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稳增长 促发展 谋未来

强化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
广州如何开足马力?

申卉

本文字数:3054

跨国制药企业总裁粤港澳大湾区广州行座谈会现场。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赴上海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要求上海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引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动力源。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上海无疑发挥了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的作用。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广州何为?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自此以来,大湾区核心引擎成为广州重要的城市定位之一。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同马克龙总统在广州举行非正式会晤时指出,现在广州正在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这一定位与此前的要求,既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对广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至关重要。

  主动对标、积极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要如何引领、有何支撑,广州也在推进大湾区建设的实践中,一路行、一路思,奋力增创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实践的关键新优势。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

  产业带动力:“链”湾区“接”世界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也是大湾区产业的鲜明底色。12月13日,跨国制药企业总裁粤港澳大湾区广州行座谈会在国际生物岛举行,30多家全球知名跨国药企畅谈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座谈中,跨国药企代表希望立足湾区、链接世界,广州相关政府部门则表示将助力跨国药企加速湾区布局,这样的“双向奔赴”,足以看出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不仅仅要推动自身产业发展,更要在产业带动上,彰显核心引擎的引领力和辐射力。

  为何跨国药企要选择在广州链接湾区与世界?广州又将如何助力跨国药企加速湾区布局?对于广州在大湾区相当有显示度的生物医药产业来说,答案自然不言而喻。据介绍,广州现有各类生物医药企业6400多家,位居全国第三,广州也是全国三大医疗中心之一。广州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规模还在不断扩大,2022年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增加值1651.47亿元,同比增长8.5%,占GDP比重5.7%。2023年前三季度增加值1241.82亿元,1-10月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7%。

  当前,以国际生物岛为核心,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和航空枢纽为南北两极的“一核两极”高端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更进一步助力广州打造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尤其在生物岛上,岛内1.83平方公里集聚530家创新企业,成功引育百济神州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引领带动行业发展,也吸引了包括阿斯利康、默克等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创建了创新中心或区域总部。

  由此可见,跨国药企之所以对广州抱有“立足湾区、链接世界”的期待,既源于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的硬实力,也源于穗港澳生物医药在资源融合、产业协同的发展更加密切。

  当然,不仅仅是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广州也聚焦深化穗港澳合作,不断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港澳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国家重要战略力量,是制造业重要战略布局,每个领域全国仅布局1家。日前,全国唯一一个新型储能领域的国家创新中心落户广州,成为广东首家国家地方共建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广州汽车产业发达,提供了广阔的储能发展应用场景。”广州恒运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丁翀还表示,广州还能带动周边的佛山、东莞等大湾区城市协同发展。

  平台辐射力:打造世界的南沙 谋划“更多的南沙”

  作为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南沙的开发建设不断突破。从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的惊艳首秀到世界媒体峰会发表“广州南沙共识”,从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主线已贯通并将通过南中高速与南沙无缝对接,到《南沙深化粤港澳合作条例(草案修改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明确南沙将面向未来布局深海、深空、深地等新兴领域产业集群……脚踏实地的广州,持续强化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的路径越发清晰——聚焦“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定位,把规划抓在手上、把项目落到地上、把未来融在路上、把百姓记在心上。

  当规划变成现实——南沙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经省政府批复同意并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实施,中国科学院明珠科学园南部组团竣工交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7所省市重点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营,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南沙)已入驻办公;当项目持续推进——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深茂铁路、南珠中城际等项目正稳步推进,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为越来越多“湾区居民”提供同质化的港式医疗服务,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也迎来新学年……人们对于南沙的期待,也越来越清晰。正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期待的那样,港科大(广州)落地南沙,正是希望它像硅谷的斯坦福一样,培养高端人才,赋能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如今,广州也提出将谋划一批新的重点合作平台,包括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高标准谋划建设番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支持越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打造国际化、高端化港澳青年双创中心,谋划建设广州海丝城、东部中心等一批引领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产业平台,广州还在打造更多南沙这样的粤港澳重点合作平台。

  规则衔接力:高水平互相开放 打造大湾区共同市场

  当然,要让大湾区迸发出更强大的活力,还需要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

  对广州而言,正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率先实施两批72项与港澳规则衔接事项清单。深化“跨境理财通”等试点,挂牌成立广州数据交易所,出台57项境外职业资格便利执业认可清单,创新“粤港跨境货栈”、粤港“跨境一锁”等投资贸易便利化业务,率先制定支持港澳机构独立办展工作指引,出台全国首个RCEP跨境电商专项政策,全面推行采用简化版香港公证文书,迭代推出营商环境改革,升级“穗港通”“穗澳通”开办企业商事登记服务,优化升级商事登记“跨境通”服务平台,为境外投资者提供“足不入境、离岸登记”服务,启动商事登记“跨境通”(澳门站)服务。

  如何进一步推动大湾区市场的深度一体化,从而释放整个大湾区的生产力。不久前,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了《湾区共同市场:愿景与行动》报告,提出融合的本质是开放,在互相开放的条件下互相融合,尤其强调要在货物、服务、资本、人员、数据以及科创要素等六大重点领域,推动区域内资源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

  以货物和服务贸易为例,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学术副院长何冬妮指出,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所涉及的改革比货物贸易更复杂,包括人才体制、教育体制、医疗体制、金融体制等方面,因此更加依赖于制度型开放,广州要努力在服务贸易开放方面拓展新的领域。以广州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的新能源汽车为例,广汽埃安、小鹏等都是很有前景的新星,未来,可对标香港的市场准入,推动南沙在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研和技术服务以及物流、信息传输、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领域探索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在注册资本、营业范围、资产规模、股权比例、境外高管等方面,进一步放开限制。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则进一步指出,大湾区如何迈向世界级活力湾区,在“一带一路”1.0版本中,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国有企业来参与,2.0版本中的民生经济建设项目更加“小而美”,要靠民营经济。从广州到深圳的珠三角地区,集聚了一大批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公司。与此同时,香港的金融资源又能解决民营经济的融资需求,通过资本要素流动,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带一路”2.0版里担当领头羊。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稳增长 促发展 谋未来 A5强化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
广州如何开足马力?
申卉2023-12-14 2 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