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本版
  • 往期
  • 分享
  • 客户端
八月 2023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第A3版:致敬中国医师

医师节当天他们完成空中“生命接力”

任珊珊

本文字数:#article-word-count#

患者转运现场

  8月19日下午4时15分,一架医疗救援直升机搭载着ECMO循环支持下的缺血性心肌病重症患者郑叔(化名),从汕尾飞抵位于广州海珠区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南院区。在临时停机坪等候多时的该院心血管外科和重症监护团队医务人员,迅速为患者连接转运呼吸机,连同ECMO快速送达ICU进行救治。恰逢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医务人员如往常一样奋战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为自己送上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 实习生何慧琳 通讯员林泽锋、刘文琴、黄睿、程颖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钰舜 实习生陈烁旬

  59岁的患者郑叔三天前在粤东的家中突发晕厥,1分钟后自行苏醒,被诊断为严重的缺血性心肌病。在当地医院治疗期间,郑叔恶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药物控制效果差。

  十多次的电除颤让郑叔苦不堪言。当地医院随即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外科郑俊猛教授团队求助,郑俊猛教授评估后,认为该患者发生了凶险的心脏“电风暴”,随时都有猝死的风险。

  在郑叔就近转诊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院区后,持续“电风暴”发作,抢救团队为郑叔除颤13次,心率一度降至27次/分。郑俊猛教授立即从广州的院本部赴深汕院区进行指导抢救。在获得床边紧急ECMO(体外膜肺氧合)循环支持后,郑叔生命体征恢复稳定,暂时脱离险境。但是,患者随时有猝死的风险。

  空中飞行一小时 患者问“到了吗”

  为寻求生存机会,郑叔的家属强烈要求将他转送至具有心脏移植与人工心脏植入资质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本部救治。“从汕尾到广州单程路途为280公里,没有塞车的情况下,急救车转运需4小时,但ECMO及呼吸机需要氧气支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外科王萌副主任医师介绍,长时间的转运途中,一旦患者心脏“电风暴”再次发作,抢救难度极大。

  经两院区心血管外科医疗团队协商,决定通过ECMO空中转运的方式完成转送,空中飞行时间大约1小时10分钟。两院区心血管外科团队和重症监护团队连夜积极研讨救治方案,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提前做好紧急预案,并由该院梁石副主任医师及体外循环师王林利承担随机转运任务,以确保空中救援的顺利进行。

  8月19日15时30分,直升机从汕尾起飞,并于16时15分降落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

  梁石介绍,在转运的过程中,医疗小组给郑叔用上了镇静剂药物,让他安稳地睡一觉。不过,抵达前,随着药效减退,他苏醒了,问医务人员:“到广州了吗?”直升机降落时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血压泵一度被撞到,但医护人员立即采取手摇泵的方式确保机器正常运转。

  患者下一步需移植心脏或人工心

  郑俊猛表示,鉴于郑叔病情严重,转运到广州后需要移植心脏或人工心脏,医疗团队将全力以赴开展后续治疗。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刘超介绍,本次“紧急空中生命救援”不仅是粤东首例ECMO航空转运,也是该院两院区首次开展空中转运案例。这也是自2018年该院与北京阜外医院共同开启国内空中ECMO救援以来,又一次开辟区域内新的“空中生命线”。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古小红表示,这场“生命接力”诠释了逸仙情怀与医者担当,是今年医师节“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主题的生动注脚,也标志着该院在构建汕尾地区急危重症患者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致敬中国医师 A3医师节当天他们完成空中“生命接力” 任珊珊2023-08-20 2 2023年08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