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书香节期间,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携新作《读史记,成大器》亮相广州,精彩的阅读分享会给羊城市民留下深刻印象。孩子为什么一定要读《史记》?读《史记》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什么帮助?孩子们通过影视剧了解历史,有哪些利弊?
近日,针对家长和孩子们关心的话题,王立群教授接受了本报的专访。作为文化学者,王立群博览群书,专攻研究,却也“萌”句频出,时不时冒出些“时髦”词汇。在《读史记,成大器》中,也经常会出现新鲜时尚的“年轻语言”。例如写舜的弟弟象害得舜不成功时,他写道:“象真是一位优秀的‘艺人’,一秒入戏。”此外还有“神操作”“甩锅”等词,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完全不觉得这是出自一位近80岁老人之口。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波
选取60个代表性人物故事
王立群教授因在“百家讲坛”讲《史记》家喻户晓,一讲就是10年。《读史记,成大器》这套书是王立群自2006年初登“百家讲坛”17年后,以57年学术功底,花费3年时间为孩子写作的《史记》读本。这是一套真正吃透《史记》精髓的名家读本,所有观点均为独立研究。
谈及为孩子们重写《史记》的初衷,王立群告诉记者:《史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但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对于这一民族瑰宝,很多人可能并没有读过,一来因为其为鸿篇巨制,读来需极有耐心,耗神费力,二来是因为古文言文难以理解,须辅之以白话文翻译。对于儿童来讲,读《史记》更是一项艰难的阅读工程了。
为此,王立群花了三年时间,选取了《史记》中有代表性的60个人物故事,故事的排序基本以主要人物在世的时间为序,以便读者对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先后位置形成大致的定位,避免形成人物的时序错位。在人物取舍上兼顾孩子的理解、人物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人物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帮助,同时兼顾每个故事详略得当。
可以说,这套书不是据《史记》中的某一篇进行翻译,而是广泛占有材料:将《史记》中相关编目的有关内容综合在一起,同时打通《史记》与《左传》《战国策》等书籍中的相关文献,相互印证,让孩子对真实的历史有更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阅读视角,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市场上很多图书只写人物的片段,而王立群教授则写人物的一生。比如写韩信就把韩信人生全部的重要时间节点,少年时如何穷困潦倒,怎么出道,怎么成名,怎么错失机会,最后关头又如何做了错误的决定,一直到后来被杀的全过程都讲了。
读“史”有助于孩子人格塑造
为什么孩子一定要读《史记》?王立群认为,应该让孩子们在小学、中学时期构建一整套的历史观,“孩子需要从小养成‘史’的概念,读历史对孩子的人格塑造也有很大的帮助。历史人物中,有的人物少年得志,有的人物大器晚成,有的人先成功后失败,有的人先失败后成功。孩子看到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一定会有所触动、影响。”
有人说,不读《史记》百三篇,阅尽群书也枉然。王立群教授表示,这些话似乎都有点言过其实,但也不是毫无道理,他说:“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已经融入了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骨髓中,我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然后把其中精华传递给今天的孩子,是无比重要的一件事情,让孩子知道怎么正视自己的这个血脉,然后自信地站在自己的土地上发声。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首先要诵读经典。对于经典,一定要给孩子多读、读好、读透,让好的内容留在孩子心里。《史记》浓缩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王立群看来,人们从小就应该养成学史的习惯,对于孩子来说,历史也并不“遥远”,“比如孩子上语文课,语文中有文学史,这就是历史的分支;再细分,有古代文学史、近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再继续分,有散文史、诗歌史、戏剧史、小说史等。此外,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有历史,所以,历史是了解人类、了解世界的重要学科史。”
对话王立群
那些人生跌宕,让我学习到“诚信”是做人的底线
广州日报:您为什么给这套书起名为《读史记,成大器》?
王立群:大器是大的胸怀、大的度量、大的人生目标。《史记》写出来之后,司马迁就是最成功的一个人。司马迁是两千多年前的人,可是到今天我们还在念叨他,还在读他的作品,这是千古留名,很多人是做不到的,但司马迁做到了,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成大器”的例子。《史记》中写的很多人都是青史留名的,很多人物因为司马迁把他们记录下来,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学这些人、考这些人、读这些人。不是说死后的陵墓多大,生前的官位多高,那都没用,默默无闻的人太多了,当肉身死亡之后,那么剩下来的就是你的功业,对后世还有什么作用,如果这个也消失了,这个人就彻底死亡了,否则的话,你还活在后人心中,这就是“成大器”的含义。
广州日报:司马迁的《史记》是一本浩瀚巨著,您从其中选取了60个精华故事写成了这套书,遴选故事的标准是什么呢?
