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调查研究 坚持实事求是系列谈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地方考察选择广东。4月10日起,4天辗转千里,从海洋渔业到生态保护,从港口运营到水资源配置,从特色种植业到企业生产车间……从总书记躬行调研、以上率下的考察足迹里,我们更加深刻领悟到掌握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的重要意义。
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是对客观事实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通过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规律,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立足全局来看,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就必须以调研开局,以调研开路。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作为开展调查研究的行家里手,毛泽东同志说过,“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确实,埋在书堆里写不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待在城市里也写不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只看着别人“走过的路”更走不出“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正是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才能制定出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进而领导党和人民探索出一条伟大的中国革命道路。回望百年党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再到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时候全党重视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党和人民事业就欣欣向荣。由此可见,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形势如何变化,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必须牢牢守好。
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不吃梨子,怎么知道梨子的滋味呢?”调查研究,是总书记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坚持。在河北正定任县委书记,他跑遍了所有的村;在福建宁德任地委书记,他提倡“四下基层”,深入群众之中;在浙江任省委书记,他调研了全省90个县市区……这些地方工作的经历,诠释着我们党对调查研究的无比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湖南十八洞村调研,创造性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在江苏调研,首次公开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并提出;赴浙江调研后,首次正式提出“新发展格局”……总书记身体力行,聚焦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找到了许多啃掉“硬骨头”、越过“险滩”的具体路径,为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作出了表率。
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今年以来,得益于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准确研判和正确部署,我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但仍有隐忧。4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并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在此背景下,正确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离不开调查研究。正如,在恢复和扩大需求上,各地争相“放大招”助推文旅消费时,淄博凭借在优化消费环境与城市治理上下足调研功夫,得以脱颖而出,赢得游客青睐。又如,在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上,广东立足省情,启动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既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探索新路径,又助力广东把高质量发展“施工图”变为“实景画”……说到底,只有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才能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
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这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广大党员干部务必守牢、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掌握方法论、练好基本功,提升调研实效,用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为开好局、起好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广州日报评论员 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