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粤韵周刊

耕读传家塱头古村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倪明、文静

本文字数:8126

多功能艺术文化中心春阳台位于古村东南角的荷塘畔。(资料图片)

塱头古村,巷道深深,岁月留痕。

古村建筑屋檐上的瓦当、滴水很精美。

“积墨楼”之名蕴含着几缕书香。

春阳台的屋顶荷塘,与古村荷塘共同构成“立体荷塘”之格局。

古老的祠堂与广场上骑车的小孩子形成了一幅颇有意趣的画面。

春阳台收藏的文澜阁《四库全书》真本,弥足珍贵。

春阳台开架陈列近三万册图书,空间令人震撼。

“与道大适——中国读书人的安身与立命”是春阳台艺文中心的常设展览。

相对读书,开卷有益。

塱头古村里的谷诒书室。

  读懂广州 第九十四期

  让城市留住记忆 让人们记住乡愁。

  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街一巷都有悠远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隽永的记忆。《粤韵周刊》,与您一起领略这座城市厚重的记忆,领略两千多年包容开放的精神传统,领略绵延不绝的文脉书香;与您一起在历史的光照下,读懂今天,读懂广州,由此坚定文化自信。

  出品/江永忠、许芳 策划/关雅文、冯镜明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通讯员“春阳台”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倪明、文静 通讯员王茜、吴润斯

  广州北部花都区炭步镇,悄藏着广州第二个“国宝村”。“红棉古树青云桥,小巷深处人家绕。书室栉比入塘影,渔樵耕读一梦遥。”诗句描述的粤韵古意之地,正是这座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府古村落——塱头村,距今已有约700年历史。荷塘之畔、榕树之下,保存着完整的明清青砖建筑逾300座,村中还有20多座祠堂书室,连绵400多米,与古代民居一道,组成了占地约6平方公里、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堪称岭南宗祠与民居博物馆。如今,古村中依然深巷幽幽、书香氤氲,耕读的静美时光仿佛从不曾离去。随着春阳台、和春住、古村市集与展览等多元文化业态陆续落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

  古村溯源

  书香第一村 绵延数百载

  走进塱头古村,站在古祠前的广场上,放眼望去,20多座古祠堂、书室首尾相接,东西向一字排开,“书传世代 雅颂门风”“梅兰报春晓 窗下颂华章”……一副副门联和保留至今的旗杆夹,诉说着“岭南书香第一村”耕读传家的悠久历史。

  塱头村位于巴江河的支流——鲤鱼涌旁,南有泽地湖泊,北有山岗;以村前半月塘为中心,古民居从南向北依次排开,形成了一个三面环水、向北发展的组团式村落。丰富的水系资源滋养着平坦的农田,同时也成了古村落的天然屏障,使得这里宜居宜农、宜渔宜商。黄氏祖祠的楹联——“之水绕门前千顷汪洋泽远,丫山环座后双峰矗峙灵长”,生动描述出塱头村的格局。

  塱头村村民单姓黄。据族谱记载,黄氏祖先在南宋时从中原迁往南雄珠玑巷,宋末元初,七世祖黄仕明起初定居于炭步水岩边,后迁至塱头,成为开村之祖。村落建于湖沼边小岗上,取名为“塱”(河、湖边的低洼地),旧称朗溪头,后改为塱头,距今已有约700年历史。

  行走在塱头古村,20多座东西向的古祠堂、古书室气势恢宏,统领300多座明清青砖古民居,青石板古巷整齐有序……一面面青砖古墙让人仿佛在瞬间穿越古今,远离都市的喧嚣。

  保留至今的塱头村格局,得益于十一世祖黄宗善,他谋划并推动了塱西、塱东和塱中三社分立的扩村计划,使村落空间大幅扩展,被誉为“黄氏德基”。2014年,塱头村被评为广州市第二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评选专家如此点评黄宗善的 “杰作”:塱头村建筑群规模庞大,是珠三角地区稀有、全国少见的明清古建筑群,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村面建筑不同于传统单一祠堂,而是以书院和祠堂为主,深具“耕读传家”文化特色,形成完整的综合文化体系;独特岭南古村落“梳式”居住格局,将全村划分为18条以礼教命名的巷道,利于通风和礼仪学习;融合自然环境形成的村落水系,也极具粤中传统村落的防御特色。

  耕读传家

  街巷之名多典故 耕读有方出“学霸”

