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聊寄一包菜

  “聊赠一枝春。”我喜欢这句诗。梅,是报春之花,折梅寄友,礼轻情义重,古人真是太懂浪漫了,看到眼前的春景和梅花,喜不自禁,按捺不住,就想着把这种美好传递出去,与友共赏。

  这份遥寄美好的浪漫,落到父亲的日常生活中,变得地气十足。二伯住在北方,父亲常给他寄菜。二伯说,冬天江南经霜的露天青菜很好吃,父亲每次都寄一大包给他。一包菜,有一个人味蕾深处对故土的依恋。

  从故乡寄一包菜,把江南的气息、味道寄给北方的亲友,连同寄送的还有江南的水气和泥土的芬芳,这聊寄一包菜便与古代风雅文人的聊赠一枝春有着异曲同工之境。

  遥寄的物品,给远方的人送去的是风雅,更是惊喜。我在朋友圈看到远在岭南的张女士通过快递收到一袋活鱼,鱼是野生的鲫鱼,张女士当天就做了一大碗鲜气逼人的鲫鱼汤,高兴地在朋友圈打卡,分享快乐,这种生活的小确幸,带着温馨的烟火味。

  于是,我有了给远方的朋友寄赠“桃花鳜鱼”的想法。舀一碗春天河流的桃花水,其华灼灼,春水温婉明亮,灌入透明袋中,把鳜鱼放养其中,注入氧气、扎口,送给远方的朋友。吾乡多水泽,河流入长江,鳜鱼叫“季花鱼”,春日犹多,择二三尾姿态优美的鳜鱼,托快递送到远方,让朋友惊喜,又延续了古人聊赠一枝春的雅兴。

  鳜鱼适合清蒸,肉质细嫩,刺少,呈瓣状,味道鲜美。在清澄的水边从船家那里买几条鳜鱼回来,在寄之前,养在清水盆中,再比照潘天寿的《鳜鱼图》观赏。大师在题款中说,“鳜鱼,巨口细鳞,色青微黄,有黑斑,腹淡白,味甚佳美,杭州所产殊多,名桂鱼或桂花鱼,盖谐音也。”细细品味,其乐无穷。

  听说我给远方的好友寄赠鳜鱼,乡下好友王小二说要寄赠春蚕给我。我有好多年没有见到蚕了,王小二说,他准备找几条幼蚕,用鲜嫩的桑叶垫底,装在一只透气的小纸盒里寄给我,让我在城市的高楼里也能有乡野之趣。我拒绝了,养蚕我在童年时经历过,可是我居住的城市里,很难找到新鲜碧绿的桑叶,养蚕并不方便。

  现在有好多东西可以寄,可也有些东西并不适宜寄,它们离开了生存的土壤、适应的气候、栖身的环境,便少了情境。比如江南早春的马兰头、秧草头,适合用江南的菜籽油炒煸,若路途遥远,收到后未及时烹制,恐怕早丢失水分,口感和风味全变。又比如,我家乡的一道春馔头刀韭炒螺蛳头,头刀青韭鲜嫩,清明前的螺蛳肉质肥嫩,此二物合炒,味道甚妙,要想品尝绝妙之处,最好亲来江淮,寻一处农家小馆,看着窗外的油菜花,身临其境,方才品味和感受得到。

  把一件美好的东西赠予他人,传递的是一种心意与诗意。这样想来,有许多美好是可以隔空遥寄的,比如,隔空遥寄自己喜欢的树叶,就颇有诗意,让一个千里之外的人,看到你寄的这片叶子的纹路,触及它的厚薄,嗅到它的气息。我曾把家乡深秋绝美的金黄银杏叶寄给远方的朋友欣赏,也收到过书友寄自南国的花叶。书友把那些美丽的彩色叶片拼成花卉图案,夹在一本书里,我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收藏。

  话题回到一包菜上。江南的菜,冬日赞其碧绿肥厚,春天推崇其水润鲜嫩,我现在也爱将江南的一包菜寄给去了远方的朋友,让他们能感知家乡美好的一面。

  这是多么美好而真挚的情感,将身边觉得好的东西,比如梅花、鳜鱼、春蚕、树叶……还有一包菜,以诗意的方式遥寄他人,所寄赠的不只是“一枝春”,还有满满的情意,能风雅一段好光景。        (王太生)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
   第A3版:要闻
   第A4版:都市新闻
   第A5版:深度
   第A6版:美术·闲情
   第A7版:体育
   第A8版:这一周
雷小洲:以写意精神构筑油画品位
“广东美术名师作品展第五回——锦瑟华年”近日在广州举行
聊寄一包菜
懂得翻篇
拜访草木
动人与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