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文献是文明的记录,更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堪称无价之宝的古籍文献保护传承的难点与痛点是什么?从古籍普查到抢救保护,从古籍修复到数字化建设,广东的科学家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日前,首届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举办。大会举办期间,本报独家专访了岭南文献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樊慧明教授。
樊慧明告诉记者:“推动古籍的保护传承,要学会向科技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我们不仅要给古籍看病,还要学会给它们治病,最终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它们延年益寿,让纸张真正做到纸寿千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波 通讯员张晓灵
广东创新智能修复古籍
本次研讨会历时一天半,以“跨界共融,引领未来”为主题,共收到论文摘要82个,安排会议报告53个,其中主旨报告3个、特邀报告16个、学术报告33个。与会专家还围绕纸质文献原生性保护研究、古籍修复与手工纸技艺非遗传承、图书档案文物与文化传承研究、数字技术与文化传承(电子化、数字化、文化传播等)、岭南文献研究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记者在大会上了解到,经过多年的发展,樊慧明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创新了文献保护新方法,开发了多种脱酸与增强材料、纸质文献脱酸增强系列智能化批量化装备和多种耐保存专用纸,为我国的纸质文献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樊慧明教授告诉记者:“纸质古籍文献由于纸张本体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害。纸张酸化是病害之一,特别是近现代纸张的酸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他举例说,一个省的图书馆所藏古籍文献,如果采用手工脱酸等保护措施,预计耗费150年都难以完成。因此,采取高科技、智能化古籍文献保护之路势在必行。
樊慧明教授介绍,等离子体脱酸技术在纸质文物保护方面具备很强的优势。为此,经过特许,樊慧明教授带领记者参观了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记者在现场看见:一台方形的钢制机器正在运转,从机器上的圆形玻璃往里看,几本泛黄发旧的古籍书页张开,整齐地放置在架子上,正在接受智能修复。
记者了解到,该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全球造纸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中一直稳居前三。实验室自建室起,面向我国文献保护创新技术需求,主攻纸质文献原生性保护对策、纸质文献利用技术服务、当代重要文献预防性保护对策三大方向,持续推动古籍保护关键技术突破和修复设备研发,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广州市科普教育基地、“中华造纸术与文化”科普基地等。在这里,智能化古籍脱酸增强装置可以对整本古书进行脱酸加固处理,让面临风化消失风险的古籍“重获新生”。
《广州大典》用纸
高科技含量高
樊慧明教授告诉记者,实验室内批量化智能化文献保护修复设备,已获中国、美国发明专利授权。
记者了解到,该实验室把古籍保护与利用作为拓展造纸学科外延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古籍脱酸增强技术与装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推广应用。利用该技术成果,樊慧明团队成功抢救修复了孙中山大元帅府等单位的古籍文献,让这些珍贵的古籍“重获新生”,引发各界关注。
该团队还将科研成果应用到了《广州大典》文献的保护上,让《广州大典》用纸可以千年不朽。《广州大典》是一部旨在系统搜集整理和抢救保护广州文献典籍、传播广州历史文化的大型地方文献丛书。大典中涉及的广州众多文献古籍如《蚕桑谱》《海山仙馆丛书》等古籍,由于年代久远,经蠹鱼风化蛀蚀,兵燹水火摧残,古籍老化破损严重。而《广州大典》用纸到底有多少高科技成分,可以历经多少岁月的侵蚀而不朽?就此樊慧明教授告诉记者:“团队接到的任务是,确保《广州大典》用纸500年不朽,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成品出来后经过权威部门的鉴定,《广州大典》用纸可以确保1000年不朽。”
对话樊慧明
智能设备最多可同时处理16本书
广州日报:古籍文献修复的难点和痛点是什么?
樊慧明:经过千百年的岁月变迁,珍贵的古籍文献老化酸化、虫霉侵蚀、损坏严重,纸页薄如蝉翼。以前,古籍保护修复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工序复杂,一卷古籍的修缮需耗费数月乃至数年,修复保护进度远不及老化速度,大量古籍面临消失的风险,开发智能化、批量化修复装置迫在眉睫。
据统计,我国馆藏的纸质文献数量超过5000万册,其中三分之一亟须修复,十分之一濒危破损,纸质文献一旦损坏将不可避免失去文化价值。长久以来,我国的古籍修复人员主要是由从事文献学、图书馆学、档案学等方面的专业成员组成,极少有造纸专业人员参与。
古籍修复难度大,近现代文献的保存也不容乐观。近现代文献多采用机制纸,酸性强,造纸时,生产方为了高效低成本生产,所用原料杂、加入化学品多,对纸张耐保存性考虑不足。
广州日报:通过本次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很多读者才惊奇地发现,咱们广东的古籍修护已经走上智能道路,能否简单地给我们的读者科普一下个中原理?
樊慧明:古籍脱酸增强就是用药剂中和纸张内的酸性物质,起到延长纸张寿命的效果。
我们实验室的这台机器为古籍脱酸增强的批量化、智能化处理装置,古籍经过分页、预真空、雾化、真空干燥等步骤达到脱酸加固的效果。这台机器目前最多可同时处理16本书,工作人员在操作屏上可以看到各项数据,方便控制修复过程。
为了提升修复效率,团队还邀请了自动控制以及设备研发的高级工程师加入,自主研发设备,希望让修复更快更好。古籍及近现代纸质文献修复保护任重道远,我们走智能化、批量化修复的道路,才能赶得上、来得及。
广州日报:很多读者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和相关图书,发现很多文献字画等是通过专家手工来修复的,对比专家手工修复,智能修复有哪些优势和缺点?
樊慧明:很多古籍文献,如果进行手工修复,有可能一碰就碎,而智能化处理装置采用机械与气流相结合方式使书分页,再通过负压方式真空干燥,将书页中的酸和水分压出,以超声雾化方式均匀喷洒药剂,有效防止修复过程中对古籍的不利影响。
另外,我们研制的机器目前容量是16本书,可以做到多本书同时修复,一批书籍的修复时间大概在两个小时,比手工修复一本书快了近两天。
广州日报:您是如何走上古籍保护研究这条科研之路的?
樊慧明:针对纸质文献保护修复难题,广州市岭南文献保护研究中心于2020年成立,我也参与其中。
但与古籍保护研究的结缘,源于一段特别的工作经历。2006年,我接到为文献丛书《广州大典》研制耐保存纸张的任务。在此期间,团队发现一些重要历史文献损毁较严重,在广州市政府的支持下,开始走上古籍修复之路。
为了熟知古籍的“脾性”,我们成立了由文博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在多次交流合作中了解古籍修复的需求、困惑及瓶颈。我们帮助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修复竹书画纸,并针对性地研发了可以长久保存的纸张和修复材料;尝试改良宣纸制造工艺,在保留非遗产品传统特性的同时,使其更实用、更耐用、更环保;依据字迹残留规律还原古籍文字,建立了一套古籍图文评价体系,助力我国古籍考古研究。接手古籍修复研究工作,很多造纸业同行表示不解,是情怀让我坚持了下来。
目前,研究中心已拥有12位教授及副教授、30多名研究生,大部分都是跟纸张、油墨打了多年交道的“老手”。研究团队通过方法创新、化学品与智能装备的研制,在整本书批量化脱酸加固、耐保存书画和文献用纸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