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专题

穗毕情牵山与海 携手同心共富路

赵方圆

本文字数:4552

威宁自治县猴场镇苹果种植基地 汪瑞梁 摄

广州帮扶教师杨继卫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

番禺区中心医院帮扶团队在黑石义诊。

野生古茶树的发源地——毕节市七星关区亮岩镇太极村

  从地处南海之滨的广州,到乌蒙山腹地的毕节,东西部协作的契机,曾让两地携手谱写了脱贫攻坚的“人间奇迹”。2021年7月,在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的号角声中,穗毕两市围绕产业协作、消费帮扶、稳岗就业、园区建设、教育帮扶、医疗帮扶、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等方面多措并举,续写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山海情”。

  文/赵方圆

  图/王钰舜、受访者提供

  产业篇

  产业集群增强“造血”功能 “4+”模式筑巢引凤

  十月,毕节市威宁自治县猴场镇格寨村的粤黔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有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的威宁苹果已经挂果,从全国各地前来收购的经销商络绎不绝;田间,由广东提供的打草机、农药机、剪枝机、山地轨道运输机一应俱全,一改往日没有分选线、分级包装的状况。

  “目前苹果园年产值高达5000万元至6000万元,比之前提升了30%,辐射带动全县约10万亩的苹果基地。”据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苹果种植大户杨华介绍,近两年来,东西部协作资金投入到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链延伸、供应链改善、品牌推广等各个方面,如今,威宁苹果送到广州已基本实现了夕发朝至。

  产业协作是落实东西部协作工作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穗毕两地招商引资妙招、实招频出,以“广州企业+毕节资源”“广州总部+毕节基地”“广州研发+毕节制造”“广州市场+毕节产品”的“4+”模式深化合作,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筑得良巢引凤来,按照“缺什么、招什么”的思路,广州先后引进了越秀集团、广药集团、江楠集团、广州港华、铭丰包装、超盈纺织、晶苑制衣等知名企业在当地投资并落地运营。

  从广州来到毕节织金投资建设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下称织金农耀)的曾爱生,曾在全国多地考察,最终还是决定将公司落户毕节。而吸引企业纷纷扎根于此的,不只是当地清爽宜人的气候,还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广州投入粤黔东西部协作资金,帮企业购置了南瓜深加工设备,并为其纾困解难。织金农耀逐渐发展成为织金县南瓜产业的龙头企业,基本建成加工、冷冻、保鲜、烘干、库存、运输、销售一体化的现代高效南瓜全产业链加工园区。

  通过东西部协作,打造产业集群、“一县一园”,不断强化产业的“造血”功能。近年来,穗毕共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把毕节的生态、资源优势同广州的技术、市场优势结合起来,着力补齐园区加工、流通短板,培优育强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畅通区域经济循环,实现了平台带动产业发展。

  近年来,以古树茶为“点”,毕节七星关区茶产业也迎来了全“面”发展。面对当地古树茶基础设施不健全、技术人才缺口大、产业体系不完善等发展“瓶颈”,广州在深度调研、精准把脉太极古树茶产业的基础上,围绕一个发展目标、建立一套整合机制、制定一套太极古树红茶标准及加工技术规程、培养一批制茶工匠、建设一个生产基地、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打通一个销售体系、推出一个形象店面、打造一个知名品牌等帮扶发展计划破局,让曾经不起眼的“杆杆茶”身价倍增。

  好产品要“销出去”,消费帮扶让毕节土特产“出山入湾”。针对毕节农特产品规模小、销量低、渠道少等状况,广州每年安排东西部协作资金上千万元,支持毕节消费协作。2021年以来,采购、帮助销售毕节市农副产品近94亿元。

  民生篇

  教育帮扶“初显成效” 医疗帮扶“留得住”“带不走”