  据族谱记载,塱头村历史上共有数十位高中科举,是名副其实的“科甲村”“学霸村”。

  立村的第七世祖黄仕明(即塱头祖)儿时深得父亲黄鹏早的教导,从不忘黄居正太公和米氏太婆的祖训。成年后,黄仕明独立迁居水岩边,成为塱头村耕读有方的始祖。

  当时炭步、塱头多有洪水影响,不适于农耕,聪明的黄仕明另觅生存之道:养鸭。他十分勤劳,是当地出了名的“养鸭师傅”。直至今日,塱头村人都把农历七月二十始迁祖黄仕明忌日称作“吊鸭节”。

  黄氏祖祠的楹联上书有“公孙八科甲,父子两乡贤”十个大字,说的是先祖黄皞及其儿孙的故事。黄皞一生刚直不阿,连皇帝都很佩服他,称其为“铁汉公”。明正德年间,黄皞任云南左参政,遇上天灾,民不聊生。他急报京城,请钦准开仓赈灾,但奏章被刘瑾压下。黄皞不顾个人得失,毅然放粮救民。刘瑾借机陷害,说他有违皇命,逼他辞官回家。黄皞返乡后,见到塱头村口的河涌上只有一座浮桥,交通不便,便倾资建桥。他希望后代仕途顺利,将此桥命名为“青云桥”,取“青云直上”之意;河涌称为“鲤鱼涌”,含“鲤鱼跳龙门”的兆头。黄皞严教七子,其中有五子中举。后来黄皞和第五子黄学准为国为民做了许多好事,被皇帝赐予“乡贤”之称。“公孙八科甲、父子两乡贤”的美誉流传至今。现在,珠三角很多家庭还会慕名前来“亲子游”;特别是有“读书郎”的家庭,更是乐于来到这里“沾点福气”,期待“高中”。

  古村昔日有24座书院、书室,云伍公书室、谷诒书室、文湛公书室……这些首尾相连的书院,是村中尊学重教历史的最好见证。此外,塱头村共有18条街巷,每一条街巷的名字都有典故,相当有文化味,被称为“18礼”(即中国传统的18种礼仪),如仁寿里、三馀里、敦仁里等。

  员外郎建“谷诒书室” “七子三登科”成佳话

  塱头古村的书室中,最著名的是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谷诒书室”。砖雕匾额列于书室大门两侧,仍存有“东坡执琴图”“五贵图偶书”等壁画,将耕读传家的精神留在了和人们朝夕相处的老屋里。

  书室主人黄谷诒是清朝花县十大富翁之一。他乐善好施,清道光年间,捐献家财救济灾民,被赐封为员外郎、奉直大夫。黄谷诒生有七子,受塱头村耕读传家、兴学重教成风的影响,他盼望后代能出人头地,因此,除了修建积墨楼作为宅邸,还建了谷诒书室,由此催生了古时塱头村最后一次建设高潮。黄谷诒“七子三登科”(7个儿子中有3个儿子中举),一时传为佳话。

  黄谷诒与儿子住在积墨楼的八间大宅中。大宅颇为气派,连青麻石都有讲究。“每间宅子的青麻石高低不同,寓意长幼有序,父亲所住房舍的青麻石石阶最高,有2.2米。”塱头村村民黄泽贤说。

  广府罕见“墙体大围村” 建炮楼门楼守护父老

  客家大围屋闻名遐迩,但在广府村落中,“墙体大围村”却甚为罕见。广东省内广府古村落中,只有塱头古村和江门市良溪古村是这种格局。

  塱头村曾经富甲一方,因而也成了外村蟊贼和匪徒时常骚扰的“目标”。为了抵御匪盗入村抢劫,村里乡绅请人修建了铁线网、围墙和门楼,守护村落安全。据族谱记载,塱头古村共有青砖门楼10座,多数分布在东、西、北主要出入口(现在只剩5座),这些门楼之间均有青砖围墙连接,只有南面是水塘,故而不用围墙。现在,这些围墙已被拆除。

  炮楼和门楼分布在村的出入口,下层有大门可关闭,上层设有窗眼,用于观望和射击。村民为保卫村落安全,还筑起了坚固的“防盗门”。记者从祠堂、书室之间转进古巷道,还没进巷口,就发现里边“大有门道”。黄泽贤告诉记者,旧时,塱头村每个巷口都有门闸;一入夜,门闸就会被放下,巷子内部可互通,但外人却进不来。如今,巷口的石阶上仍可见到“天圆地方”的门闸痕迹。

