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广州故事,凝聚奋进力量。20日,“新时代 我来讲”广州市优秀百姓宣讲员大赛决赛举行,来自全市各界的20名宣讲员经过初赛、复赛、半决赛的激烈角逐,从1355名宣讲员中脱颖而出,站上了决赛的舞台。他们从不同维度、不同切口,深情讲述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讲述新时代建设者、奋斗者、追梦者的故事,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广州各行各业“来自平凡、创造不凡”的精神风貌。决赛最终评选出广州市新时代“十佳”百姓宣讲员。
据悉,本次大赛的前100名宣讲员将组成“广州市新时代百姓宣讲团”。下一步,市委讲师团将用好这支队伍,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农村、企业、网站等,开展特色鲜明的分众化对象化巡回宣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送入千家万户,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广州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章程 通讯员穗宣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邱伟荣
现场回响
“十佳”宣讲“声”入人心
奏响奋斗强音
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以身边事激励身边人。经过层层角逐,获评广州市新时代“十佳”百姓宣讲员荣誉称号的选手们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感召在场听众持续提振“二次创业”精气神,更好地投身于广州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
“中国银针”漂洋过海连接世界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医师曾科学倾情讲述了他如何使用“中国银针”向世界展示中医药学奇妙之处的故事。
2009年9月,曾科学首次被国家派遣到俄罗斯进行中医文化宣讲,正式开启了“中国银针”的绚丽之旅。
曾科学记得,2014年在西非加纳大学开设中医课程,学生人数一度达到近300人;巡回医疗的足迹去到巴布亚新几内亚,作为队里唯一的中医,曾科学对医院药房一位中风四年的药师“一针下去”,“他蜷缩了四年的手慢慢打开了”,此后,“中国来了一位医生,他用一根针可以治病”的故事在当地传播开来。
民警用忠诚和担当守护万家灯火
来自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区分局石楼派出所的陈鋈深情追忆了番禺区钟村派出所辅警高铀效浴血追击歹徒的英勇事迹,“2014年12月1日,在与歹徒缠斗中,高铀效被匕首贯穿胸口,负伤追击歹徒200多米后,倒在了这棵木棉树下。”
“番禺021381!”“到!”不久前,高铀效生前的辅警编号被重新启封,高铀效的弟弟高丕效来到了宣讲现场,如今他也成了一名辅警,穿上哥哥的制服,戴上哥哥的警号,继续守护一方平安。
陈鋈欣喜地看到,“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公安队伍,他们有的用科技武装警队,用数据赋能实战;有的在冰冷的尸体上寻觅蛛丝马迹,还原案件真相;有的在冲突现场挺身而出,解救群众于危难之中。”
新农人唱响新时代乡村振兴之歌
宣讲员李慧妍是大源村村委会党委委员、团委书记,她娓娓道出在大源村这片热土上,一代代党员接续奋斗、服务群众、让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故事。
2021年9月,回到家乡工作已有一年的她决定发起修编《大源村志》。两年的时间里,她和同事挖掘出一代代守护大源发展的党员的故事:其中有心系家乡,出资修建村里首条水泥路的科研专家李中国;有服务村民群众长达50年的乡村医生廖庆彬;也有带领全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守护全村平安的村干部……“从这些故事中,我感受到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李慧妍说。
小小排球托起城中村学子的梦
来自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的刘思霖借着一个小小的排球,讲述了海珠北山小学的学生们在黄伟健老师的带领下追梦圆梦的故事。17年前,来自排球之乡台山的黄伟健老师被调到北山小学。这是一个由祠堂改建的城中村小学,学生中超过一半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弟。黄老师在这里组建起了一支排球队,在硬邦邦的水泥小操场上,队员们在黄老师带领下摸爬滚打,刻苦训练,吊球、传球、扣球,每天都要练上几百次。凭借敢打敢拼的劲头和永不服输的精神,黄老师和他的队员们17年来先后夺得25个冠军,北山小学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荣誉。
“城市守护者”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
天河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环卫工人江阁龙讲述了“最美的城市守护者”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温情故事。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江阁龙回忆了在“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前进行清洁保障的工作细节,“我们用工匠精神、绣花功夫,把园区的道路打造出可以席地而坐的标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清理,园区焕然一新。2022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挂牌揭幕,以崭新面貌迎接八方游客。
“消失的名菜”被赋予新生
广府饮食文化是我们乡愁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自岭南商旅集团的朱嘉明以《“抢救”点心》为引,讲述寻回失传技艺的经历。他介绍,2021年,广州组建团队启动“消失的点心”项目,努力把传统点心技艺抢救回来。
朱嘉明举例讲述了“抢救”来自20世纪知名酒家的“名贵美点”——千层鲈鱼块的故事,而这只是复原出的20款“消失的点心”之一。“我们把过程记录下来,编写成书——《消失的名菜》。令人欣喜的是,广式酥类点心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广州市非遗目录,这些点心,被我们抢救回来了!”