  一只足球,让留守大山的孩子们成为一支所向披靡的球队;一项“引苗计划”,让一批批孩子走上更高的比赛平台……2021年,广州市投入800万元建成标准化足球场,贵州首支东西部校园足球联队在大方县天河实验学校诞生;今年5月,该校夺得毕节市2023年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初中组男子足球冠军,成为贵州全省第一个在全市比赛中夺冠的易地扶贫搬迁点学校。

  将“工厂”搬进课堂,优化课程设置,让学生边上课边操作,与企业共建合作实体,织金县中等职业学校营造真实工作情景的教学环境,极大提升了学习效率。毕节各大职业技术院校与广州国企合作开展的“订单班”,实现了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的无缝衔接,大大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教育帮扶是一种责任、更是一场爱的传递。近年来,广州对毕节教育的“组团式”帮扶初显成效。自2022年7月起,广州市教育局精心选派29名广州帮扶人才驻扎毕节市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8所学校开展“组团式”帮扶工作。广州还安排2807.96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和联引392.11万元社会帮扶资金协助“组团式”帮扶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嗨——同学,你好!”在纳雍县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里,常常听到一个“粤味”十足的声音与学生打招呼,他就是广州市选派到纳雍县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组团式”教育帮扶、挂职该校校长的吴成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后面有一个庞大的团队。”吴成杰始终认为:好的地方,每天努力一点点,一年下来就是大进步;再大的问题,只要每天解决一点点,一年下来也不再是问题!

  因学习成绩不好,纳雍县中等职业学校的安立曾一度产生了外出务工的想法。广州帮扶教师徐付军得知后,耐心地开导他。在徐付军的鼓励和辅导下,安立参加了2023年贵州省职业院校师生技能竞赛网络布线项目比赛,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教育“组团式”帮扶团队以帮扶学校为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从广州带来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播撒在当地师生的心中。截至目前,毕节市8所“组团式”帮扶学校均建立传帮带机制,通过团队带团队、师傅带徒弟方式结成帮扶对子166对,参与教师多达411人。今年,“组团式”受扶学校织金三中高考二本上线人数同比增长59.2%,另一所受扶学校赫章县中等职业学校两名学生在2023年贵州省职业院校师生技能大赛上获得一等奖。

  随着穗毕两市互派党政干部、专技人才进行挂职、交流、学习,人数和力度不断加大,医疗帮扶水平明显提升。上个月,“组团式”受扶医院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的放射科医生突然接到临床科室电话称,一位怀疑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需要进行心脏磁共振检查。“这项检查医院之前从来没有开展过,在广州‘组团式’帮扶专家艾竹和何翠雯的指导下,顺利为患者做完了检查。”该院医生表示。

  “心脏磁共振检查被称为心脏‘一站式’检查,首例心脏磁共振检查的成功开展,不仅为全县心脏疾病诊疗再添利器,也标志着该院影像学科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组团式”帮扶专家通过现场教学和远程指导等多方式、多途径地帮扶,将理论知识、技能技术等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医生们,切实提升了该院的诊疗能力。

  在毕节市妇幼保健院,累计25名广州派驻专家采取“一带二收徒弟”的方式,组成了小儿心脏团队、重症新生儿团队、小儿急诊团队等专业技术队伍,打造一支“留得住”的骨干人才队伍。每周,帮扶专家在院内进行病理总结、疑难病例分析,并组织跟班学习人员讲课互动,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师资力量。

  创新篇

  我在贵州有个“园” 我在广州有个“家”

  玫瑰花、绣球花、枇杷树、三叶草、薰衣草、时令蔬菜……在毕节大方县、赫章县、黔西市的各大村庄,一种既具观赏性又有经济价值的庭院经济悄然兴起。围绕宅前院后闲置土地,村民们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花则花、宜树则树,让原本贫瘠的土地,成为兼具经济价值与“颜值”的“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

