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经济

暴涨后中药材价格回归理性

中药材供应量大幅提升 部分常见中药材供大于求

涂端玉

本文字数:2254

  热点解读

  立冬已过,中药材价格出现“降温”,当归、罗汉果等部分此前价格坐上“火箭”的中药材终于在近期迎来价格回落。11月13日,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为2652.19,较上月下跌了1.54%。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得知,药材上新导致供应增加,出货压力也促使价格回落。有药企反映:岁尾的成本压力终于可以“缓一缓”了,但随之而来还有集采带来的降价压力。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涂端玉

  当归等中药材“价跌量升”

  进入四季度,中药材市场价格逐渐松动,部分药材“价跌量升”。中药材价格指数数据显示,价格行情转变在8月就已初现端倪,近期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以当归为例,今年上半年当归价格涨幅达到60%左右,现在其在中药材天地网的价格月跌幅达到36.67%。

  价格回落后市场反应迅速

  “就某一类当归饮片来说,其产地价格高的时候达300多元每公斤,现在回落到不到两百元每公斤。”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一位中药材批发商告诉记者,“前一阵子市场比较寡淡,涨价多的品种市民采购量也小,希望市场出货压力下的价格回落能换来年底成交量上涨。”

  “此轮涨价较为反常,药材普涨导致成交量下跌一半不止,价格回落后市场反应迅速,最近当归、罗汉果的成交量都上去了,市场少了很多观望情绪。”广州一位药材经销商告诉记者,自己做这行二十多年,价格“普涨”屈指可数,这不是单纯的天气原因减产、药材质量标准提高或游资炒作说得通的,可能同时叠加了多因素影响。

  部分药材大量上新需“吆喝着卖”

  在上半年中药材价格暴涨压力下,不少中下游药企选择“分批少量”进货,用以对冲中药材价格波动风险。

  另一大常用中药材代表三七情况如何?大量上新急需“吆喝着卖”。记者获悉,伴随三七大量上市,目前老货价格平稳,部分地区出现稳中有降趋势。宇博智业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28日,全国32个主要的三七产地中,均价上涨的产地有5个,均价下跌的产地有4个。近期举办的文山三七大型拍卖会就意图通过大宗交易以帮助种植户解决销售难题。

  此外,根据中药材天地网最新数据,罗汉果、紫菀、防风和荆芥等药材的价格均出现明显降幅。

  新闻背景

  今年上半年,中药材价格进入上行周期,部分品种价格同比翻倍甚至翻了几倍,中药材价格异常波动引发广泛关注。在业界观点看来,药材价格上涨,部分原因是市场正常的供需变化,包括农残、重金属之类的检测标准越来越规范,中药材种植成本上升等;非正常因素则主要是游资的进入。虽然传统经营模式中也存在药材囤积情况,但涨幅如此之大、品种如此之广,是历年不太有的现象。

  中药材降价或是大势所趋

  今年上半年,党参、当归、牡丹皮、莲子心等每公斤上百元的高价品种价格持续水涨船高,少部分品种带动了大范围的品种涨价。

  11月13日,记者走访药店发现,药材价格松动目前尚未完全传导到零售终端。“品相好的没有降价,这里也有便宜些的当归可以选择,散买也没问题。”白云区某连锁药店一位店员表示,目前暂未收到终端价下调的通知。

  在行业观察人士看来,在国家价格监管以及带量采购下,中药材降价或是大势所趋。

  造成当前中药材价格调整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方面,今年下半年,中药材供应量大幅提升,市场上常见的中药材供大于求,价格出现下滑;另一方面,此前囤积居奇、高价炒作等不理性的市场行为逐渐回归理性,由此推动了中药材价格下降;此外,集采也在促使药企销售价格下调,售价下调必然会面临成本管控,最终倒逼中药材价格下降。

  销售旺季已到 药企可以“缓一口气”

  “夏季是中药材市场的淡季,由于天气热且降雨多,中药材运输、储存成本高,采购量相应减少。现在立冬已过,滋补市场渐热,中药材进入了传统销售旺季。”广州金康药房总经理郑浩涛告诉记者,“进货价降了当然是利好消息,一是可以跟随降价促进业绩增长;二是可以锁住利润。”其表示。

  药企仍要精打细算控成本

  同样感觉可以“缓一口气”的还有药企。尽管前三季度不少中药企业业绩飘红,但除了个别独家产品敢于提价外,大部分都靠企业自己扛住成本压力。“再涨就真的吃不消了。不过新的挑战也来了,全国首次中药饮片省级联盟集采中选结果已经公布,21个中药饮片品种平均降价29.5%,中药饮片企业依然要精打细算控制好成本。”广州某中药企业一位市场部负责人表示。

  龙头药企布局种植基地

  中药材价格波动也进一步凸显出行业龙头“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市场嗅觉。以广药集团为例,继2022年在新疆阿勒泰启动万亩白云山板蓝根GAP种植基地项目后,今年其又与喀什地区就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等开展产业合作,产业援疆的同时还可以满足企业自身原料需求,更大程度地实现药材“自给自足”,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谈及中药材价格波动,云南白药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企业需要加强对重点品种的市场分析判断,创新供应模式,进一步发挥供应链优势以降低原料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则要借助云南地产品种优势,抓住市场行情波动机会以实现经济价值。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经济 A11暴涨后中药材价格回归理性 涂端玉2023-11-14 2 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