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乡村振兴“花都图景”
“农”墨重彩 “丰”景如画

代表广州斩获乡村振兴大擂台全省六强,花都凭什么?
梯面镇红山村的花海吸引游客前来打卡。马心欢摄
2022年3月,花都区芙蓉公园方街的樱花灿烂盛放。邓炳新摄
近日,第三届“乡村振兴大擂台”举行,广州市花都区荣获全省六强。
花都蓝莓 武楠摄
石头记的霞光 吴术球摄

  在祠堂古村中醉心古韵乡愁、在瓜果飘香中感受采摘喜悦、在繁花似锦中卸下忙碌和疲劳……这个五一假期,广州花都很“火”!超114万人次来到这片沃土,在“微度假”时代中尽享美景,收获快乐。

  新天新地新景象,好山好水好风光。“花漾年华”乡村振兴示范带获评省十大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瑞岭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近段时间,花都区敢闯敢试,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打造了一系列乡村振兴模式,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日,第三届“乡村振兴大擂台”颁奖活动在广州举行,通过争霸赛决出广州市花都区等全省六强。接下来,花都将以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打造广州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和引领地。

  文/董业衡、耿旭静、花宣、花农宣

  图/董业衡、耿旭静、花宣(署名除外)

  三美融合促发展 美丽乡村入画来

  进入“花花世界”,你既可以在竹洞村沉迷水幕光影秀、在马岭村徜徉花卉博览大观园、在绿沃川品尝空中草莓……当前,花都以“花漾年华”乡村振兴示范带为样板,以路为廊、集片成带、协同发展,重点推进“乡约古韵”“水墨丹青”等6条新乡村示范带建设,打造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三美”融合的幸福乡村花都模式。

  “一处美”走向“一片美”

  这里,山、水、林、田、花、果、木资源丰富,可走进田园拾萃、花田漫步,寻找乡野记忆。

  尽赏3万亩“花主题”景观;可游美丽乡村、品农家美食、住主题民宿,感受稻花田里话乡韵的氛围……这就是“花漾年华”乡村振兴示范带,通过马岭水库环湖栈道,马岭观花植物园、禾雀花基地、叶海生态园、白玉兰基地等串珠成链,形成了以花为主题的壮美景观。

  在东起狮岭镇马岭村、西至赤坭镇国泰村13.5公里的乡村振兴大道上,连通马岭村、岭南盆景小镇、九曲河等片区,将示范带打造成集休闲旅游、科普教育、果蔬采摘等为一体的新晋乡村网红打卡地。2022年,“花漾年华”示范带农业总产值超28亿元,吸引游客超300万人次,获评省美丽乡村精品线路。“花都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列为乡村振兴‘一号工程’,由点及线、点线成面规划20条新乡村示范带。”花都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花都区以新乡村示范带建设为抓手,引导整个区域美丽生态从“一处美”走向“一片美”,成为美丽经济的“财富密码”,美丽生活的“广阔舞台”。

  科技让乡村“燃”起来

  在120多条近百米长的培养槽内,一颗颗诱人的草莓从绿叶与藤蔓中探出头来,培养槽具有自动升降功能,身高不同的游客都可以抬手采到最新鲜的草莓,轻松体验采摘乐趣,这一幕每天都在绿沃川空中草莓园上演。

  在花东镇恒泰高新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借助自创的无缓冲气雾育苗等技术,一棵紫菘从出生到成长仅为25天;在花山镇五龙岗水产公司,通过流水式智能控温控速孵化系统,实现特定鱼苗孵化成活率提高50%以上;在蓝田村自动化蔬菜工厂,通过应用智能化种植系统和无污染基质栽培技术,该工厂实现了四季循环复种……一个个科技赋能的高新企业在花都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覆盖蔬菜、种苗、水产等众多农业生产领域。

  近年来,花都区以完善产业链条为牵引,着力推动产业兴旺,加快建设中国热科院广州分院、仲花现代农业研究院等“一站四院N基地”科技支撑体系,智慧生态农业技术模式的路子在花都稳步推进。

  让农民赚取“生态钱”

  如今,年轻的村民纷纷从市区里面赶回村里,创办民宿、打造农家乐、创新文创产品……花都正掀起一股股“返乡创业”新浪潮。

  花都制定实施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扎实推进“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等工作方案,完善村规民约推动群众自觉做好“门前三包”,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五美行动”和农村厕所问题摸排整改,道路、供水、照明、党群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累计完成农房外立面改造6000多户。

  乡村变景点,村民喜开颜。花都立足乡村资源禀赋,集中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美丽乡村。并通过发掘历史遗迹、引入优质农业企业进驻等方式,让更多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促进经济增收。截至目前,花都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31元,同比增速4.8%,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产业兴旺做支撑 乡村振兴底气足

  花都广袤的田野上,农业与文旅、休闲共同结合,一张张洋溢着丰收喜悦的笑脸、一个个产业火热发展的场景,彰显着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劲动能。解锁花都乡村振兴工作的密码,背后离不开“三产融合”这一强劲引擎。

  “微”盆景撬动大产业

  走进赤坭镇花漾十里新乡村示范带,一路上古树和盆景间次分布,奇形怪石点缀其中,如今赤坭镇古树大道为轴形成“十里盆景长廊”,形成“一园一美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的景观格局,千家万户的盆景成了花都乡村最美的风景。

