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观演“强实名”还要“硬配套”

高一萌

  近日,TFBOYS演唱会官宣,万千粉丝再次加入抢票队伍。据购票平台消息,本次演唱会不支持选座,要求实名制观演,平台不支持转赠与转售,入场需要人脸、证件、票面信息相匹配。(7月27日中国新闻网)

  越来越多演唱会选择“强实名”,或可谓人心所向。毕竟,有演出的地方总有囤积居奇、低买高卖的“黄牛”,千元内的门票被炒到上万元是家常便饭,许多歌迷不得不痛下血本,“为爱埋单”。此项规定一经发布,“黄牛”囤积和抛售门票的难度由之大大增加,似乎成了演出方携手歌迷,打击“黄牛”的一次初步胜利。然而,实名制观演真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难题吗?

  “物生有两,皆有陪贰。”演唱会门票不支持转售,一方面拦截了倒卖的“黄牛”,另一方面也拦截了因突发状况无法观演、只得转让门票的观众。演出门票形式再千变万化,本质上仍是流通商品,一张门票价格不菲却不包含任何售后服务,就好比网购商品不支持以任何理由退货、飞机票和火车票不允许退票或改签,消费者只能眼看着票券在自己手中沦为废纸,着实是有苦说不出。“强实名”本是为了限制倒卖,但可能让部分消费者蒙受损失,实乃顾此失彼、本末倒置。

  再者,实名制观演间接为“黄牛”铺就了另一条财路。囤票抛售、低买高卖的办法行不通,“黄牛”就会转而求诸“代拍”等手段炒高价格。部分黄牛还会勾结演出方,倒卖“内部邀请函”等特殊类型票券,以各种手段继续攫取利润。如此一来,在新规的禁令之下,“黄牛”们只是转移了“战场”,恶意炒作、牟取暴利涛声依旧。

  演出方作为售票规则的制定者,当如何补好规则漏洞?其一,要“通人情”。禁止门票转让,让手持门票因意外无法观演的歌迷进退两难,岂是长久之计?在关闭转让之“窗”的同时,不妨开启退票之“门”,把自由选择权交还消费者。其二,还要“明法理”。无论是囤积倒卖,还是代为抢票,都涉嫌踩踏法律红线。应进一步加强监管,严守正当经营底线,不可姑息“黄牛”逐利,更不可与其串通谋利、推波助澜。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强实名”暴露诸多规则弊端,恰恰为演出方提供了反思和改进的契机。唯有正视、重视背后存在的问题,不断听取公众意见、逐步完善购票机制、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才能用诚意打动观众,让观众既能“为爱埋单”,也能欣然“赴约”。 (高一萌)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
   第A4版:评论
   第A5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6版: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都市新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广东
   第A12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13版:深度
   第A14版:体育
   第A15版:博览周刊·阅读
   第A16版:博览周刊·诗意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坚持美美与共 共护文化之美
角色互换,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对研学热要冷思考
稳步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老综考古”,乐趣何在?
观演“强实名”还要“硬配套”
“拒绝游客避雨”景区当反思
别让“薅员工羊毛”成理所当然
“规范艺考培训”维护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