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突出科教人才支撑,助力城市创新发展

  政经观察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单独成章把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放在一起,一体部署,这是意义深远的重大创新。这一新的集中表达,更加突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并付诸实践。

  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以有机整体构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党的二十大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布局中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在教育科技人才上,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报告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统筹部署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必将有力助推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创新来驱动,创新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必须依靠人才,人才又必须依靠教育。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论述,把三者放在一起,体现了党对教育、科技、人才相互作用及其与高质量发展相互作用规律的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建设人才强国,离不开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强国建设才会有扎实、深厚的基础以及人才培养、使用、历练的广阔舞台。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相互融合,必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广州贡献

  广州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核心地位,坚持“四个面向”,积极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强市,以共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努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为目标,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广州科创资源集聚优势,聚焦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的创新全链条,在各个关键环节发力,打通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资本化的发展路径,推动科技创新从产业主导模式发展到“以科学引领产业”的新阶段。

  广州致力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图在推动形成国际化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上有所作为,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中加强本土培育与着力引进国际水准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并重,同时努力构建创新生态系统,逐步形成高效的协同创新体制。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构建以“一区三城”为核心节点的科技创新轴,强化区域协同创新,激发出强大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科技创新强市、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互促双强,推动科技创新强市建设从形成基本框架体系向强化核心能力跃升,逐步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成效显著,为国家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广州贡献。

  着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党的二十大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全面部署。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决策部署,自觉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融入到科技创新的各方面全过程,着力加强教育科技人才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科技创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是加快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大力提升高等院校创新教育水平,全面提升高校、科技机构自主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形成创新人才立体培养体系。强化高校、科研院所作为知识创新源头的基础研究,提升科技原创能力,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高地。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切合企业需要、人才培养与人才现实需求对接。逐步摒弃“应试教育”,着力提升师生创新水平和能力。

  二是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夯实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的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在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协同创新机制、强化金融服务、大力推动人才培养和引进、活跃学术交流活动等方面下功夫。强化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化)+金融支撑+创新制度与创新文化建设各环节,形成完善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紧密连贯体系。

  三是打造原始创新高地和强大引擎。谋划和建设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着力建设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平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坚,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拿出一批重大科研成果、突破性成果。加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产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无缝衔接,确保重大创新成果顺利落地。大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强化金融支撑,做大做强企业创新主体,让顶天立地的大型高科技企业与铺天盖地的中小科技企业在广州这片创新热土上相呼应。

  四是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创新的根本在于人才。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人才政策系统集成,打造以领军人才为引领、骨干科学家为核心、青年人才为后备的科技人才队伍。要推动形成一支庞大的包括科学家、工程师、技师、科技企业家、金融家在内的创新人才队伍,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借鉴海外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的经验和做法,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引进人才环境,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快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和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拓宽国际人才招揽渠道,为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华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合作。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创新制度与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人才活力,进一步优化提升人才结构。

  (作者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二级巡视员、研究员)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迎接全国两会
   第A3版: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
   第A4版: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
   第A6版:迎接全国两会
   第A7版:对话广州女企业家
   第A8版:要闻
   第A9版:产业·医药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理论周刊
   第A12版:理论周刊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文创·闲情
   第A15版:生活周刊·美食
   第A16版:生活周刊·旅游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突出科教人才支撑,助力城市创新发展
汇聚合力高水平搭建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平台
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提前还贷潮:明天的钱到底香不香?
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