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2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熊育群长篇小说《金墟》

重新发现赤坎古镇

  新书速递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吴波 通讯员樊金凤、刘艳)近日,作家熊育群长篇小说《金墟》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金墟》从侨乡赤坎的旅游开发切入,在一百多年、横跨太平洋两岸的宏大时空中,以司徒氏和关氏两大家族代表人物为主角,展现全球视野下传奇的人生与生活,以及跌宕起伏的命运。小说既有文化传统赓续、社会变迁与生命历程的书写,又挖掘民族性和人性之光。书中两个家族的历史,既是古镇的历史、华侨的历史,也是广东、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风云缩影,极具史诗性。

  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在会上表示,《金墟》以新时代乡村振兴为重点,在绵延一个多世纪、横跨太平洋两岸的时空中,展现中国农村的变革、家族的命运与民族的振兴,是一部当下现实题材的鲜活之作、厚重之作。

  纪实与虚构并置 历史和现实融合

  《金墟》既结合纪实与虚构,又融合历史与现实,采用非线性交叉叙事,其产生的特殊效果不同于一般小说。与会专家贺绍俊认为,《金墟》是有难度的写作,他看到熊育群写作中的巧妙处理:小说是虚构的艺术,虚构与非虚构的关系又将如何处理?如何呼应衔接历史与现实两条线索?熊育群以奇数章写现实,偶数章写历史,巧妙地引出两个主题——重建古镇的力度、难度,和古镇的侨民文化、侨民精神。

  与会专家胡平指出,《金墟》很重要的贡献在于重新发现了赤坎这座百年古镇,小说着重书写了两次赤坎城镇建设,以司徒氏两代人贯穿起来,写出了两代城建的艰难和业绩。

  与会专家李一鸣表示,熊育群以文学的力量打造了文学建筑学中一座极为厚重浪漫、金光闪闪的“金墟”。在他看来,《金墟》是一首抒情长诗,作品在意味、细节等方面非常突出,用钟声、骑楼、碉楼、图书馆等独特的意象,成就了意象丛生、非凡绚丽的锦绣华章。

  作者熊育群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时坦言:“这是我人生中最难的一次写作,我也是有一点野心,希望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就像著名作家陈忠实说的,想写一部垫枕头的书。《金墟》的题材非常好,我好像抓到一个宝贝,时间跨度一百多年,非常复杂,光是小说结构就想了两个多月。”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全国两会·大会堂
   第A3版:全国两会·大会堂
   第A4版:全国两会·学习笔记
   第A5版:全国两会·学习笔记
   第A6版:全国两会·学习笔记
   第A7版:全国两会·学习笔记
   第A8版:全国两会·报告摘要
   第A9版:全国两会·报告摘要
   第A10版:全国两会·大会堂
   第A11版:全国两会·云桌会
   第A12版:全国两会·报告解读
   第A13版:全国两会·在现场
   第A14版:英雄花开英雄城
   第A15版:英雄花开英雄城
   第A16版:评论
   第A17版:对话广州女企业家
   第A18版:经济
   第A19版:广东
   第A20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21版:深度
   第A22版:体育
   第A23版:博览周刊·诗意
   第A24版:博览周刊·阅读
   第DGA21版:东莞新闻
   第FSA21版:佛山新闻
   第SDA21版:顺德金版
心有书香 万物生长
重新发现赤坎古镇
当汉服成为日常
人生海海,至繁至简
深海探索,科创未来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书
万龙大桥工程海域使用公示
联合拍卖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