  塱头村建筑的精妙之处还不止于此。建筑面首尾各主要出口均有一座更楼(门楼)与青砖墙相接,与风水塘及周边水体围合成弧形防御结构,结合封闭的巷道、内敛的建筑形式,形成了深具粤中传统民居特色的防御系统。

  “其实,这就像我们现在的小区管理,门楼就是站岗的地方,平常有人值守,万一有贼进入,守望的人就会敲锣打鼓,通知村民。”黄泽贤说。

  诗韵书香

  春阳台致敬岭南大儒陈献章

  中华民族自古崇文重教,尚文尚礼,讲求诗礼传家。塱头古村正是修学进德、耕读相传的文明方式之存照。

  如今,古村书室仍书声琅琅。在里古巷,明伦书院大门牌匾上的四个字尤为古色古香。明伦书院院长李若琳更是把家安在了塱头村。在她眼中,塱头村仿佛是一颗藏于尘世的明珠。“这里有种让人安静的力量,让人能够静下来思考。”平日里,全国各地的国学老师在书院培训;而周末来书院上课的孩子们又为这里增添了活力。家长陈先生告诉记者:“孩子来这里学习了两个月,每周都要学《论语》,确实感觉女儿变得更有礼貌了。”

  站在村口一棵古榕下放眼看去,古村东南角荷塘畔的全新多功能艺术文化中心——春阳台又是一道特别的风景。春阳台由著名建筑师张永和设计,采用红瓦、青砖和素混凝土为材,以塱头古村“梳式街巷”为灵感设计步道,并在屋顶建有25个荷塘,与古村荷塘共同构成“立体荷塘”。这座独具匠心的建筑自今年4月20日向公众开放后,很快就成了古村新的打卡点。

  穿过春阳台的下沉庭院,步入展览大厅,头顶是模拟“天雨粟”仓颉造字的传说图景,“读书便佳”几个书法字苍劲有力;左边是《与道大适——中国读书人的安身与立命》展览前言,右边是对展览提纲挈领的“关键字”解读。

  读书是历朝历代国人,乃至现代人的安身立命之道。“亲仁有邻与道大适,为善最乐读书便佳”,这幅林则徐的墨宝放置于展览馆的核心位置。“为善最乐,读书便佳”,源自朱熹书房的一副对联,牵系着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价值认同。为善与读书,亦行亦知,相辅相成,支撑起古代读书人的生活理想。于一人,读书是问学,也是修行;于一国,读书是文治、文教、文明的根底。

  “开蒙”是读书之始,旨在让小孩子识字明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备基本的道德规范,所谓“蒙以养正”。有人看完展览后,不禁感慨道:“原来,识字读书并非蒙学的全部内容,引导孩子接触生活这本大书,才是‘开蒙’的要义。”

  古时,孩子入塾习字,要从描红开始,继而摹写,然后才是临写,“身正笔正”的理念从小在心里埋下。展厅中,《乾隆四十三年陈诗的殿试卷》真迹令人惊叹,全文超过1300字,一字不错,一气呵成。一位孩子在电子触摸屏,尝试用毛笔临摹,写了几个字,就感受到“身正笔正”之难。

  展览还提了一个问题:科举落榜后的读书人,何去何从?“掌握命运”的屏幕显示,他们的答案是:绝不“躺平”。即便不能入仕,也可以为医、僧、道、农圃、商贾……失意者中的大多数,仍然会怀着积极的入世主义,做人做事。“春阳台之名,就源自岭南大儒陈献章的书舍。从有耕读传统的塱头古村出发,由读书切入,将目光聚焦于中国传统社会的读书人——士,关心他们如何活着、活得好、活出意义,也关注他们所读之书——从有形的万卷经典,到天地间万里路上的世道人心。” 春阳台展馆运营人员说。

