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走得很停匀,说快不快,说慢不慢。”
这句话是梁实秋老先生所说,读来让我感慨颇多。三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时间都到哪儿去了》,记述的是老朋友王辉十多年来坚持写日记之事。没有料到,他的那份坚韧之心也影响着我,我如今也坚持写日记,没有落下过一天。从响应爱人的建议记录“每天最开心三件事”,到今天,足足18个月,5号宋体A4标准纸,共计103页、107643个字符。翻阅电子文档,欣喜地发现,那一件件过往小事竟然再次栩栩如生地显现在脑海中,去了一直想去的餐厅,无所事事刷手机刷到手发麻,和老友忘乎所以喝个痛快,和女儿在回校路上说的趣事……每天就那么轻松随意记下来的三五行字,现在读起来仍然温暖如初。我惊讶自己能写下“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时间才有生命力”这般有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文字。
如此看来,时间是“时间”的名词,你所做过的事,你所经历过的经历,就成了时间的证词。
有一段时间,我很羡慕产量高的作家,直到有一天恍然大悟,豁然开朗。我检视我的创作,写作冲动常常来源于生活日常,业余用来写作的时间也很紧张,有时就在公交地铁上用手机备忘录写,哪一段时间草稿写得多,修改打磨比较勤,自然就会发表得多,反之则反。这让我明白,要努力,也要接受个人在写作时间上的力所不及,执着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能力,但过分执着于事无益,带来痛苦不如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带着这样一种心境,我对我的“偶像”苏东坡进行了一番研究与学习。苏东坡大概从20岁左右开始创作,到66岁去世,四十多年的时间里留下2700多首诗歌,300多首词,4200多篇文章。从苏东坡个人来说,他一生三次被贬流放,中间还夹带着牢狱之灾,虽然每一回都背井离乡,但他依然深入民间,写文章提出真知灼见;他朋友众多,尽管酒量一般,但工作应酬之外,喜欢热情招待四方宾朋,常常醉到找不到回家的路……可就是这样一个忙得要死,累得要命,混得有点背的人,竟然写了那么多文字,而且他还要画画写书法、教儿子带孙子。于是我想,东坡先生一定是一个精明的时间管理大师,对时间掌握,对灵感迸发有着敏锐的操控能力,是一个实打实、特别自律的“狠人”。
苏东坡留下许多信手拈来的小短文,许多不经意间记下来的一段文字,或者表达出的一种心情,不仅治愈了此刻那时的自己,也治愈着后来读这些文字的我。假如,我们一致认同这些文字犹如日记,那么,要是他没有勤快地及时记录彼时彼刻的灵感,估计我们后人也只能读到别人撰写的苏东坡“野史”罢了。
岁月无语,文字有意。不快,不慢,这世间唯有时间。
(龙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