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深度

“捡宝”的年轻人:为旧物延续价值

冯秋瑜

本文字数:1667

武楷斯的小店里收藏了各种旧物。

  时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在网上消费二手物品,或是捡拾一些街边的旧物加以利用,这股风潮有一个专属的称谓“Stooping”,也叫“捡宝”。记者在某社交网站上看到,已有几十个国内城市相关的Stooping群组,其中成员最多的有数万人,少的也有数千人。

  “Stooping”这一英文单词可直译为“门口台阶”,该理念源于一些国外大都市,原本是人们把自家不需要的旧物放在门前的台阶上任人取走,现在则发展为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想要赠送他人的闲置物或是在街头看到的遗弃物,等待有缘人“领养”,过程中双方都不收任何费用。这股风潮的出现,让不少原本被定义为“垃圾”的旧物得以流转起来,延续了“生命”,也为城市环保减轻负担。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捡宝”爱好者,感受他们不一样的“旧物生活”。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秋瑜

  在某社交平台的“Stooping广州”兴趣小组,大批旧物在这里找到了领养者。“由于频繁搬家,一些闲置物成了‘累赘’,但比起变成冰冷的‘城市垃圾’,在有需求的人手中延续价值才是它们最好的归宿。”一位多次捐赠旧物的网友对记者说。

  “Stooping”意为“捡拾废弃物循环使用、回收改造”,参与者被称为“Stooper”,其中不乏一些旧物爱好者,除了环保理念外,他们更觉得这是一件“有趣、很酷”的事情。

  小夫妻“捡宝”改造“新家”

  今年6月,刚毕业不久的罗小莓和田芋在某城中村租了一间小屋居住,让人意外的是,这对小夫妻房间的木窗、铝合金窗、厨房灶台、餐桌、餐边柜和椅子等物品竟然都是“捡宝”后翻新而成。

  “和其他Stooper不同的是,我们只对实木板或实木家具感兴趣,因为我们非常喜欢实木的质感。”罗小莓介绍,家附近一处建筑垃圾堆放点成了他们“捡宝”的乐园。有一回,他们捡到了一个老柜子,一些很结实的床板,几张实木椅子还有一个白色的画框。消毒、打磨掉原本的油漆,拆除已经破损的部分后,田芋给老柜子换上了新的门板,并大刀阔斧地改变了它的风格;他们还用捡来的木板给自家门口做了一个招牌,用捡来的画框给卫生间做了一幅装饰画。“Stooping并不代表不花一分钱,里面也有一些隐形成本,由于我们是在家附近捡的,所以搬运成本为零,但最大的支出是油漆和小配件,那次总花费253元,但我们得到了一个实木餐桌、一个实木餐边柜,四把实木椅子,一个实木咖啡柜,再加上一个书桌。”罗小莓说。

  罗小莓觉得,对他们来说,获得一个老物件后,恢复它的光泽、赋予它新的生命,比购买新物件有更大的幸福感。“我们和老物件之间产生了新的连接,这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被治愈的快乐。”

  “95后”推广旧物文化7年

  兴趣小组“Stooping广州”的发起人武楷斯是一名“95后”,法律专业毕业的他是一名“骨灰级Stooper”,体验这种生活方式已有7年。他告诉记者,自己把大部分时间精力都花在对旧物的寻找和改造中,希望延续它们的价值。“不少大都市的人口流动量特别大,于是出现了很多闲置物,当中不乏许多仍然有使用价值的物件,用‘领养’代替购买,既避免浪费也保护了环境。”

  7年来,武楷斯边满足自己的收集兴趣,同时也推广旧物文化,并创立了自己的旧物小店。他被称为旧货市场“活地图”,记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旧货市场是他毕生的梦想。随着对旧物的研究越来越深,武楷斯还跟不少剧组合作,为他们提供道具,甚至还打造起怀旧主题的摄影棚。

  “旧物有一种无法替代的美”

  “旧物件就是一段旧时光。”生活在某二线城市的大熊工作后一直租房住,换了多次住所,但他收集的旧物从不扔,反而越攒越多:锈迹斑斑的钟表、古老的花瓶、朋友家淘汰的电视机、老式电风扇……大熊统统都会“搜罗”回家,而他的搬运和装卸工具也非常齐全,因为在搜集和处理旧物过程中,不同品类所需要的技术不同,木工、电工、缝补等技能他都已经练就。不管哪位来访者劝他“你家快变成仓库了”,大熊都毫不在意。

  大熊认为,在对旧物情有独钟的人眼中,那些年代久远的“破烂”,都是曾经被珍视的、富有诗意的物品。“每件旧物都有故事,那些时间的痕迹、手工的痕迹,我觉得是没办法替代的美。”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深度 A13“捡宝”的年轻人:为旧物延续价值 冯秋瑜2023-11-27 2 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