公益诉讼守护群众美好生活
来自海珠区人民检察院的邢星以《追光者》为题,讲述了公益诉讼检察官追着光、点燃光、成为光,用法治来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故事。
邢星介绍,2017年7月,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对损害公共利益案件提起公益诉讼的制度正式确立,“检察机关得以以公益诉讼之名,通过精准制发检察建议、与职能部门磋商协作,合力解决社会问题,为世界提供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样本。”
航空工作者安全守候乘客回家路
深圳航空广州分公司的王海龙将机务工作者无惧严寒酷暑,在看不见的地方为飞行安全保驾护航的点滴工作娓娓道来。
修飞机修的是什么?王海龙说道,“修心,修的是耐心、细心和对生命的敬畏心。”王海龙讲述了自己在2015年除夕抢修漏油飞机的经历,他犹记得“那是第一次在零下28℃修飞机”。他说,如果飞机不能及时修好,旅客都没法回去过年了,经过四个小时鏖战,王海龙拖着冻僵的身体走入客舱时,听到里边有孩子喊:“飞机好了,回家过年啦!”看着新年的绚丽烟花,他走向了下一个航班,去守候下一个团圆。
社区工作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黄埔区大沙街道大沙北社区工作者龙玮琪讲述了《解困“悬空老人”》的故事。为解决社区楼梯楼加装电梯的问题,龙玮琪召集成立功能型网格党支部,逐户走访,组织协调,推动高低层住户互相让步,实现需求互补。“看着一张张按完手印的加装电梯同意书,我百感交集。”经过努力,整个大沙北社区两年共加装了电梯32台,解决了1500多户、500多位老年人和120多位困难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先烈精神激励后人砥砺前行
来自辛亥革命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的郭斯仪,讲述了烈士陈毅安写给妻子李志强无字家书背后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陈毅安与李志强一见钟情,但两人时常相隔千里,见一面机会甚少。从1922年开始,陈毅安就给李志强写信联络感情,这一写就是7年。1930年6月,陈毅安告别怀有身孕的妻子重返战场。9个多月后,李志强收到了陈毅安的信,里面是两张空白信纸。按照两人之前的约定,她一旦接到“无字家书”,就说明陈毅安已不在人世,但她不愿相信,6年后,直到收到彭德怀同志的书信,她才确信,陈毅安在1930年长沙战役中牺牲了。
选手心声
发出更多“广州好声音”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决赛还上演了一场特别的宣讲节目。来自医疗、环卫、教育、社区、警察5个不同领域的新、老宣讲员同台讲述本行业的精彩故事,呈现了一场感人至深的接力宣讲,展现了广州宣讲队伍“以老带新、传承使命、共同成长”的良好风貌。
“有幸参加这次大赛,一路走来是对自己能力的一个提升,也是对自身工作经历的一个回顾。” 曾科学感慨道,“接过‘广州好声音’的接力棒,我会继续把中医的故事更好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认识中医,让更多人感受中医这个瑰宝的魅力。”
在广州市新时代“十佳”百姓宣讲员中,李慧妍是位准妈妈,在她看来,“这是很好的胎教”,宣讲员这个身份,对她而言是一份责任,“希望能把自己在村里的所见所闻通过一个个接地气的故事讲出来,去感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让大家看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
“之前的我很腼腆,不好意思当众说话,现在能走上这么大的舞台进行演讲,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江阁龙坦言,“很感谢工友们,没有大家的支持鼓励,我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举办这次宣讲活动很有意义,这是一个历练成长的过程,还能把自身工作经历分享给大家。” 王海龙是一名航空机务人员,“通过宣讲能让更多人知道了解航空安全背后还有这么多人的努力,这很有意义。”
市委讲师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大赛把话筒交给群众、把舞台让给群众、把镜头对准群众,创作出了一批贴近群众的宣讲精品,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广州市新时代优秀百姓宣讲员”
陶颖惠、乔蕾、陈玉龙、张志文、马嘉涛、周霍然、季可盈、陈红红、郭璐、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