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一通电话告诉在老家工作的发小,我准备带爱人和女儿回家住上两三天,他愉快地说自己也休几天假,回家陪伴父母顺带陪一陪我。
早晨和傍晚这两个清凉时段,发小就约我在村子里四周转悠一番:我们曾经一起读小学的学校旧址,过去一起戏水消暑摸鱼摸虾的那一方泥塘,山坳里那依然清甜的水井,大垅里随处可闻的浓郁的稻穗香……连续闲逛了三回,有乡邻忍不住好奇追问我们:“你们这是在找什么吗?”发小乐呵呵地说:“我俩在找小时候的自己。”邻居显然有些惊讶,但很快跟着我们一起大笑了起来。
找过去的自己,这该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呢。
在现代人眼里,乡愁总是和距离有关,乡愁在多年前是那一张张的邮票,现如今可以是手机里一张简约的电子高铁票。回到生你养你的地方,喝到记忆里那口井水,辣到熟悉的那丝滋味,和父母姊妹叙叙家常,与同学发小说说过去,年少时的自己仿佛清晰明朗地被找寻回来。想念不如相见,孝顺父母、亲爱姊妹、友善近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常回家看看,是率真而为的,也是朴实无华的。
我的父母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但他们时常会和我说,在外千万不能丢了自己,要保持好做人做事的本分。我理解,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良知,这是立身之本。芸芸众生之中,不可丢弃的东西有许许多多,比如人的善心、爱心、天真、活泼、幽默、纯粹、精进,再比如好奇心、有趣心、淡泊心、敬畏心……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立世处事之本,应该尽可能地一辈子去踏踏实实做到。
找寻年少时的自己,多少带有一些浪漫的情调。回到村落里,除了你来我往和各种相聚之外,静下心思来,你还可以有更多温暖的收获。
听,那忘不了的乡音,老奶奶婶婶们喊着连我自己都快不记得的小名,树上鸟鸣和田野虫声此起彼落,不知哪家庭院传来声声狗吠,竟然也是如此般悦耳;看,那晨曦里从山脚下徐徐升腾起来的袅袅炊烟;读,那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在老家待个三两天,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就会更加强烈。“闲来无事立村头,岁月无忧也无愁。”于是,在这样一种心旷神怡的心境里,发现离开家乡很久的那个自己就好像从来没有走出过这里一样。
在每个游子心中,城市和乡村,一边是工作生活的万马奔腾,一边是生命本源的返璞归真,不能忘记自己是谁,不可随意丢落自我。
(龙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