王立群:有这样几个标准,首先是选择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有名的那些历史人物,比如秦始皇、项羽、刘邦。此外,考虑到是孩子们读,不容易理解《史记》的意思,需要给孩子们一个研读的视角、评价的视角。这个视角很重要,如果仅仅把《史记》的内容翻译一下给孩子们读,他们读完就很茫然,不知道应该怎么评价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甚至可能会理解错误。所以,孩子在读《史记》的时候,是需要给孩子一套评判的价值体系,而我给孩子们的是一个最基本的解读方式,在每一篇故事的后面我都有写。
广州日报:最近讲述商周时期历史故事的电影《封神》异常火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影视剧了解历史,您认为有什么利弊?
王立群:历史是过去的今天,而现在是昨天的延续。历史无法阻隔,了解历史,就可以了解过去,从而了解人和人性,这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通过影视剧来了解历史,这是十分不可取的,因为其中有很多戏说的成分,或者说是虚假的成分。
我在《百家讲坛》讲历史,就是为了尽量还原历史,真实再现当时的场景。现在的年轻人想了解历史,最好的办法还是看《史记》这样的史书。
广州日报:您个人经历相当坎坷,读史对您的人生之路有哪些影响,能谈谈其中的感受吗?
王立群:我的两次升学都受到了“出身”的影响。小学升初中,辍学;高中考大学,辍学。恢复高考那年我32岁,超过规定的报考年龄30岁。当时有两种选择,一是隐瞒真实年龄去考试;二是遵守规则放弃考试。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我担心万一这个谎言被查出来,考上以后又遭到学校清退,多丢人呀!研读浩瀚历史,历史人物经历的那些人生跌宕,让我学习到“诚信”这个做人的底线。后来仅过了一年,政策就变得对我有利了,1978年开始招研究生没有年龄限制,我复习了一年后于1979年考上了研究生,跳过了本科这个阶段,正是因为“诚实”,我比那些早一年考上大学的人还节省了时间。
最好的读史方式是家长亲子伴读
目前,市场上给孩子阅读的历史题材图书汗牛充栋,我们究竟该如何为孩子挑选好书,又该如何阅读呢?
王立群教授就此表示:“必须给孩子们一套评判体系,加以正确引导。虽然我一直发愿让《史记》走进孩子的世界,但给孩子们提供一套适合他们阅读的《史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司马迁写作《史记》到今天,已有两千多年,语言、地名、官职、制度等都发生了变化。对孩子而言,让他们去阅读《史记》原文,困难重重,是不现实的。”
王立群教授举例说,司马迁写游侠、刺客,目的不是教人杀人,而是歌颂守信重诺的精神,对这类问题必须讲清,不能只讲惊心动魄的故事,而缺少正确的引导,否则会让人误入歧途,“当然,这种指导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提醒孩子们思考。有的需要斩钉截铁,该批判就批判,该歌颂就歌颂,有的只需要稍加引导,点到为止。比如司马迁写变法有功、强国富民的商鞅时,评价他‘刻薄少恩’,实际是詈骂推行严刑酷法者,不得人心。总之,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指导性是我写作这套书坚持并认真努力的方向。”
王立群教授还非常强调《读史记,成大器》的文学性,他认为《史记》既是一部史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著作,所以,不能在给孩子读时就不注意原作的文学性,“市面上流传的很多少儿版本的《史记》,基本上就是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把《史记》的片段拿出来,直白地翻译一下,完全失去了《史记》的文学性;另一种模式是给孩子讲一些《史记》故事,这两种模式,其实会给孩子造成误导。”
那么《读史记,成大器》适合多大的孩子阅读呢?王立群教授表示因人而异。“有的小朋友在上小学前就认字很多,那上学前就可以读,有的小朋友上小学一年级后认字不多,那就可以让家长平常给他们读,讲讲书里的故事就很好。其实最好的阅读方式是家长给孩子伴读,因为孩子小,可能自制能力弱一点,伴读就可以弥补这一个缺点。另外,孩子看完故事和我对故事的评价,可能会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和家长交流。孩子年龄越小,伴读就越重要,家长不要完全大撒把。读书是孩子的事,也是家长的事,如果家长能够采用伴读的方式,我相信孩子的将来会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