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FSA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85后”酿酒师炼成记

记2023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姜素英
姜素英观察样品的外观。
姜素英品评样品。

  致敬劳动者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冯嘉敏 通讯员霍嘉琪

  观察外观、摇晃酒杯、细嗅香味、轻抿一口……4月25日,百威(佛山)啤酒有限公司流程与资源管理经理、广东省食品科学技术工程师姜素英正专注于一场“舌尖上的品评”。对于啤酒生产过程中的十几种样品,她都要逐一品评,保证每一款酒都能精确对标其风味图谱。

  入行11年来,1985年出生的姜素英从一线操作做起,成长为工艺操作师、主管、酿酒师再到管理专家。一路走来,她越是深耕啤酒行业,越是被酿造精工艺重细节的工匠精神深深吸引。成为2023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后,姜素英积极筹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以期培养出更多制造业工匠。

  舌尖上的品评 风味图谱与标准化生产

  4月25日,佛山水都饮料食品产业园内,百威(佛山)啤酒有限公司一片繁忙景象,每年过百万吨的啤酒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

  如此庞大的产量,如何保证每一瓶同款啤酒都是同样的口感?姜素英说:“除了仪器可以检测的指标严格把控外,还要靠酿酒师的舌头来品评生产过程的风味细微差异。”

  当日上午11时许,品酒间的桌子上摆满了玻璃杯,啤酒生产过程中的麦汁、清酒等琳琅满目,静待姜素英和同事们品评。这是一场“感官评价”,为了避免其他食物干扰,通常会安排在午饭前进行,还需要提前半小时停止进食。

  从粉碎谷物,到糖化、煮沸、冷却、发酵、过滤、灌装,啤酒的酿造需要246道工序。姜素英说,每一道工序产生的半成品,都要进行取样品评,以确保标准化生产。

  面对眼前的十几种样品,只见姜素英熟练地举起其中一杯色泽金黄的清酒,先观察其外观,再轻轻摇晃,然后放到鼻前细嗅香味,最后轻轻地抿一口,整个过程不到20秒。

  外观看起来差别不大的两杯清酒,姜素英却能凭借多年练就的绝技,敏锐地辨别出一丝丝细微的风味差异。品评过后,姜素英会在平板电脑上记录风味,并为之打分,符合要求的才能继续生产。

  这就是姜素英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用敏感的味蕾把关,在美酒的风味图谱与工业化大生产之间搭建桥梁。“每一款酒都有一个独特的风味图谱,通过酿酒者的品评,我们会追根溯源到啤酒的生产过程,通过工艺的测试和调整,精确对标其风味图谱。”姜素英说。

  酿酒师的炼成 从青涩学生到技术能手

  酿酒师的炼成并非易事。姜素英的硕士专业是食品科学,在校期间她已经系统学过了啤酒、白酒、葡萄酒等酒类的生产知识,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

  2012年,姜素英找到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进入百威(佛山)啤酒有限公司的酿造部,每天闻着麦汁的香味上班。“我在学校没怎么喝酒,一开始的时候还有点不太适应。”在师傅“一对一”的传帮带下,姜素英才渐渐熟悉了工作。

  姜素英从最基本的操作学起,从原料进仓到啤酒生产,踏踏实实向操作工师傅学习和请教。经过一年的积累,她熟练掌握了酿造多个关键岗位的实操,生产原理及工艺控制要点标准,并沿着管理培训生、工艺工程师、主管的道路成长起来。

  2014年,姜素英接受了百威全球酿酒师的培训,并远赴美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家学习啤酒酿酒工艺,通过严格考核认证后成为百威全球酿酒师。2018年,姜素英被外派到百威南宁工厂,成了一位酿酒师。

  对于酿酒师来说,舌头无疑是他们最重要的“法宝”。姜素英很羡慕别人天生就拥有敏锐的味觉,“有的人很厉害,比如自来水加氯气消毒,他们能品出加不同量的细微区别。”

  除了天赋,姜素英更相信年复一年的专业训练的力量。“我们会不断地培训舌头,比如阈值训练、梯度训练等,增加对风味的敏感性。”尽管自认为“酒量一般”,但经过多年训练后,姜素英练就了舌尖上的绝技,一次性品评多种样品也不会醉。

  为了保持良好的嗅觉和味觉,姜素英在品酒前,不吃重口味的食物,也不喷香水,不化有气味的浓妆,平日里也已习惯了广东清淡的饮食,很少吃辣。

  转型的挑战 深耕行业探索数字化管理

  2019年,从南宁回到佛山后,姜素英迎来了新的挑战:从酿酒师转变为管理专家。

  与一线技术岗位不同,管理岗位涉及生产的方方面面。“管理体系不仅仅是酿造,还包括能源管控、包装、物流、经销商等。”姜素英开始寻求管理方式的变革,她把目光投向了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近年来,制造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啤酒行业也不例外。姜素英通过探索,编写更新管理体系教材,组织近300名员工通过问题解决专家认证,开创问题解决数字化工具,为持续推动啤酒行业管理做出贡献。

  “我们进行了无纸化项目,实现生产数据自动采集,出现异常自动报警,人员自主反应并处理。我们还进行了数字化管理工具的应用,建立数字化团队空间、工作站。”姜素英带领记者走进了百威佛山工厂的“智慧大脑”——中央控制室,满墙的显示屏上有实时视频和各项参数,生产流程一目了然。

  随着数字化的进程,工厂正变得越来越智能、越来越高效。姜素英介绍,百威佛山工厂从最初的年设计产能20万吨,经过5期扩建,到目前年设计产能160万吨。“现在车间已经很少能看到操作工,400多名员工就可以完成生产。”

  成为2023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后,姜素英在高兴之余,也有更大的抱负。为了传承工匠精神,姜素英正在筹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希望培养工匠人才,并在酿酒的生产流程、设备的智能化创新、能源的智能化管控、数字化管理等方面,探索行业性、区域性、上下游等方面的创新性变革。

  扎根三水的第11年,姜素英对这个三江汇流之处充满期待:“我希望,未来三水可以涌现出更多制造业工匠。”

 
     标题导航
~~~记2023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姜素英
~~~今年自主招生学校相比去年增加了9所
~~~
~~~
~~~新华保险佛山中心支公司开展柜面窗口弘扬党员风采服务活动
~~~
~~~让“一老一新”更安心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3版:聚焦广东高质量发展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粤韵周刊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都市新闻
   第A12版:经济
   第A13版:视觉
   第A14版:广东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文娱·体育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85后”酿酒师炼成记
佛山16所高中开展自主招生
佛山一中附属学校、华英学校附属小学落户禅城
禅城朝安南路建成通车
保民生新服务 暖民心促发展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
广发银行佛山分行践行金融为民责任担当
佛山公告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