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评论

为网约车提供更好“营运环境”

夏凡

本文字数:702

  网约车司机互发“假单”,恶性竞争究竟伤了谁?

  昨天,一则以此为题的报道引起不少关注。报道“揭秘”了一些网约车司机的抢客小“妙招”。比如在机场、火车站等地,为了避免白跑一趟,有司机会给排队靠前的同行发个“假订单”,待其接单后再取消,这样对方就掉出了排队候客的序列。

  为了一个订单,竟玩起了“无间道”,佯装乘客,“暗算”同行——想想那场景,还真有点好笑。不过,再细细琢磨,又让人笑不出来。为了区区几十元钱的生意,“拼”成这样,可以说颇为心酸又无奈了。那么,恶性竞争伤了谁?答案再明显不过,司机间两败俱伤,乘客用车亦受影响,没有人是获益者。

  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对于此类现象,站在道德的高地“阔论”一番,毫无裨益。更应该思考的是,何以至此?如今,在各大城市,机场、火车站、热门景点等地,常被称为交通黑点,打车供需矛盾突出。很多出租车司机远道而来,苦等多时,就为了一单好生意。可问题在于,非得这样吗?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在微信朋友圈里,曾看到有人点赞某城市机场“等网约车的体验很好”,当时我会心一笑。因为亲身感受过,的确体验很好——该机场设置了多个专门的网约车接客区,那是几个“硕大”的停车场,在机场里存在感强、显示度高,让乘客轻松找到;机场与某网约车平台“联动”,让乘客、司机双向奔赴。换言之,网约车随来随走,供需对接更精准、更高效,司机们根本没有玩“心机”的必要。

  其实,城市治理中的很多乱象,根源都在于“设计”不合理、机制没理顺。站在司机、乘客的角度,把从出站到离开的各环节、全流程好好捋一捋,能优化则优化,可调整则调整,能借力就借力,给网约车提供更好的“营运环境”,同时让乘客感受便利,才是多赢之举。             (夏凡)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评论 A4为网约车提供更好“营运环境” 夏凡2023-10-27 2 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