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的五一、端午假期,再加上暑期等消费旺季的接踵而至,激发了消费潜力释放,也让资本的目光更密切注视着零售市场的表现。据统计数据,2023年上半年,新消费领域共发生218起投融资事件。而新锐品牌在资本注入后多选择急速进行门店拓展,激发了零售市场的选址拓店租赁需求,据悉,今年以来零售品牌对租赁问询量有所回升。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丽琴
上半年获投品牌超四成有线下拓店计划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发生在天使轮和A轮的融资交易占比达77%,且过半数交易的投资金额在3000万元以内,显示出新消费品牌融资轮次与金额分布的高集中度。不过,新消费领域仍有35笔过亿元的融资交易,主要集中在食品、美妆个护、餐饮赛道的头部项目。
新锐品牌在资本注入后多选择急速进行门店拓展,以迅速抢占市场、实现规模化运营。此外,线上获客成本的提高以及线下烟火气的回归也在推动新消费品牌向线下渗透,通过下沉拓店触达更多目标客户。从上半年获投品牌的渠道分布数据来看,70余家品牌已开设线下门店,占总获投品牌数量的33%,融资金额达69.5亿元。预计另有11%的获投品牌未来亦将布局线下门店,涉及融资金额22.3亿元,意味着零售市场将迎来这些品牌的选址拓店需求。
从数据对比来看,上半年新消费投融资数量有所减少。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新消费投融资数量和金额出现短暂波动,但新消费品牌正在向真需求、小切口发展,持续深耕细分领域,行业投入更多的是理性的回归。
餐饮个护细分赛道拓店迅猛
可以看到,2023年上半年,餐饮赛道共发生64起融资事件,获得投资总金额约40.5亿元,占融资总额的28%,是新消费中最吸金的赛道。在追求健康及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背景下,主打健康牌成为餐饮品牌突围而出、获得资本青睐的密码,这些品牌往往将目光投向社区商铺以及社区配套型商业。比如,与健康捆绑的现制酸奶品牌正在线下疯狂成长。某知名现制酸奶品牌的全国门店总数由今年3月的500家迅速扩张至目前的1218家,覆盖190余个城市。与此同时,小门店的连锁餐饮品牌也受到了资本的青睐。上半年,共有13个快餐品牌获得融资,占餐饮赛道的20.3%,主要为炸串店、卤味店、粉面店等平均门店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下的小门店。
“颜值经济”驱动
个护领域线下布局
悦己需求下,“颜值经济”成为消费的重要驱动力,促进个护医美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资本也向更高层级的护理需求迁移。2023年上半年,国内个护领域获得投资总金额约12.9亿元,占融资总额的10%。超七成获投品牌已开设线下门店,主要集中在医美和头部护理品牌。值得一提的是,“脱发焦虑”下,头部护理细分市场迎来迅猛发展,品牌定位和空间布局日趋精准。
宠物板块
线下拓展趋势明显
宠物经济在经历了2018年和2021年两次投融资热潮之后,整体融资规模有所回落。2023年上半年,宠物领域共获得投资总金额约6.8亿元,资本正有方向性地聚焦于某些小品类。例如,智能宠物设备、功能性宠物食品、宠物殡葬服务等均受到了资本的关注。其中,资本较为青睐的宠物用品板块短期内线上化趋势明显,主要是因为上半年获得融资的多为初创品牌,通过线上渠道更有利于打开市场,其中能够突围的品牌预计将进入线下渠道扩大规模。
专家分析
今年以来,零售地产市场品牌租赁问询量有所回升,但传导至市场信心的全面修复尚需时日。长期来看,消费市场的潜力依旧巨大。对于下半年商业市场的发展,仲量联行华北区研究部董事纪明表示,资本的持续入局推动大批品牌加速崛起和线下扩张。而投资情绪的短暂波动不会改变细分领域及品牌的固有价值。专注细小切口,单点突破探寻消费者需求,正成为品牌突围的关键。新消费品牌将在需求的推动下深耕细作,并在资本的加持下更多地走向线下,为实体商业注入新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