  走进威宁自治县幺站镇平原村,干净整洁的串户路两旁砌起了镂空围墙,一幅幅优美的墙画充满诗情画意,房前屋后的小菜园、小果园里种满了瓜果蔬菜,整个村庄焕发着勃勃生机。“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现在路干净了,环境变好了,小菜园也有了,村里处处是风景。”谈起平原村的变化,村民夏赛感触颇深。

  “我们借鉴广东省‘四小园’建设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因村施法推进‘四小园’建设,巧用村企结对力量,深入推进‘我在贵州有个园’建设,打造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美好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村民乡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毕节工作组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一栋栋小区房鳞次栉比,街道两旁干净整洁,长幼日间托养照料中心、学校、幼儿园、卫生院、文化娱乐场所,让搬迁群众真正实现病有所医、幼有所教、老有所养。

  如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的工作重点,已从“如何搬”“怎么搬”转向“搬后怎么办”,从“搬得出”转向“稳得住、能致富”。因此,提高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的后续服务水平是关键。广州按照“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要求,统筹协调资金、项目、帮扶车间、就业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倾斜。2021年以来,援建帮扶车间81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5083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5621人次。

  就业帮扶一手连着就近就业,一手连着劳务输出。对于来穗务工的毕节人来说,穗毕共建的“山海心连之家”,已成为他们在广州的另一个“家”。今年26岁的黎婵,从毕节纳雍县董地乡来到广州打工多年。“山海心连之家”让她找到了组织,成为她只身在外打拼的坚强后盾,也给了她家一般的温暖。

  “第一次接触到天河区员村‘山海心连之家’是在疫情期间,刚开始还以为是推销电话就挂断了,过几分钟又打来了,我就试着接了。电话那头的员村‘山海心连之家’社工关心着我们的疫苗接种情况,询问我是否需要他们协助组织接种疫苗……经过一番电话沟通,我才知道在广州还有这么一个温暖着贵州人的地方,也让那么多外出打工的人有了一个依靠。”黎婵说。

  近年来,为克服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制约,提升服务的有效性,“山海心连之家”还贴心地为毕节老乡们开启了“乡音服务”。“我们从在穗务工的脱贫劳动力家庭人员中选聘服务专员,用家乡话与毕节老乡沟通和交流。服务专员通过电话沟通、微信群聊等方式,让务工人员找到归属感。”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毕节工作组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在广州建立的24个“山海心连之家”服务平台,服务范围现已扩大到所有贵州籍到穗务工人员,服务内容包括政策宣传、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劳动维权、老乡关怀等,让贵州籍务工人员“输得出、稳得住、增收入”。

  数据

  毕货入湾

  消费升级

  帮助毕节市获104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认证。2021年以来,采购、帮助销售毕节市农副产品93.95亿元。

  稳岗拓岗

  就业帮扶

  2021年以来,帮助毕节农村劳动力在贵州省内就近就业121024人,新增帮助毕节农村劳动力在广东就业41010人,新增帮助毕节农村劳动力贵州省内就近就业79641人,新增帮助毕节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其他地区就业9223人。

  园区共建

  打造引擎

  穗毕两地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先后在毕节市各县(市、区)共建8个产业园区,其中7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021年以来,引导入驻园区企业102家(含增资扩产),入园企业实际到位投资额39.44亿元。

  产业协作

  引导投资

  2021年以来,新增引导落地毕节投产企业245家(含增资扩产),实际到位投资额93.18亿元。

  车间帮扶

  就地就业

  2021年以来,援建帮扶车间81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5083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5621人次。

  项目建设

  增强后劲

  2021年以来,广州共投入东西部协作财政资金12.63亿元;支持681个项目建设。

  人才支援

  互鉴互促

  2021年以来,广州市向毕节市选派专技人才771人次;毕节市向广州市选派专技人才969人次。

  示范创建

  乡村振兴

  目前东西部协作力量参与建设的乡村振兴示范典型有30个。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专题 A4穗毕情牵山与海 携手同心共富路 赵方圆2023-11-13 2 2023年11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