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鹂
·策展人、制片人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常务办公室副秘书长
·广州数字纪实视听产业园(豆园DOC.PARK)创始人
见到张鹂时,她正在跟同事开会,一身干练又不失优雅的装束,神采奕奕。采访当天正是她女儿中考的第一天,记者问道,选在这天采访是否不方便。她莞尔一笑,“不会呀,我和孩子各自安好!”
见证纪录片节飞速发展
话题由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以下简称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展开。这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纪录片专业节展,经过逾20年的辛勤耕耘,已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年度文化盛事。
张鹂是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常务办公室副秘书长,2012年,她第一次接手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整体运营统筹工作。为了吸取更多经验,她把国际电影节执行官的访谈调来看了个遍,学完之后她却心生疑惑:国外的模式真的适合我们吗?“我们必须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学会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在她看来,作为国内首个引进方案预售国际模式的节展,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应该帮助纪录片人积极改变讲故事的方式,用国际语言,展现真实的中国形象。
2016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开启了“中国故事”提案大会,通过引进优秀国际方案,促进国际联合制作,实现国内和国际纪录片各个环节的资源共享。帮助中国纪录片提案获得国家联合融资和引荐机会,推动“中国故事”走向国际市场。近年口碑佳作《棒!少年》《中国梵高》等,都曾获过“中国故事”最佳提案。
来的人与作品越来越多,“朋友圈”越扩越大。从最早组委会一家家敲开各家纪录片机构、电视台的大门,到来自欧洲、北美等地区的国际代表团,纷纷带着资金、资源、提案主动联系参加;从第一年接手时仅收到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1488部纪录片报名,到2022年共征集到来自125个国家和地区的3670部纪录片参评参展,创下历史纪录。张鹂自豪地说,自己见证了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飞速发展, “每年我们加印的手册总是不够,我加倍去印还是不够。人数远远超出预估。”
笑着去面对,自然就顺了
成功的背后,是不断的坚持。
坚持的动力来自哪里?一是源于热爱。学生时代的张鹂喜欢看书写文章,最大的理想是成为记者。后来她发现,除了文字,还可以通过影像去表达。这也坚定了她在创业阶段另辟蹊径选择了纪录片。“当时身边几乎没人支持,他们说,张鹂你做什么不好,干吗要去做纪录片?” 但张鹂却觉得,无论是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选择你想要的,就会有坚持下去的动力,“我相信吸引力法则,当你笑着去面对,很多事情就顺了”。
2020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的纪录片大师弗雷德里克·怀斯曼经典之作《廉价公屋》,在“金红棉影展”进行展映。三个多小时的放映无人离场。“那时候还处于疫情时期,国际物流非常艰难,怀斯曼老爷子把他16毫米的胶片漂洋过海寄来广州,我们都提心吊胆。好不容易收到了,在广州清关又清了好久,又发现没有适合的放映机,我们掘地三尺去找……”“是一群真正热爱纪录片的人共同促成了这个美丽的夜晚!”张鹂如今回忆起来仍沉醉其中。
坚持的路上还需要有“同路人”相伴。在纪录片行业深耕十余年,张鹂一度想过放弃,“因为太苦了,而且很难。”在最艰难的时候,亦师亦友的周浩导演说了一句话,“张鹂你再坚持三年,到那个时候你会看到答案。就这样,我坚持了三年又三年,三年又三年。”
保持求知欲,“求教”年轻人
张鹂的另一个身份,是广州数字纪实视听产业园(豆园DOC.PARK)创始人。这些年,身为策展人、制片人的她,把更多目光聚焦到正在成长的青年艺术家身上。
目前,张鹂正在支持孵化广州本土的数字创意团队“TRIBE 3”——这个青年艺术家项目通过在平台上搭建山海经主题的元宇宙美术馆,开发AR实验剧场,将远古神话“活化”到人们身边。
“现在的ChatGPT也好, AIGC也好,跟我们的行业是息息相关的。”在她看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不能故步自封,要对新知识保持“求知欲”与好奇心,要跟青年人一起去学习、共同成长。
有姿有味
当你想“折腾”的时候
就是突破自己的时候
“坚持是人生当中最大的奢侈。如果你工作的这个行业是你所喜欢的,你就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 ”
“想对女性同胞们说,世界真的很大,即便是去看风景,也能给你不一样的启示。勇敢地走出去!很多人会说我‘社恐’,其实你只需要找到与你同频共振的人。”
“我是一个喜欢‘折腾’的人。当你想‘折腾’的时候,一定就是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也就是突破自己的时候。从突破中学习,在过程当中‘破圈’去认识新的、有趣的人或事。因为我相信,价值观相近的人总会走到一起。”
本期统筹:王晓云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岸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黄岸
剪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