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祁门古桥

  江南水乡,许多地方都有石桥。扬州二十四桥、西湖断桥、苏杭石桥多如莲蓬浮于水面,虽然现代都市高楼林立,石桥依然是城市的背景和底色。远离城市的乡村,石桥则更多,这些石桥重实用性,主要功能是交通通道,兼顾观赏性。河面横亘一座石桥,当地的人情味就凸显出来,房屋在石桥的映衬下,即便是匆匆过客,也不免驻足,站在桥上看风景,似曾相识的暖意涌上心头。

  从我住进祁门开始,目光穿过窗外柳荫,越过低矮的平房,总能看见两座五孔石桥。每日黎明时分,天将明未明之际,拉开窗帘,清雾迷蒙的河面,倒影稀疏的灯光。两座石桥影影绰绰,像两个不期而遇的梦游者,迷迷糊糊地望着对方,分不清谁是梦里梦外。柳荫一点点绿出色彩,晨曦一层层亮起来,河面铺上一片没有焦点的波光,这微弱的光,顷刻便点燃小城浓浓的烟火。

  雾气散去,晨练的人们和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带动了河街两岸的律动。阊江如一张九福宣纸,浓墨重彩的旭日着墨纸上,粼粼光辉掩饰参差不齐的楼房。两座石桥,像是两支蘸满五彩颜料的画笔,抒写小城的特色与风韵。不过此时,时间定格了一会儿,画笔横架两岸,思考着线条和人物故事的走向。

  小城历史长。祁门建县于唐朝,是安徽省的南大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势,高山密林,盛产茶叶,尤以“祁红”著名。百溪汇聚阊江,江水穿城而过,“平政”“仁济”两桥并列,为小县城大动脉,古朴坚凝,横卧江面,与凤凰山挺直耸立的文峰塔遥相呼应,在翠绿底色的衬托下,构建着祁门历史的平面与立体。《中国名胜词典》赞:“两桥横陈江上,宛如双虹垂地,光彩四射。”

  城垣上,长长的香樟树组成一道蓬勃的“绿墙”。城垣下,一江悠悠碧水,倒影两岸人家,欢歌笑语和隐隐心事,丰富了江水的味道。江边垂直的墙体,生长一些爬山虎和龙须草,甚至有构树在缝隙里长大,枝叶伸逸到江面,营造一处水光泛滥的幽静意境。浑圆的桥孔,一半在水上,一半在水面,实与虚,完美而圆满,这意外的美感,最能打动人心。我时常见到一位大哥在桥下垂钓,不分昼夜。有时候,桥上风雨交加,大哥依然安静地坐在桥下,挽着裤脚,心思只在那一线,躲雨的蜻蜓在鱼竿停留许久,他视而不见。

  记得那年,我和她通宵达旦坐在阊江桥下,星空异常璀璨,江中渔火点点。打鱼的皮划艇,哗哗划动水面,搅动一江星空与灯火。火车在夜色中的群山驶过,一长串明亮的车窗犹如一串夜明珠滑过。我们都以为爱情会像狂欢的星空一样永恒,却不想,它不过是一片浮光掠影。

  我偏爱城市的桥,特别是古桥,所以,无论白天夜晚,当我推开窗户,最先映入眼帘的,还是这两座石桥。又是一个夜晚,天上的明月与江中的水月交相呼应,共同照亮莞尔小城。捣衣声掀起的涟漪,摇动一江灯火,沉静的江水桥影幢幢,缓缓淌过翻板坝,似竹篁深处飘来的一曲悠远的音乐。江桥明月夜,暖风起笙箫。轻柔的晚风吹过双桥十孔,笛声缥缈清悠,周遭的一切,在这美好的夜色里,变得开阔起来。

  (谢光明)

 
     标题导航
农讲所纪念馆“小文物·大时代”第二季暨“所得·所见”项目启动~~~
“向美而行”2023年广州市公共文化产品配送服务活动启动~~~
~~~
~~~
~~~
~~~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4版:要闻
   第A5版:要闻
   第A6版:都市新闻
   第A7版:文化·闲情
   第A8版:体育
   第T1版:高见启示录
   第T2版:高见启示录
   第T3版:高见启示录
   第T4版:高见启示录
   第T5版:高见启示录
   第T6版:高见启示录
   第T8版:高见启示录
   第T9版:高见启示录
   第T10版:高见启示录
   第T11版:高见启示录
打造“征藏+传播”新模式
“配送非遗”线上可点单
恰到好处的赞美
养一畦韭花白
祁门古桥
名家名句
分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