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聚焦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文静)进入9月,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近40家在美股、港股上市的互联网企业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悉数“登场”。今年第二季度,位于第一、第二梯队的互联网企业营收同比增长,不少更呈现双位数增长,多家互联网企业的净利润有大幅度增长。
记者梳理财报发现,广告、电商、增值服务等传统业务修复,稳住了企业基本盘。多家互联网企业纷纷披露,借助大模型、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跃升,务求推动TOB端,尤其云业务重回高速增长。
一二线平台营收增长恢复双位数
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尤其消费市场的回暖,加上二季度有如“6·18”等大促的助推,多家互联网平台的营收与净利润在第二季度表现“亮眼”。记者梳理发现,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美团、拼多多、快手、唯品会等,Q2营收同比去年同期增长达到双位数,分别为11%、14%、15%、33.4%、66%、27.9%、13.6%。
作为互联网重要“赛道”,本季度,电商平台不仅增收更增利。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这三家电商平台的净利润分别为343.3亿元、65.81亿元以及131.1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1%、50.39%以及47.34%。
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阿里营收达到2341.56亿元,同比增长14%,淘天集团营收1149.53亿元,同比增长12%;京东第二季度营收达到2879亿元,同比增长7.6%,京东零售营收2532.8亿元,同比增长4.85%。拼多多本季度的营收为523亿元,同比增长66%。
互联网广告市场“回暖” 推动平台营收增长
互联网广告一直是平台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第二季度,互联网广告投放呈现较大的放量。腾讯Q2财报披露,本季度,网络广告业务同比增长34%至250亿元,占总营收17%,去年同期为186.38亿元。对此,腾讯表示,“反映了视频号广告的强劲需求、我们的机器学习广告平台的不断优化,以及2022年第二季度的低基数效应。”数据显示,Q2视频号广告收入超过人民币30亿元。同样,百度Q2财报显示,本季度,百度在线营销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15.4%,在总收入中占比达62%。
至于近年流行的短视频平台,今年第二季度的广告业务相当突出。快手财报显示,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0.4%。
为云业务寻求新爆点
数字化浪潮下,云计算成为众多企业数字化的重要手段。记者梳理发现,在本季度财报中,大厂们均透露出大模型、AIGC的相关信息。与此同时,阿里、百度、腾讯等大厂,亦是将大模型、AIGC归属于云业务旗下,并作为吸引更多TOB端客户上云,或是升级换代的核心。
阿里在财报中指出,本季度,阿里云收入增长主要受到存储、网络和AI计算相关产品驱动。已在AI领域投资了十多年的百度,在Q2财报中表示,“作为经过AI调优的云基础设施,百度智能云为大模型训练提供强大的算力,并迅速扩展合作客户群”。百度高层表示,在未来几个季度将加大对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AI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