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生活周刊·汽车

正确应对“反补贴调查”

周伟力

本文字数:1023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解读中国车企应如何应对反补贴调查 策划/钟达文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伟力、陈馨

  回车键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伟力

  近期,由欧盟发起的对华新能源汽车反补贴调查,牵动国内汽车业神经。在“去风险”战略以及产业政策全面回归的国际大背景下,欧盟对支柱型产业进行保护,其实早在意料之中。只不过,没想到会这么快。原本以为,中国汽车出口将有至少10年的窗口期。现在看来,可能只有5年,甚至更短。

  提速,尽可能把握和延长当下汽车出口窗口期,这是中国车企不约而同的选择。广汽、吉利、长安、上汽、奇瑞、比亚迪、“蔚小理”等都重新制定规划,将汽车出口提升到战略高度。

  战略锚定之后,战术执行成为新的课题。战术执行之前,中国车企要立下一个大前提,即,产品必须苦练“内功”,要以品质来打动消费者,以长期成为消费者首选为终极目标,“在当地,为当地”,融入当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当中。

  需要说明一下,这里说的“品质”,不仅包含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还涵盖科技创新、服务优化和用户体验。只有全方位的积累和进步,才能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和形象。

  大前提确定之后,中国车企还可以做到三件事。一是“拼”成本。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国,拥有最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其中,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锂电池及其材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自动驾驶、智能化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拥有成本优势。随着时间推移,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优势会进一步加强。当成本降低多于关税提升,那汽车出口将一马平川。

  二是“拼”技术。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技术路线。能源方面有纯燃油、混合动力、插电混动、纯电动、氢燃料,甚至还有氨、甲醇。智能驾驶方面,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多目摄像头等。中国车企要因地制宜,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技术解决方案。欧洲注重环保,首选纯电动;中东是产油地区,纯燃油车更受青睐;非洲和南美人口多、场景多,“燃油+纯电”组合方案会更有市场。

  三是“拼”耐心。市场竞争力靠保护是保护不出来的。只要中国车企有战略定力,坚持市场开放,强化科技创新,保持竞争优势。当抵制氛围消散,买卖行为终究会回到市场运行的正常轨道上,消费就会自发回归理性。

  现在回头看,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系车出口之所以在全世界范围内频繁“出圈”,除去其本身“节油省钱”“物美价廉”“性价比高”等优势之外,还在于日系车有打持久战的准备,用“坚持”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当年日系车输出单一产品不同,现在中国汽车出口输出是生活方式、潮流审美和个性标签,是更高维的存在,必将赢得更多的掌声。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生活周刊·汽车 A15正确应对“反补贴调查” 周伟力2023-10-12 2 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