  收藏文澜阁四库真本弥足珍贵

  春阳朗照,塱头立新。春阳台内设多功能文化活动空间,融合了文博展馆、藏书楼、善本室、阅览室、剧场与艺博活化等,为古村的多元文化活动提供了全新场所。

  春阳台藏书楼着实令人震撼,人字形大阶梯将整个空间划分为上下两层。首层大厅陈列全套文渊阁《四库全书》及一册四库真本,后者为文澜阁遗物,弥足珍贵。两层藏书楼及错落其间的回廊,开架陈列近三万册图书,中国传统经史子集皆备,古今版本俱有;崇宁万寿大藏经本、宋版书页、海山仙馆丛帖及名家字画点缀于木色纹理的壁间与墙角。中世纪羊皮纸手抄本、欧洲“摇篮本”等西方经典也没有缺席。藏书楼附设公共阅览室与深夜阅览室,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生活、旅行、乡建、亲子等专题图书陈列其中。

  藏书楼附设的深夜阅览室每天开放至23时,即使到了入夜时分,这里仍是书香氤氲的世界。乡村午夜,青灯之下,捧读一卷,读罢回到村舍,或是回到极具特色的岭南乡墅“和春住”,在经过精心修缮改造的广府古民居中安然入梦,确是人生一大乐趣。

  “古村落与新艺术碰撞出文化的火花,现代建筑的诗意融入传统文化的底蕴,让人耳目一新。”许多游客对春阳台赞叹不已。“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再来?”黄女士的女儿兴奋地问。10年前,黄女士走出塱头村,搬进了镇上的商品房。今年7月,她带孩子来塱头村听音乐会,还特地参加了春阳台为孩子们准备的黏土书画活动和小小拍卖会;女儿从下午玩到晚上,一直兴致高涨。“春阳台对村民免费,我现在每个月都会带孩子来一趟!”看到家乡变成“新塱潮”(谐音“新浪潮”),黄女士既兴奋又感慨。

  古村活化

  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古村“新生”了

  和其他很多村庄一样,塱头村也曾不可避免地遇到空心化问题。黄泽贤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下来的多是年长一辈。古村民居难以满足人们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村民也没办法“在房顶晾晒稻谷”。种种因素之下,村民逐渐在古村北侧与西侧建起“新居”,古村很多院落遭遇废弃,院子里的野草长到一人多高,一些老屋还成了危房。

  2021年9月,塱头古村迎来一个新契机。广州市花都区政府与唯品会公益签订塱头村乡村振兴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乡村振兴“塱头模式”——文化引领,公益赋能,助力古村蝶变新生。“我们调研发现,塱头诗礼传家、耕读文化气息浓厚,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文化标本,我们有责任去做好文化传承。”塱头项目负责人、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沈旻表示,除了要更好地传承塱头村“耕读传家”的文化内核,更重要的是要将人才和利润都留在乡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模式。目前,项目投资超2亿元,全部收入将用于回馈村民及乡村振兴事业,带动村民持续增收。

  “我们一直与花都区政府共同探索,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将古村活化利用好。” 塱头乡村振兴项目设计总监李莎告诉记者,以“和春住”为例,建设难度在于不能大拆大建,老屋要“修旧如旧”,最大限度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肌理、颜色、格局、外观。

  从“春阳台”步行到“和春住”,有一棵龙眼树立于路中,绿荫匝地。这棵树陪伴了塱头村几代人,村民颇为珍惜。为此,设计师特意更改了消防车道的设计,留住了村民的共同记忆。

  村民黄泽贤当了40多年泥水工,如今,他换上白色衬衣,成了古村保护的宣传员。当带着游客游走于古村中,向他们讲述自己参与古村建设的经历时,黄泽贤觉得特别自豪。

  兴起“新塱潮” 村里烟火气旺了

  11月21日,工作人员在积墨楼紧锣密鼓地为一场展览做准备。近日,这场主题为“太阳永照:塱头人家的安居与乐业”的展览正式对外开放。八个院落按照不同主题,放置着塱头古村的植物照片、传统农具、祭祀物品、传统家具等,真实呈现当年塱头人的农耕记忆。

  据策展方介绍,“太阳永照”展览聚焦传统乡土社会中普通人的安居与乐业,关注他们如何在家族与乡村共同体中安顿身心,建立秩序,将生活的含义与态度蕴于日常的“一作一息”。相比于春阳台常设展呈现读书人生存、生活与生命的“有字之书”,积墨楼呈现的是普通人在生存、生活与生命中展开的“无字之书”。对策展方来说,塱头村民不只是这个展览的素材提供者,也是更深层意义上的共创者。

