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评论

让新国潮“入景入心”

杨博

本文字数:#article-word-count#

  穿汉服逛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人物”互动、在古风集市上买买买……在中秋、国庆假期期间,中国多地“国风古韵”打卡地受游客青睐,不少景区也顺应游客文化需求,邀请游客打卡“新国潮”。(10月1日中新社)

  “国风古韵”惊艳众多旅游目的地,彰显了各地别具魅力的文化生命力。国庆假期期间,上海东林寺景区、浙江宁波慈城古县城旅游景区、湖南株洲炎帝陵景区、河南灵宝函谷关景区、湖北襄阳古隆中景区等多家景区都对游客推出了穿汉服游园减免门票的活动。看景变“入景”,“出圈”又出彩——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历史古建、博物馆、文化街区等景区,民俗文化与城市空间、人文与景致融为一体。

  在江西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内,沉浸式剧目《万寿封神》演绎着朱熹与陆九渊“鹅湖之争”的故事。游人真切体验到“仿佛真的在和历史人物对话”的感受。从这类案例可以看到,文商旅融合已不像以往那样,仅仅聚焦于场景构造、复刻历史,而是更加注重精神文化享受,实现从“吃、住、游”向“品、享、赏”的转变。因此,跟上消费需求更新的潮流,发掘地域文化的独特个性,让新国潮“入景入心”,成为打开文商旅深度融合密码的金钥匙。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为城市生命力注入能量的同时,也为文旅治理带来了新的考验。譬如,要破解有限的城市空间与旅游产业不断发展的矛盾,避免衍生的旅游主题与旅游设施建设对文化遗产保护造成不良影响,克服不同旅游产品之间的同质化竞争。

  揆诸现实,破解文旅深度融合的难题,关键还在于创新,在于释放文化遗产那直指心灵的力量。因此,文旅企业需要深耕地域文化,努力在做深、做透、做精准上出精品。有人说,文旅企业要主动进入“颗粒度”竞争时代。此言颇有道理。文旅市场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细分赛道”。推动文化资源向旅游IP转化,充分保护原创产品和服务的知识产权,打造具有高辨识度的文旅品牌,将是一条必经之路。       (杨博)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评论 A6让新国潮“入景入心” 杨博2023-10-03 2 2023年10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