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本版
  • 往期
  • 分享
  • 客户端
八月 2023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第A11版:博览周刊·阅读

感受大学里的时代脉搏

陈平原:我在中大完成“蜕变”

孙珺

本文字数:#article-word-count#

陈平原

  8月18日,中山大学出版社在南国书香节举办了“大学如何追忆——《怀想中大(增订版)》阅读分享会”。陈平原教授在现场真诚分享了他的大学时光,坦言他的20世纪80年代的记忆是由两个大学构成的,前半部分是中山大学,后半部分是北京大学。

  陈平原教授在中山大学中文系完成本科、硕士研究生学业后,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在北大中文系任教,现为北京大学教授。

  《怀想中大(增订版)》是陈平原教授撰写的随笔集,为庆贺中山大学百年校庆特别刊印。本书共四部分。第一辑“时代记忆”,是作者作为一名七七级大学生,回忆当年的恢复高考和考学的经历。第二辑“我的大学”,讲述在中大康乐园学习、办报以及精神蜕变的校园故事。第三辑“师友情谊”题目显豁,也是作者最为用力的部分,作者回忆了与黄海章、吴宏聪、陈则光、饶鸿竞等几位恩师的往来与趣事。第四辑“校园文化”主要收录作者在中大的演讲和与中大相关的文章,对中大的发展寄予厚望。无论是中大学子还是其他读者都能从书中感受到大学的时代脉搏和历史潮流。

  中大的黄天骥先生曾给他写过一幅字,把他和妻子、北大中文系教授夏晓虹教授的名字都嵌在里面,让他很感动:“平原跃马任扬鞭,万里江山欲占先。忽睹青峦分曙色,晓虹彩绕碧云天。”

  “中大七年,不仅长学识,而且养性情。我日后到北大念博士,主要业绩确实是在燕园取得的。但我多次提及,我的精神蜕变是在中大完成的。记得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一专访中写道我初到北大有点自卑,在未名湖边徘徊。那时我在国外,妻子替我审稿,将这一段一笔勾去,说,‘你不晓得,他进北大气很壮,一点都不自卑。’那种底气,是在康乐园养成的。”陈平原说。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珺)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博览周刊·阅读 A11陈平原:我在中大完成“蜕变” 孙珺2023-08-21 2 2023年08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