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老报道 新故事

小说《暴风骤雨》原型地、“中国土改第一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续写新传奇

当年“光腚屯” 今捧“金元宝”

郝欣

本文字数:3918

村民在村集体企业内工作。新华社发

元宝村水稻加工厂内,工人启动全自动生产线。新华社发

元宝村建起一批楼房和别墅。新华社发

元宝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抓住机遇,变富变强。哈尔滨日报记者韩伟摄

元宝村过去长期以玉米种植为主,近年来提倡旱田改水田,瞄准优质稻米产业发力。新华社发

   扫码看元宝村改革开放故事

   扫码关注更多老报道新故事

  一滴水中见太阳,小村庄里有乾坤。改革开放45年来,广袤乡村沐浴改革开放春风、享受改革开放成果,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被誉为“中国土改第一村”的哈尔滨尚志市元宝镇元宝村就是这样一座书写传奇的村庄。

  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农村土地改革席卷黑土地,东北解放区土改工作队成员周立波以元宝村为原型地,记录下了这场社会革命,一部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让山坳里的小山村从此声名远扬。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村庄,希望的田野注入了新活力。在党组织带领下,元宝村人解放思想、敢为人先,落实包产到户的同时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把贫穷的“光腚屯”变成富裕的“亿元村”。

  迈步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如今,元宝村转变发展理念,稳步转型,走上一条“精农业、稳工业、兴旅游”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奋力续写黑土地上的新传奇。

  文/哈尔滨日报记者郝欣

  图片、视频拍摄/哈尔滨日报记者韩伟(除署名外)

  视频制作/哈尔滨日报记者王博宇

  老报道

  从“光腚屯”到“亿元村”

  “赵光腚”的后代们,富了!

  “他叫赵玉林,外号赵光腚。他一年到头,顾上了吃,顾不上穿,一家三口都光着腚……”这是小说《暴风骤雨》中描写的情景。小说中被称为“光腚屯”的元茂屯,原型就是哈尔滨尚志市元宝镇的元宝村。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亿元村”。从“光腚屯”到“亿元村”,巨变是怎么发生的?1997年6月12日,《哈尔滨日报》头版刊登报道《元茂屯里话沧桑——访“赵光腚”的后代们》,生动再现了元宝村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抓住机遇、变富变强的故事。

  带头办工厂

  一批批企业落户小山村

  今年已经82岁的元宝村老书记张宝金历经沧桑,但一回忆起改革开放后村里的那些光景,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波涛汹涌。

  “如果只用一个字形容1980年的元宝村,那就是‘穷’。”张宝金告诉记者。土改让穷苦农民分到土地,日子逐渐有了起色。然而,到了干活“大帮哄”的年代,“生产大呼隆,分配大锅饭”,农民劳动积极性严重受挫,元宝村经济几近崩溃,成了“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花钱靠贷款”的“三靠村”。

  变化从1980年开始。那一年,能吃苦、有担当、脑子活的张宝金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元宝村积极落实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幅提高。1985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从1980年的42元跃升到500元。

  温饱问题解决了,群众如何致富?党员干部怎么干?张宝金等一班村干部一直在思索。张宝金说:“咱要带领群众致富,守着一亩三分地可不行,得响应上级号召搞村办企业。”

  1986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元宝村定下了“立足于农、取利于工、以工富农、比翼齐飞”的发展路径,决定利用村子紧傍林区、拥有丰富林业资源的优势,发展村级企业。

  村里建起了小木农具加工厂,又建起了筷子厂、铅笔厂,一批批企业相继落户元宝村。鼎盛时期,元宝村全村有28家铅笔和铅笔板制造企业,全国约1/4的铅笔、3/5的铅笔板出自这里,从业人员达到3500人,产品远销国内外。

  变身“亿元村”

  每到周末农家院里飘歌声

  元宝村真的富了。1996年,元宝村成为原松花江地区第一个“亿元村”,村党支部被评为黑龙江省15个“红旗党支部”之一。

  元宝村会计于克彬家里有一本厚厚的老相册。相册第一页的一张老照片格外吸睛,照片里,20出头的于克彬扎着大辫子、身披大红花,身前一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闪着光。

  “那时,我在村里筷子厂担任质检员,由于出全勤、效率高、无差错,村里奖励我一辆自行车,这是全家人的骄傲。”于克彬回忆,“我进厂上班,一个月工资大约2200元,只一年的光景,我和我丈夫就在村办企业挣了4万多元。”

  村里企业多、效益好,乡亲们在家门口进厂打工当起了月薪族,不仅工资高,还有分红。日子越过越富,村民住上了楼房,置办了卡拉OK机和音响,每到周末,农家院里就飘出阵阵歌声。正如张宝金所说,“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激励我们为过上好日子而拼搏,铺就了富民强村新路。”

  新故事

  把小铅笔做成了大产业

  小村庄拿下行业“隐形冠军”,强了!

