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
百名记者蹲点社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钻莹 通讯员李桃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子良
这段时间,路过广州海珠区孝思养老院的市民很容易发现,养老院门前的那段路有了新变化。
这里原本有一条铁皮做的简易斜坡,现在铁皮斜坡被改建成一段长约25米、宽约4.3米、坡度为7.7度的崭新缓坡。缓坡边上竖立了交通指示牌,写着“限高3.2米、单行道”;紧挨着斜坡还有一条宽1.2米的人行步道,人车分流。新的单行斜坡通车后,车辆从南田路辅路进入龙凤街道二龙片区以及驶入工业大道北变得更畅通、有序。
此前,这里是一段宽3米多的阶梯,只能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由于不能通行机动车,这条连接着南田路辅路和工业大道北的路段实际上是一条“断头路”。2018年,因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将阶梯改成了铁皮斜坡,“断头路”部分实现通车。
然而,铁皮斜坡没有规范管理,稍大的汽车在此会车时往往导致堵塞。铁皮斜坡的承重为5吨以下,中小型的消防车无法通过。
另一方面,铁皮斜坡因为结构的问题,车辆经过时都会发出扰民的声响。临近斜坡的一家养老院备受困扰。
这家养老院在此运营了十余年,居住了70多位长者。养老院工作人员韦庆木说:“以前没斜坡路连通,救护车过不来,老人有需要只能让人抬着上台阶,再上车,不方便也不安全。后来有了斜坡,每辆车经过都发出很大声响,噪音很影响老人的生活。”
今年,借助整治龙导尾和打造马涌边消防路工程的契机,街道将养老院所在位置设置为二龙片区的消防出口,养老院门前的斜坡修建工程也被提上了日程。在开展斜坡改建工程前,街道联动消防、供电、供水、通信等部门,多次商议,又面向居民召开了多次意见征求会,最终才确定了改造方案。
小小的斜坡改建工程,里头的巧思并不少。负责这一改造工程的龙凤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四级高级主办伦志澄说:“你看侧面人行道的底部通过钢结构,从斜坡借力来做支撑,不需要填河涌、打地基,这样一来既修建了人行道,又减少对河涌的影响。”
在斜坡另一边原来有一个专用变压器,考虑到汽车通行时顶部可能会触碰到这个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经多方商讨,工程便将变压器往一旁移了0.8米,为斜坡腾出空间。
记者走进龙凤街道二龙片区,站在养老院门前,不时见到车辆和行人在斜坡或人行步道上通行,人车分流,秩序井然。
一段小斜坡,打通的是“断头路”,畅通的其实是民生路。韦庆木说:“现在不仅救护车能直接开到养老院门口,而且噪音也没有了。”住在二龙片区的市民说:“现在通车更方便,我们这里的房子更好出租了。”伦志澄说:“斜坡改建背后是二龙片区消防通道打通的第一关,过去消防车不能在这条路通行,二龙片区出现火警,消防车要绕行几百米才能进入辖内救援,如今路通了,消防车能更快速地抵达救援地点。”
本系列报道设立读者反馈邮箱(地址:gzzh100@126.com),欢迎提供线索和建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