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
百名记者蹲点社区
本系列报道设立读者反馈邮箱(地址:gzzh100@126.com),欢迎提供线索和建议意见。
文、图/信息时报记者黄林宜
“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我很爱你……”在广州从化区街口街东成社区中华路一巷17号,一首吉他弹唱在这闹市一角响起。记者到店走访时,老板孙鉴文抱着他的吉他,在德步理发店里轻声弹唱。在人来人往的中华路,这家店自1989年开业至今,已走过34年时光。
孙鉴文出生于1966年,幼时父亲早逝,兄弟姐妹众多,家境贫寒。“当时农村家庭怎么谋生?无非种田、养猪……但我从小就不喜欢种田。”孙鉴文告诉记者,20岁左右,他正为做什么营生发愁时,有一天,他在村里遇到一位七旬老人,用扁担挑着理发工具,走村串巷为街坊理发。“我看他年纪这么大,还有一技之长谋生,当时就萌生了学理发的想法。”
21岁左右,孙鉴文无意间发现广州市区有一个理发培训班,他卖了家里的一头小猪,攒钱去参加培训,每天学习洗发、剪发等技术。培训期间,理发老师便带着学员们到广州市儿童医院免费为病人理发,锻炼理发技术。在这个培训班,孙鉴文除了学会理发,还结识了李细兰,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
1989年,孙鉴文在从化区街口街荔香村开了德步理发店。20世纪90年代是各种发型百花齐放的“黄金年代”。孙鉴文回忆道,最初美发经验不足,也没有假发做练习,他就用芒草扫把练习卷发技术,“虽然芒草跟真人的头发不一样,但是做烫发卷杠练习的效果却很好,我慢慢就熟练了。”
记者看到,德步理发店时钟下贴着一张红纸,“理发 剪发13元”“染黑发38元以上”,价位极其亲民。“90年代很多人来理发,我们每天早上八九点开门,一直剪到夜里11点。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来我们这种老店,都是周边的老街坊帮衬。”说起理发店的变迁发展,孙鉴文有些感慨。
记者还注意到,德步理发店的招牌上还写着“尤克里里、吉他、葫芦丝、口琴、小提琴等乐器教学”的字样。据孙鉴文介绍,闲暇时候,他便自学尤克里里、吉他等乐器,在店里练习,曾经也做过六七年的乐器教练。“年轻时工作太忙了,生活不能只剩下工作,身心健康也非常重要。”孙鉴文说,他年轻时还喜欢旅游,当背包客,有时候一时兴起拎包就走,还尝试去横店跑龙套,体验生活。
“平时没有客人的时候我就在店里打打太极,还结识了一群‘拳友’,大家一起强身健体。”李细兰告诉记者,她有位“拳友”是从化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在她的引导下,近年来,李细兰多次参加志愿活动,到工疗站等公益机构为老人和困难群众免费理发,用自己的专业为需要帮助的人带去生活上的便利。
时光荏苒,小小的德步理发店倾注了孙鉴文和李细兰两个人的心血,他们剪过的头发已不计其数,客人也由满头青丝变为白发苍苍。在推推剪剪中,他们践行着自己的生活哲学:不只为生活而生活,更为热爱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