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智车之城呼唤新能源“航母”

科技推动广州汽车产业前进。
Hyper对埃安的未来非常重要。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伟力

  2022年,广州汽车企业可谓走得“又稳又快”。“稳”在诸多挑战中仍能实现稳健增长,“快”在技术、资本等领域主动作为,实现历史突破。

  2022年,广州加快了“汽车之城”到“智车之城”的步伐,广汽集团旗下合资及自主品牌、东风日产等传统车企加速向智能电动化方向转型,造车新势力、自动驾驶企业、车联网、零部件企业在广州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

  2023年,出自广州的新能源“航母级”企业有望浮出水面;供应链的近地化也将让作为制造业龙头的“广州汽车”更加稳健。

  汽车业的“广州制造”:稳字当头

  目前,汽车工业已成为广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2018年-2021年,广州汽车制造业稳占全市制造业比重1/4,年均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至少1个百分点。2021年,在近20家整车制造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广州汽车产量达到296.44万台,实现总产值6118亿元,连续三年位居全国之首,在广东省和全国占比分别超过90%和10%,是实至名归的中国汽车第一城。这也意味着,中国每10辆汽车,就有一辆产自广州。

  根据广州的“十四五规划”,广州将“重仓”新能源汽车赛道,全力建设全球领先的“智车之城”。2025年广州新能源汽车产能目标超200万辆,进入全国城市前三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保有量提升至80万辆。

  作为广州汽车工业的强大支撑,广汽集团的龙头作用至关重要。今年,广汽集团也没有让外界失望:1-11月,广汽集团完成汽车产销约228万辆和223万辆,同比增长21.9%和16.6%,实现了优于全国行业水平的高增长。1-11月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963亿元,同比增长29.7%,其中在广州的产值3,754.5亿元,同比增长31.6%。

  广州车企各领风骚

  不少业内人士都评价广州汽车产业“布局合理、品类齐全”,这一称誉的现实论据之一是,广州有众多可在多个细分领域各领风骚的整车企业。

  作为广州汽车产业北部汽车产业集群核心,东风日产近日实现了累计产销1500万辆的里程碑。从1000万辆到1500万辆,东风日产只用不到5年时间,2022年,是东风日产聚齐日产、启辰、英菲尼迪三大品牌,实现协同运营的第一个完整年份——启辰的朝气、英菲尼迪的豪气、日产品牌的硬气,得到了更加高效的协同发挥。

  小鹏则无疑是造车新势力的代表,小鹏汽车今年发布了重磅产品G9。这款中大型SUV是小鹏汽车“跳跃式出牌”的代表作——每一款车型占领一个全新市场,进而推动产销高速增长。如此一来,这对小鹏汽车的产能扩充速度和产能利用率提出更高要求。根据规划,位于广州知识城的小鹏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智造基地将在2022年底建成投产,年产能10万辆,设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PACK五大工艺车间,将在2023年承担“冲锋任务”。

  广汽埃安的调性更为特别,外界常称之为“国企造车新势力”。广汽埃安今年两次扩大产能,整体规划产能突破40万辆,最高可达60万辆,为2023年乃至今后的发展奠定产能基础。

  科技推动广州汽车加速跑

  广州制造业需要“进”的力量,科技正是“进”的原动力。今年,广汽集团密集推出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超级快充电池技术以及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等前沿技术,并将纯电专属平台AEP焕新到第三代。而ADiGO智能互联生态系统的推出和持续迭代,大大提高车辆的智能化水平,提升用户行车安全性和便利性。根据规划,至2025年,广汽集团还将计划投入850亿元至1000亿元用于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技术研发。

  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百度阿波罗、文远知行、小马智行、联友科技、深兰科技、华为广州研究院等智能驾驶企业也在加速奔跑。今年10月,广州正式启动Robotaxi商业化运行,在南沙率先落地。未来,在广州呼叫网约车,有可能会是一辆没有驾驶员的Robotaxi前来提供服务。

  未来:新能源车的“航母级”企业“在路上”

  2023年,广州汽车将加快逐步从“汽车之城”迈向“智车之城”,机遇和挑战并存。

  首当其冲的挑战是供应链。2022年,核心零部件短缺、上游原材料上涨,几乎贯穿全年。广汽集团已经行动起来,将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建链、强链、补链,带动产业升级。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目前已落实投资453亿元,超过原计划的总投资额。

  东风日产的“方案”则是构建超百万级别的柔性供应链体系,并将其划分为规划体系、保障体系、应急体系,以使整个供应链体系稳定、灵活、应变,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突发情况冲击下也能保持正常的生产节奏。东风日产还将在明年继续加速推进整车设计平台化、零件设计模块化、通用化,减少供应商数量,并持续推进东风日产各地工厂供应商近地化,确保同期化生产。

  供应链不够完善,将制约新能源“航母级”企业的诞生。目前,尽管广汽埃安和小鹏汽车发展迅猛,但相比特斯拉和比亚迪,差距还比较大。为此,今年9月,广汽埃安发布Hyper系列,进入新的价格区间,打造高端乃至豪华的全新产品矩阵。更值得期待的是,广汽埃安在资本运作方面实现突破:今年10月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达到182.94亿元。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要闻
   第A5版:要闻
   第A6版:大树底下听古仔
   第A7版:都市新闻
   第A8版:理论周刊
   第A9版:全力保供 守护健康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文创·闲情
   第A12版:生活周刊·旅游·楼市
   第A13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A14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A15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A16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A17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A18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A19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A20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FSA12版:佛山新闻
智车之城呼唤新能源“航母”
强者恒强,东风日产书写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