看看书,其实就是习惯性地随口说,没想到女儿忽然和我生气了。我还不是为她好?她本来自制力就差,再不努力考不上好大学怎么办?没想到她还犟嘴,说“鸡娃不如鸡自己”,我有管她的心思不如自己好好工作升职加薪……我真是要被她气死了,她怎么会这么想?肯定是交了坏朋友,于是我就想查她手机,她大叫大嚷,宁可摔了手机也不给我看,我气得不给她做饭,她竟然就直接回学校了!这一个星期都不接我电话。我该怎么办?和她班主任说说,让帮着管管吗?又怕老师知道她脾气坏,对她有看法。

  万博老师: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冷静下来,不要生气,更不要做出查孩子手机这种侵犯孩子隐私的过激举动。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不利于亲子关系,反而使矛盾升级。家长此时可以顺着孩子的话说,“那妈妈也要多努力学习,争取和你一起进步。”顺着孩子的这句话往下接,同时也给自己一个台阶下。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也会有一些小叛逆,他们不喜欢居高临下被命令的相处方式,最好是采取和他们平等的相处方式,像朋友一样去相处,走进孩子的内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紧张的亲子关系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平时的矛盾没有及时解决,日积月累从而导致量变引起质变。所以家长在平时要多关心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孩子平时上学很辛苦,好不容易放假了想玩会儿手机放松一下,无可厚非,只需把握住看手机的时间不要过长即可。孩子刚上高一,有可能还没适应高中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学习难度突增的不适应,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好初高衔接,从学习和生活上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

  至于是否要和班主任说孩子的情况,如果家长对班主任的诉求是在学习和生活上多关心孩子,这种情况可以和班主任讲;如果家长想让班主任帮助自己批评教育孩子,那就不要同班主任说了,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并且让孩子对班主任也有意见。

  李文星老师:

  父母总是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和担忧的,看到孩子不学习,难免唠叨几句,总觉得唠叨多了孩子就能更加上进,却不知道,孩子在一天天中慢慢长大,也越来越渴望自己的独立和成长,渴望对自己生活拥有掌控力,因此形成了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两方的“博弈”。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平等对待和尊重,而父母不顾反对,私自甚至强行想要查看个人手机的行为,无疑与这个要求背道而驰,因此愈发激发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家长此举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却忘记了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秘密和隐私,关心孩子应该讲究方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主动引导孩子和自己分享,才是应有之举。家长也总是预设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但这仅仅是“预设”,轻易对学生下“自制力差”“交了坏朋友”“脾气坏”等猜测或定义,不仅给孩子打上了不合理的标签,否认了孩子的积极面,也同时抹杀了孩子和家长良好沟通的意愿,被冤枉的孩子感到委屈、愤怒,做出“摔了手机也不给家长看”的行为也不足为奇了。

  建议家长及时更新调整对孩子的认识和看法,孩子每天都在成长,“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不断地观察认识到孩子的成长和变化,看到孩子身上的积极面,着重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主性,将决定权更多地还给孩子。代替孩子为他们制定计划,时时刻刻管控孩子的时间,那么孩子将永远也无法学会独立和责任担当,家长应更多地鼓励孩子,引导孩子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情绪是相互的,两人的情绪爆发,只能将事情推向更加糟糕的状况,遇到冲突,先分开相互冷静一下,不要做被情绪裹挟的奴隶,父母更应做好榜样,情绪稳定的父母才能培养出情绪稳定的孩子。

  在此次冲突发生后,家长应聚焦于问题解决,认识到自己的不妥之处,主动寻求班主任的帮助,客观论述情况,在班主任的协调下,积极和孩子友好沟通,将自己行为背后对孩子的关心表达出来,同时询问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双方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管理达成共识,建立合理的计划安排和奖惩制度,避免下次冲突,同时父母也应承诺尊重孩子隐私,不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翻看孩子手机。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教育周刊 A16家长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魏丽娜、刘晓星2023-12-15 2 2023年12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