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长安三万里》再现大唐群星闪耀时

孩子们跟着电影诵起唐诗

高适(右)与杜甫(《长安三万里》海报)
老年高适(《长安三万里》剧照)
《长安三万里》海报

  7月8日,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正式上映。有观众赞,这是“一部真正体现文化传承的电影”“满足了观众对大唐的全部想象”。昨日,豆瓣开分,《长安三万里》拿下8分的高分。

  《长安三万里》以唐朝为背景,另辟蹊径地选择以边塞诗人高适的视角出发,通过回忆与李白跨越数十载的友情故事,以及在大唐盛世下熠熠生辉的众诗人,追逐理想、希望实现报国愿景的壮美篇章,呈现出一幅由唐诗浸染的绚烂画卷,展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浪漫情怀。

  而在银幕之外,由电影所引申的文化现象也引发观众热议。历史上高适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与李白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片中频频出现的诗板、曲江宴、行卷等名词,又藏着怎样的“知识点”?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岸

  观影现场 在诗声中红了眼眶

  上映以来,《长安三万里》获得观众高频点赞,豆瓣开分高达8分。公映首日,广州的上座率达到27.1%,在新片当中仅次于《八角笼中》。院线人士表示,该片的主力受众依然是年轻群体,也有不少家长带着放暑假的小孩前来观影,其中小学生不在少数。

  “想带孩子来接受一下诗词教育。”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观众纷纷表示,唐诗、传统文化等文化元素,是吸引自己买票的原因。

  据统计,《长安三万里》全片共出现48首唐诗。高适的《别董大》《燕歌行》,李白的《将进酒》《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行路难·其一》《子夜吴歌·秋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春晓》,王维的《相思》《陇头吟》等,另外还有杜甫的《望岳》,崔颢的《黄鹤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西鄙人的《哥舒歌》……影片用视觉化的方式重现经典,让诗词跨越千年与当代观众达成共鸣。

  记者在广州万达影城的观影现场看到,当银幕上熟悉的诗句响起,观众席里的孩子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小声诵读。有家长表示,自己专程带着孩子前往观影,“他们或许不能完全理解故事,但一定能更为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而《将进酒》等诗词戏份,也打动了不少成年观众。呈现这首诗时,李白与友人岑夫子、丹丘生等人驾白鹤飞入无人仙境,穿梭于九天星河,“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文字魅力用动画的视觉效果得以呈现,令观众十分惊艳,“很感动,很喜欢,在诗声中红了眼眶,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诗情浪漫。”“这场戏,满足了自己对于盛唐‘浪漫主义’的全部想象。”也有古诗词爱好者表示,“在大唐,人人都能作诗,文化兴盛,令人心驰神往。”

  片中历史 构建一幅生动的大唐众生相

  唐代另类诗人高适的豪华“朋友圈”

  除了唐诗,影片还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大唐众生相。一众文人墨客、历史名流,在片中经常同框、聚会。“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还有“饮中八仙歌”中的贺知章、张旭、崔宗之,与高适齐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岑参,书法大家李邕,李白的至交好友丹丘生以及“唐代乐圣”李龟年,这些熟悉而又遥远的名人,带观众梦回千年前群星闪耀的璀璨时代。此外,还有哥舒翰、郭子仪,玉真公主等历史名人也在片中轮番登场,不少观众惊呼,这“朋友圈”也太豪华了。

  “那些教科书上的黑白画像,此刻都变得鲜活、浪漫、跨越了时间与我们交流。”有观众说。

  主创团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把历史中这么多有名的角色、事件都串联在一起并非易事,这其中需要有一个中轴线。整部片子的主题就是众诗人不懈地追求理想,这是最核心想要表达的价值观。

  影片以高适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虽然他的知名度不如李白、王维等,但历史上的高适,在灿若繁星的唐代诗人里可谓另类。“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旧唐书》如是说。整个大唐,诗人封侯的只有高适。

  高适出身渤海高氏,家族世居洛阳。影片中,他常被唤作“高三十五”,这是他在家族里的排行。其父高崇文曾任韶州(今广东韶关)长史,因此高适少年时到过岭南。他的祖父高侃,是唐高宗时的名将,曾生擒突厥车鼻可汗,后来官至安东都护。

  高适大器晚成,高龄入仕。50岁之前,他是一介潦倒书生,渴求功名而不得;50岁之后,屡受重用。身为诗人,高适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被称为唐朝边塞诗“四大诗人”。其中最知名的作品之一是《别董大》,那句著名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就出自于他。

  高适有没有救李白?

  故事设计有诸多演绎

  对于高适,制作团队是以怎样的理念进行设计的?影片热映时,该片导演谢君伟、邹靖以及制片人宋依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进行了揭秘。

  片中,高适的角色被设定为从小识字困难,并有轻微口吃,这样设计的依据在哪里?主创表示,高适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年轻时也许遇到了不少困难,影片用“读书困难”和“口吃”的方式去展现高适的困境,以及他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

  另据记载,李白和高适是在40岁后相识。而片中他俩在青年时就相识。对此,主创团队表示,杜甫写过一首诗“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他们在类似年纪去过同一地域,根据这些细节进行了推测,他们会不会年少时就认识,所以才能在中年时候做到“秋共被”。

  至于最后是高适恳请郭子仪救了李白,主创认为,历史上曾有高适拒绝李白求救的说法,但影片是在李白被救的基础史实上,基于电影中高适李白的关系和各自的人物性格,设置了这个情节。电影里高适是稳重的、有情有义的,他不会对李白见死不救,他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救李白。

  文化小课堂

  除了唐诗之外,影片还出现了不少唐朝的文化元素,这其中也藏了不少知识点。

  “曲江宴”:历史上,进士中榜后,宴乐于曲江亭,称“曲江宴”。曲江宴是以游宴形式,一边观赏曲江边的烟水明媚,春花烂漫,一边品尝宫廷御宴佳肴美味。皇帝也会参加。宴席间,皇帝、王公大臣及与宴者一起游走,所以“曲江宴”也叫曲江游宴。

  “诗板”:片中,李白在黄鹤楼喝完酒后诗兴大发,随即要在诗板上题诗。据悉,自唐朝开始,题诗壁上蔚然成风。一些寺院、驿站、馆舍等场所,往往会有意留出一些墙壁、有的甚至专门设有诗壁,或者诗板、诗牌,供来往旅客题诗。

  “行卷”:唐代参加科举的考生,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争取名次,多将自己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送呈有地位者,以求推荐。

  “叉手礼”:叉手礼是我国古代打招呼的礼仪。这种行礼方式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使用,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行的一种礼,以示尊敬。《事林广记》中记载:“凡是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握右手拇指,而左手小指需朝着右手腕,左手大拇指朝上,右手四指皆笔直,如右手掩住其胸,收不可太着胸,需稍离二到三寸左右,此乃才为叉手法”。

  “相扑”:影片中,高适与李白之间进行了三次“相扑”,对于这个设计,导演邹靖表示,“唐代的社会风气是非常尚武的,相扑是当时流行的运动形式。他们一生中有三次相扑,从青年的朝气蓬勃到中年的历尽沧桑,身体也许衰败了但精神还在,我们想营造一种跨越时间的精神传递。”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
   第A3版: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第A4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5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都市新闻
   第A9版:理论周刊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广东
   第A12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13版:深度
   第A14版:体育
   第A15版:博览周刊·诗意
   第A16版:博览周刊·阅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孩子们跟着电影诵起唐诗
动画李白参考的是唐俑
广东海事局大型巡逻船码头工程项目海域使用公示
广州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
分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