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采政策、消费环境等各路因素影响下,我国的医药行业前三季度出现洗牌加速现象。就A股数百家药企的三季报情况汇总来看,四成药企营收净利双增,17家企业净利润超20亿元,超过70家药企出现亏损。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梳理后发现:企业正逐渐尝到创新“果实”滋味、广州“优等生”业绩依然稳健、今年四季度承压同时市场需求依然旺盛。
文、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涂端玉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波
数据
三季报显示17家药企净利润超20亿元
三季报显示,净利润超过20亿元的上市药企为17家。就不同领域而言,依然体现了“强者恒强”这一规律。
医疗器械“一哥”迈瑞医疗以98.34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居于业绩榜榜首。财报显示,迈瑞医疗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达到273.04亿元,净利润为98.34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10%,2023年全年有望突破100亿元大关。迈瑞医疗披露2023年前三季度利润分配预案称:共计拟派发现金股利52.13亿元,这是该公司首次在第三季度进行分红。据悉,迈瑞医疗前三季度的研发投入达28.11亿元,同比增长23.3%。公司高强度创新投入带来了研发成果的加速转化。第三季度,迈瑞医疗在体外诊断、医学影像、生命信息与支持等领域推出了多款新产品。
中药股龙头华润三九的业绩也十分靓丽。其前三季度业绩实现较快增长,营收达到186.08亿元,同比增长53.65%,净利润为24.03亿元,同比增长23.06%。其999感冒药带动其他细分品类产品如抗病毒口服液、强力枇杷露等快速增长;其国药业务在饮片业务增长带动下,前三季度基本保持稳定。10月31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华润三九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和精氨酸布洛芬颗粒获批。
作为民营医药流通领域的“老大哥”,九州通继去年前三季度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元规模后,今年前三季度再创新高,营业收入达到1143.64亿元,同比增长11.09%。九州通表示,公司在前三季度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双双提升,自身数字物流技术与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增速最快,超过30%;总代品牌推广业务、医药新零售业务、医疗健康及技术服务业务增速均超过20%。据悉,其正在继续与东阳光药、拜耳康王等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并实施业务落地执行,独家总代理的流感品种磷酸奥司他韦(可威)3个单独规格以及康王系列产品在OTC渠道的销售持续增长。
广州“优等生”:白云山、冠昊生物业绩靓丽
广州药企情况如何?白云山成绩单十分靓丽。其日前披露的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持续上升。前三季度该公司营业收入581.85亿元,同比增长6.16%;实现归母净利润37.91亿元,同比增长9.12%。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82.14亿元,同比增长3.58%;归母净利润为9.8亿元,同比增长10.81%。据悉,前三季度,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2亿元,同比增长72.67%。此外,其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尚佳。
在医疗器械领域同样有广州“优等生”代表。冠昊生物发布的三季报则显示:随着潜力大单品的放量及再生材料传统业务的回暖,年初至三季度末,公司业绩同比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9亿元,同比小幅增长,归母净利润4127.13万元,同比实现117.82%的增长。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依托创新药等高毛利业务的放量,公司整体销售毛利率一举突破80%,销售净利率同比转正并有出色的表现。
“近期广州市发改委牵头研究编制了《广州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相信接下来出炉的‘一揽子’办法会加速将广州建设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秘书长李予强告诉记者。
分析
终端市场回暖,成果转化提速
“不少药企前三季度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部分药企反映,是因为公司产品海内外销售增长所致,还有的更直接,依靠核心产品涨价驱动业绩增长,但有这样‘底气’的毕竟是少数。”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药企要想长期保持业绩稳健增长,就必须不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通过创新硕果迭出为自身增添动能。
就业界观点来看,在不同的细分领域,推动业绩增长的因素也不尽相同,最可喜的是看到新技术带来新动能,研发成果的加速转化使得一些医疗器械龙头公司增势强劲;此外,受益于市场回暖、终端消费拉动,医药流通企业也有“代表”营收再创新高;在药物销售放量背景下,不少中药企业“负重前行”,继半年报交出不俗成绩单后,三季报再次给出了业绩新“答卷”。
后市观瞻
四季度业绩增速承压,景气度依然看好
尽管今年中药材价格上涨、其他的运营成本和营销费用也都在上涨,但对于医药板块,业界和券商依旧表示看好。
有券商认为,以中药板块为例,今年行业业绩分化明显,而基于产品提价、国企混改、渠道库存三个维度,重点看好医保免疫中药消费品、中药独家品种、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创新药等;华安证券在10月10日研报中指出,此前的普涨行情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终端需求拉动带来的业绩普遍爆发,叠加去年低基数得以表现出今年的业绩高增长,但普遍的高增长难以为继,今年四季度或因为高基数效应,药企营收增速承压将在所难免,但行业景气度提升趋势不改,对于板块的投资关注度仍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