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乡,恋爱也叫“处对象”。不管爱情怎么错综复杂地来,又如何一言难尽地去,过程都是在与人相处。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在倾诉时相处,也在争吵时相处,在相聚中相处,也在阔别中相处。
爱情说起来其实不复杂,不过是与有情人一起做事,一起消磨时间,在烟火生活中具体而实在地相处,秘笈无非是互相关照,互相包容,互助成长。若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就如打球,你认真发球,对方接也不接,没有回合,没有相处,恋爱就没有成立。
暂时还未“处对象”的人,要学会与自己相处,取悦别人的种种心思,可以花到自己身上。为别人做的那些添砖加瓦的温暖事,也要做给自己。把自己当成一个重要的人来相处,像恋爱那样郑重、真诚,不怠慢,不敷衍,好好爱自己。
其他感情也是如此,好的友情,好的亲情,好的同事情,等等,都要相处舒服,相处得纯粹。
相处不止与人。都说路是人走出来的,行走就是一遍遍地与路相处。车辙履印,我们一遍遍地与沿途的草木寒暄,与沙石周旋,与虫蛙打招呼,寒来暑往,冬去春回,相处日久,欣喜美好的事物,坦然不好的存在,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笑对冷暖人生。
都市里纵横如网的大街小巷,路名多如林叶,而真正系着我们的,不过是那么几条常年走过、与我们有过故事的路。离开那城那地之后,浮出往事之表让人动情的,也就是那不多的几个地点。比如我,去温故曾经生活的城市,踏上的总是之前反复相处过的马路,坐进去的还是从前最爱相处的食店。
同样,地址也是“相处”出来的。别人来寻我们,有信有物寄给我们,总得留个地址。这个地址,往往不是偶尔光顾的咖啡馆,不是周末赶赴的图书馆,也不是人潮往来的公园,而是与我们朝夕相处、让心踏实的地方。在那里会友待客,在那里早出晚归,在那里平和从容。也是在那里,多少回雨自夜色访我们,风从远方谒我们。我们和那里熟得像老友,就连左边的电梯几时坏了几时又被修好,都一清二楚。这个地方,常常被称为“家”。家的周围也都相处得很熟悉,知道小巷通向哪里, 也知道远近有什么店有什么铺。眼见着邻家小儿忽而学步,忽而已经进校读书。
这个家的地址被我们四处携带,变成一条重要的个人信息。不断地相处,一间素雅房子被我们住成了家,一个异乡城市被我们住成了第二故乡。当然,这不一定是永久地址,人生辗转,换了城市搬了家,又另有一个地方会被我们住成新的地址。一路成长,我们对朝夕相处如港湾的家真爱难舍,若不可避免要离开,也会有再建家园的勇气和底气。
相处这件事,原来关乎人生,值得我们认真对待,费心经营。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觉得寻常的字眼原来那么动听,比如尘土、早晨、草木、阳光,比如做梦、呼吸、劳动、行走……我几乎天天与之相处,越发感慨:人走世上一趟,其实一直在做一件事,便是相处。与自然相处,与事物相处,与时间相处,与空间相处,与他人相处,也与自己相处。让相处变得和谐,生活便拥抱了愉悦。
(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