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产业·医药

近四个月医药企业收并购超200起

涂端玉

本文字数:785

越来越多药企回归到医药生产、销售主业中来。

  据动脉网统计,从今年7月开始至今,A股医药板块(含流通)并购事件已超过200起(按首次公告统计,去除已暂停事件),生物医药成为A股并购最活跃的板块之一。在这些交易中,超过六成的买方与披露方有关联关系,如全资子公司、上市子公司、参股股东等,相关动作包括增加持股比例或收购原控股公司剩余股权以增强控制权等。有行业观察人士表示,当下医药企业开展收并购的第一驱动力就在于“内部优化”。

  进入10月,交易仍在继续。10月17日,康恩贝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金华康恩贝受让杭州康盟投资持有的浙江耐司康药业80.58%股权,交易价格为1.83亿元,本次受让完成后,耐司康药业将成为金华康恩贝的全资子公司。公告称,通过本次股权受让,金华康恩贝可获取耐司康药业良好的国际销售渠道和产品国际注册资源,有助于康恩贝进一步整合发展国际市场业务。

  10月17日,誉衡药业发布公告,拟以3500万元受让哈尔滨瀚钧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哈尔滨蒲公英药业10%股权。近年来,誉衡药业通过并购、代理、研发、引进等多种方式,将自身产品覆盖领域从骨科拓展至心脑血管等方向。

  10月13日,罗欣药业公告拟1元收购控股子公司北京健康的部分股权,收购完成后,罗欣药业对北京健康的持股比例将由51%上升至71.16%。据悉,北京健康主要负责罗欣药业创新药的推广销售,已组建了完整的创新药商业化团队,收购股权后,罗欣药业拟以自有资金对北京健康增资570万元,继续加码创新药业务。

  对此,有行业观察人士分析认为,从收并购案件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正在做出趋同之选——回归主业、布局市场网络、聚焦潜力管线以求突破。在当前阶段,部分药企或逐渐看淡“横向收购”,转为关注与自身核心领域相关的产品的商业化情况,通过“内部并购重组”和“产品引进”,稳业绩的同时寻找新增长点,图谋核心业务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涂端玉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产业·医药 A11近四个月医药企业收并购超200起 涂端玉2023-10-24 2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