  今年10月23日一大早,秋日暖阳照耀着黑土地,元宝村的乡亲们已经忙碌起来,利用房前屋后晾晒玉米、稻谷、辣椒;铅笔车间内,工人们正加紧生产赶订单,一批批产品走下生产线……五颜六色的作物、铅笔产品与村庄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金秋乡村“丰”景画卷。

  “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我们更加坚定地走‘精农业、稳工业、兴旅游’的发展之路。”尚志市元宝镇党委副书记、元宝村党总支书记邱树丽说,“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咱元宝村要捧起乡村振兴的‘新元宝’。”

  稻米精农,黑土地“刨金”:

  旱田改水田发展现代农业

  “旱田不挣钱,我们就改水田;种普通品种效益低,就改种优良品种‘稻花香’。”村民郇金德清晰地记得村里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时,老支书张宝金眼里透出的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元宝村瞄准稻米产业发力。村里用8年时间试验成功“稻花香2号”,还注册了“村镇香”稻米商标,成立了种植合作社。优质稻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6000亩,170多名农民加入合作社,“抱团儿”致富。

  如今,元宝村里已经建起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龙的精米加工厂,实现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日产出大米最高可达100吨。

  “要让农民挑起‘金担子’,就要种好‘金稻子’。”邱树丽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下一步元宝村将全力支持合作社壮大发展,大力发展稻米精深加工产业,持续推出围绕稻米产业的新产品,让美丽乡村真正散发“乡土味道”。

  铅笔稳工,升级“老字号”:

  从新产品新技术里找出路

  机器轰鸣、生产线流水化作业,在村办企业金雪莲笔业公司的车间里,工人们穿梭往来,正把一箱箱铅笔装上车,重达20吨的货物即将启程发往上海。

  铅笔是元宝村的“拳头”产品,但随着国家出台禁止砍伐商业林政策,铅笔产业面临压力,元宝村集体的铅笔厂也曾一度在低迷中徘徊,甚至濒临停产。

  改思路、找出路,元宝村铅笔产业涅槃重生。村民于宪臣的铅笔厂淘汰了“大路货”,把年产量从2亿支降到1亿支,生产的36色铅笔出口利润达到每支0.1元。村内的宝森木业有限公司把铅笔板的生产误差降到1毫米以内,主打软化铅笔板,订单量已超过生产能力1.5倍。

  如今,元宝村仍以村级“体量”,稳稳拿下国内铅笔板行业“隐形冠军”。2022年,元宝村年产3000万罗铅笔板,占据全国超三分之一市场份额;年加工铅笔23亿支,占全国总量的20%。作为我国铅笔板、铅笔重要产业集散地以及知名文具品牌重要供应商,元宝村同步叩开国际市场大门,铅笔远销德国、捷克、土耳其及东南亚国家。

  红色旅游,焕发新活力:

  用好《暴风骤雨》“金名片”

  元宝村里,占地7400平方米的土改文化园区二期项目建设正酣。不远处的元宝山上,林木茂盛,松涛阵阵。村民们说,这里边有元宝村的未来。

  “生态环境是咱的软实力,加上《暴风骤雨》这张‘金名片’,咱们的乡村旅游业就能被盘活。”这是张宝金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元宝村的乡村振兴规划图里,红色旅游是重要的板块。每年有2.8万人次来到元宝村,走进暴风骤雨纪念馆参观学习。“我们在传承红色精神的同时,要叫响元宝村红色旅游品牌,努力开发乡村特色旅游产品,开展民俗旅游,吸引更多游客到元宝村参观旅游,进一步提升元宝村红色文化资源品质。”邱树丽说。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新时代的元宝村会更富更美。”展望未来,张宝金信心满满。

  数据说

  ·1985年

  元宝村全村人均年收入从1980年的42元跃升到500元。

  ·1986年

  元宝村办起第一家木器加工厂,正式走上“立足于农、取利于工、以工富农、比翼齐飞”的发展路径。

  ·1995年

  元宝村第一家村级铅笔厂正式建成投产。鼎盛时期,全村有28家铅笔和铅笔板制造企业,从业人员达到3500人。

  ·1996年

  元宝村成为原松花江地区第一个亿元村,村党支部被评为黑龙江全省15个“红旗党支部”之一。

  ·2022年

  元宝村年产3000万罗铅笔板,占据全国超三分之一市场份额;年加工铅笔23亿支,占全国总量的20%。铅笔远销德国、捷克、土耳其及东南亚国家。

  ·2022年

  元宝村全村总资产达7.4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3.8万元。

  统筹:张毓、汤新颖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老报道 新故事 A9当年“光腚屯” 今捧“金元宝” 郝欣2023-11-13 2 2023年11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