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谈专栏
“在祖国医学中,阿尔茨海默病属于痴呆病的范畴,有悠久的认识历史”,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王成银介绍,通过大量文献及临床经验总结,其科室摸索出一套补肾、健脾、化痰、活血的治疗方法以及经验方健脑增智饮,在临床上取得不错的疗效。“希望阿尔兹海默病人在中西医治疗下,能够得以回归社会和家庭,恢复基本正常的生活状态,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婉虹 通讯员王雯玉、廖鸣晖
81岁老伯诊断为痴呆
治疗2年病情好转
81岁的黄伯,大专学历,有高血压3级、2型糖尿病、脑梗死等病史,长期规律服药。据其家人反映,从2020年4月开始,黄伯逐渐变得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回家也找不到路,容易发脾气,偶尔会胡言乱语。当年10月,家人带他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脑病科就诊。
王成银对黄伯进行了望、闻、切诊及系列辅助检查,量表评定为中度认知功能障碍,头颅CT上显示有多发性的缺血症,和广泛性的皮层和海马体的萎缩,动脉还有动脉粥样化斑块,经过综合考虑,诊断为混合性痴呆。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首先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改善、智能抗血管、降血压降血糖调制、稳斑等治疗,另外,该患者属于脾肾亏虚,痰瘀阻络,再予以补肾健脾、化痰通络的调治。”王成银介绍,具体中医疗法主要为健脑增智膏治疗,再结合针刺百会穴、四神冲以醒脑益智,采用耳穴压痘进行调理脏腑功能等。
住院治疗后,黄伯记忆力下降、性格改变等症状有了一定的好转。出院后,黄伯继续到脑病科门诊规律随诊,继续以健脑增智膏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手段,2年多来,黄伯的智能未有进展性恶化,反而偶有好转的表现。
七类“痴呆病”
中医这样治
王成银介绍,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临床上以进行性的认知障碍和行为损害为主要特点的退行性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以进行性的认知障碍和行为损害为主要特点,症状包括记忆力、计算力、语言功能、抽象思维能力等下降,视空间结构异常、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人格改变及行为损害等。
“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医里属于痴呆病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痴呆病主要是由于年老久病、肾精亏虚、髓海不足、元神失养所致。”王成银介绍,中医将此病进行辨证论治,一般分为七种类型:髓海不足,选用七福饮治疗;脾肾亏虚,选用还少丹治疗;气血不足,给予归脾汤治疗;痰浊蒙窍,选用洗心汤治疗;瘀阻脑络,选用通窍活血汤治疗;心肝火旺,给予天麻钩藤饮治疗;毒损脑络,选用黄连解毒汤治疗。
王成银介绍,基于痴呆患者脾肾脑相关的特点,且多兼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科室摸索出一套补肾、健脾、化痰、活血的疗法以及经验方——健脑增智饮(组方为熟地、茯苓、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麦冬、石菖蒲、远志、川芎、丹参、赤芍各、五味子、生姜、大枣等),在早期应用疗效较好,经过十多年的临床观察,该方能明显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
王成银表示,除了药物治疗外,对病人的调护措施也非常重要。“在临床上,我们接触的痴呆患者,几乎都有‘脾气不足’的问题,舌头胖大、脉象弱,为此,健脾的调护非常重要。”王成银表示,希望阿尔兹海默病人在中西医治疗下,能够回归社会和家庭,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名科介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广州市中医医院、广州市针灸医院)脑病科建立于1987年,至今已有30余载,经历了陈绍芬、叶绍伟、黄德弘、黄坚红及王成银等历代主任的传承。目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广东省十一五重点中医专科,广州市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国家综合卒中中心,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项目中医名科,药物临床试验(GCP)专科基地,广州市1357工程重点建设单位,广州市九五杏林工程重点专科达标单位等。
脑病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系统常见病、疑难重症的中西结合诊治。开放床位珠玑路院区脑病科54张,同德院区脑病科23张,科室配备经颅多普勒、脑电图、肌电图、神经康复室,拥有神经重症病床6张。该科配备多种康复仪器,结合针灸、中药等中医特色疗法,开展脑梗死、脑出血、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癫痫、偏头痛、周围性面瘫、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开展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急性期静脉溶栓,与神经外科合作开展脑血管病血管内诊治,参与构建广州市120卒中区域急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