  随着春阳台、和春住、古村市集与展览等项目陆续运行,古村里的人气明显旺了起来。今年7月,“塱夏荷集”活动在短短3天内吸引了超过1.5万人来到古村,塱头村还登上某地图APP周边游的热度首位。10月,一场“村音”惊艳了古村,来自炭步镇29个村居的65名村民前来参加“炭步首届村居‘美丽乡音’PK赛”,吸引了3000余人来到现场,近3万人在线观看。如今,在塱头古村,每晚都有村民、游客聚在荷塘边自弹自唱,悠然自得。这种充满草根味、乡土味和烟火气的歌声,传递的不仅是文化,更是人们对乡土的认同和归属感。

  塱头古村的烟火气又回来了:村里的“古村美食”餐厅新增了一排包厢,食客众多。本地荷塘养的鸭香而滑;相传曾作为贡品的芋头也正当季,又糯又香;而当地最有特点的还是“塘底菜”,就是干塘时种在塘底的青菜,不用杀虫,菜味很足。

  如今,肯德基现磨咖啡馆、茅台冰淇淋、泡泡玛特等时尚潮牌都已进驻古村,离积墨楼也不远。有人新开了手打柠檬茶店,还有村民看到“和春住”民宿开业,也开始学着做民宿。塱头乡村振兴项目设计总监李莎说:“人来了,业兴了,村旺了。这些良性的改变,给古村带来了持续的生机。”

  村民二次创业 年轻人回来了

  这些融合了传统文化与潮流生活元素的新模式、新场景,不断带旺古村人气。外地游客来了,当地人留下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古村焕发出文旅融合、宜居宜游的全新魅力。

  “能回来参与家乡的振兴,让我感觉更有意义。”塱头村委会工作人员黄智云今年40岁,从小在村里长大,大学毕业后到了外地工作。了解到唯品会在塱头的乡村振兴公益项目后,黄智云认为这是重振塱头的绝佳机遇,他回到了村里。

  起初,村里有超过六成的村民是非年轻劳动力;渐渐地,项目的全面开展为当地带来新的就业机会。黄智云说,项目吸纳了不少本地“带娃一族”就业,他们在照顾家人之余,可以通过劳动创造收入。在镇上务工的小旭两个月前回到了塱头村,在春阳台从事安保工作。新的工作岗位离家不远,让他在工作之余也能更好地照顾父母。全新的运营理念和模式,让黄智云这样的年轻人对家乡的发展充满信心。

  “现在的塱头村可谓日新月异,村民也切身感受到项目带来的红利,对村未来的发展更是充满期待。”塱头村党总支书记黄志辉说。

  文化浸润乡土,奋斗谱写未来,一个岭南古村落正绽放芳华,未来可期。

  塱头古村有流传上百年的元宵灯会、舞狮武艺、粤曲表演等民间艺术活动,多集中在春节、元宵节进行表演,很有本村特色;有代代相传的民间家常菜,鱼酱、豆豉焖牛仔肉、南乳焖猪肉等菜肴香味可口。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在塱头古村生根、传承和发扬光大。

  三大祠堂 各具特色

  友兰公祠

  友兰公祠始建年代不详,1801年、1927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间三进,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第二进接旨亭内悬挂“芳徽克绍”木横匾,据族谱记载,接旨亭是黄皞和其第五子黄学准为接圣旨而建。山门两旁有对联:“七子五登科,父子两乡贤”。

  黄氏祖祠

  黄氏祖祠始建年代不详,1871年重建,坐北朝南,三间三进。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据村中老人黄广灶说:黄氏祖祠相传是由先人黄宗善(即乐轩公)亲手创建的,后由塱东、塱中、塱西三社共同出资重建。当年,凡是刚成亲的新婚夫妇,必首到黄氏祖祠拜祭先人。

  谷诒书室

  为该村奉直大夫黄谷诒所建的生祠,建于1826年,坐北朝南,三间两进。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岩石脚,红泥阶砖铺地。全祠梁架、檩枋、木柱均为坤甸木料,花岗岩经水磨抛光处理,石雕、木雕、砖雕、灰塑、壁画等工艺精湛,保存较好。

  风日佳元日,乾坤自此春。蒸空云气湿,照水柳芽新。笑语聊供客,杯盘少对人。能宽垂老意,花鸟不无神。——明·陈献章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宋·朱熹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清·金缨

  梅兰报春晓,窗下颂华章。——古村内一对门联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粤韵周刊 A6耕读传家塱头古村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倪明、文静2023-11-29 2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