  瑞岭盆景源远流长,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在过去,赤坭盆景产业一直面临产品体型大、运输流通难、消费群体窄等瓶颈难题。“为此,赤坭镇积极推动岭南盆景产业转型升级,让从业者逐渐从‘种植能手’向‘盆景工匠’转变,从卖树胚树材向卖盆景转变,从线下销售向线下线上结合转变,小盆景逐渐成为富民兴村的大产业。”赤坭镇党委书记赵超文说。

  仅去年一年,赤坭镇全镇盆景种植总面积达4.2万亩,销售数量达3361万盆,全产业链年产值超10亿元。瑞岭村也获评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今年以来,产自这里的盆景更是悄然走进松园、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大大蓝莓花都造

  来到中植智慧农业产业园,一眼望去,一颗颗个头饱满、鲜嫩多汁的蓝莓压在片片绿叶上,如颗颗闪耀的蓝宝石,不断撬动着当地经济快速往前发展。

  “花都蓝莓经过十数年的发展,已经具备高产稳产、智控程度高、品质口感高、花青素含量高等多重优点。”中植智慧农业产业园相关负责人梁利衡说。据悉,这里的蓝莓一斤可以卖到100多元,仍然供不应求。小小蓝莓还化身“蓝宝石”,带动村民致富,平均每亩每年可回报给当地村民大约1.5万元。

  “我们接下来的目标是建设蓝莓小镇,形成一二三产融合的产业链。”广州德裕智慧农业相关负责人李京烨表示。关于蓝莓的衍生产品蓝莓茶、蓝莓酒等都在马不停蹄地开发当中,未来,一个集合蓝莓种植、研发、研学于一体的蓝莓金字招牌在花都呼之欲出。

  百花齐放春满园

  除了盆景和蓝莓产业,放眼花都大地,一大批“蔬果+”“花卉+”“古村落+”“蚕桑+”等特色鲜明的生态园区、精品民宿、研学基地正如火如荼建设中。

  以“香”振兴的狮前村,七溪地建设为集住、行、食、娱、游于一体的天然芳香景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为了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以“侨”振兴的洛场村,借助碉楼侨乡特色,咖啡馆、私房菜、民宿纷纷汇聚于此……

  夯实第一产业,筑牢第二产业,激活第三产业,花都围绕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这一目标,让产业发展与乡村经济交相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喜花里夜市、岭南艾谷等新景点声名鹊起;宝桑园、热科院、大疆渔等基地成为广大市民喜爱的农业科普场所;竹洞村灯光秀、梯面竹笋节等节庆活动层出不穷;这里,就是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广州花都。

  以党建引领发展 以人才实现振兴

  如何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共同富裕?党建引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之策,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出成果、有特色、攒后劲的活力之源。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花都把“花漾年华”乡村振兴示范带作为“一号工程”,组建由区委书记任书记的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示范带党委,实现高位统筹、决策、推进,帮助村民找出路、兴产业、谋发展。

  在示范带党委的带领下,相关协会、合作社、龙头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纷纷纳入组织架构,设立盆景、果蔬、花卉等功能性党组织及党小组,通过跨领域组织联动、示范带动、融合互动促进发展,取得显著效果。示范带上的瑞岭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村党委获评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也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把人才引得来、用得起、留得下,实现人才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广开门路引才,下好乡村振兴“先手棋”。花都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专门配置了人才招聘服务窗口、人才交流及学习培训室、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室等成熟的人才服务功能区。目前区内评审通过乡村工匠职称58人,引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专业人才95人,引进镇属学校教育专业人才174人,累计认定省农村乡土专家98人,引进国家级和省级盆景大师50余人。

  千方百计育才,下好产业振兴的“关键棋”。花都区深化与中国热科院、港科大、华南农大、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科研院校合作,三项工程和高素质农民培育成果丰硕,中国热科院广州实验站上榜“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人获“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二等奖,1人获评“广东十大最美农村乡土专家”,新认定省“农村乡土专家”47人,培育农村电商人才超3000人。

  此外,花都谋定而后动,提前编制示范带规划方案,设立服务驿站、开通公交专线等,为市民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便捷服务。建立42个标准化公厕,实现15分钟“如厕圈”。实现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完成率、农村保洁覆盖面、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雨污分流、污水排放管道收集暗渠化五个100%。“厨余垃圾不出村”的“竹洞模式”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肯定。

  全方位为乡村振兴提效增值,为乡村产业发展保驾护航。2022年安排“三农”资金超10亿元,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2022年度争取上级乡村振兴土地利用计划项目共5宗,推进“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最终成果汇交;创新开展“10号工作室·党群连心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办结率达100%;品牌创建稳步前行,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和花卉、渔业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数读花都乡村振兴成果

  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新增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个。

  新增“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1条。

  新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加工)基地20家。

  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绿色食品9个。

  “粤乡寻韵之旅”获评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入选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绿沃川入选国家首批农耕文化实践营地推荐名单。

  花东镇七星小学副校长赖宣治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花漾年华”乡村振兴示范带获评省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瑞岭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4镇13村获评省乡村治理示范镇村。

 
     标题导航
~~~代表广州斩获乡村振兴大擂台全省六强,花都凭什么?
   第A1版:头版
   第A2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要闻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花都乡村振兴专题
   第A7版:要闻
   第A8版:穗月留声
   第A9版:经济
   第A10版:广东
   第A11版:文娱·体育
   第A12版:视觉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健康周刊
   第A15版:教育周刊
   第A16版:教育周刊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乡村振兴“花都图景” “农”墨重彩 “丰”景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