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对突发公共危机关头,在扶危助困日常时刻,广州青年志愿者始终响应党的号召,冲锋在前。今年以来,团市委会同11个团区委、市级储备队组织2.94万名志愿者支援防疫工作,累计上岗59.74万人次,同比增长53.57%,服务时长达246.95万小时;会同各级团组织累计开展“河小青”巡河护河、“林小青”植树护绿等志愿服务活动1851余场次,组织志愿者上岗3.79万人次,累计服务10.8万小时。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姝泓 通讯员穗团宣
在疫情防控一线披甲出征
志愿者小刘是一名IT工程师,近期住进了南沙方舱医院(市妇儿院区)。进舱后,他在团市委和驻点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号召下,报名成为一名方舱志愿者。
前几天,病区一名1岁半的小朋友半夜突然大哭。经询问,小刘了解到是因为没有准备足够的奶粉,孩子饿得哇哇大哭。小刘先从自己包里找了一盒牛奶给孩子喝,并与医护人员积极联系方舱指挥部寻求帮助。最后方舱指挥部紧急将奶粉送入舱内。孩子妈妈感谢之余,表示也要加入志愿者队伍。
疫情发生后,担任幼儿园行政后勤人员的张琰根据单位安排居家办公。得知核酸采样点的医护人员非常忙碌,她就坐不住了,打算去做核酸采样志愿者,对此,家人都很支持。上岗时,张琰几乎一天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才十几分钟便汗流浃背。但张琰觉得,与医护人员相比,这点苦算不上什么。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除小刘和张琰外,还有许多防疫青年志愿者奔走在防疫一线。他们有的奋战在社区卡口,指引居民扫码测温;有的服务在疫苗接种点,协助维持秩序;有的跟随医护人员前往核酸点开展核酸采样;有的投身方舱,参与物资分发、防疫宣传等志愿服务,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
在生态保护岗位默默坚守
2022年暑假期间,在华南国家植物园里,市民群众总能看到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环保总队执行队长郭露丝的身影。她穿着醒目的绿马甲,带领着十几名青少年一同认识、学习植物知识。
科普课程结束后,在郭露丝的号召下,青少年志愿者们拿起手中的抹布,帮忙擦拭路牌、树牌,同时做好植物园内的垃圾分类工作。
作为在环保志愿服务领域深耕逾十五年的志愿者,除爱林护绿志愿服务外,郭露丝一直致力于“广州民间河长计划”志愿服务项目的推广,带领团队开发适合不同受众的“广州民间河长培训”课程,包括城市河流水科普、水源地探访、“为河奔跑”水城定向等内容,引导公众关注广州河涌及周边水源地现状,参与“河小青”巡河护河志愿服务。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广州民间河长计划”获团中央授予“2021年节水护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荣誉称号。
在广州,还有许多青年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致力于生态环保行动。今年暑假,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广州中山纪念堂、华南国家植物园开展“志愿一夏”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中小学生成为“堂小青”志愿者,前往广州中山纪念堂参与古树讲解志愿服务,让更多市民群众了解古树保护的知识。
在困境帮扶路途温暖前行
“看过这些孩子的学习环境,让我百感交集。从事建筑施工行业这么多年,这个‘工程’是我做过最小的,但却是最有意义的。我为能发挥建筑施工企业的专业力量,让员工们发挥所长,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明亮的学习环境,由衷感到高兴。”“羊城希望书屋”项目施工志愿服务分队队长、中建新疆建工华南公司的毕庆彬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花都人,毕庆彬一直很关注花都的发展。听说团市委与中建新疆建工华南公司联合推出“羊城希望书屋”计划,毕庆彬立即报名参与,带动建筑行业青年志愿者们在暑假期间为缠岗村及周边村落的15户困难家庭未成年子女的书房添置“一绿植一台灯一桌椅套装一套儿童读本”。前期,志愿者们已通过实地入户探访、测量,按照“一户一方案”的改造措施进行施工。目前,所有“书屋”已完工,受到帮助的困境青少年们有了安静良好的学习环境,如今学习劲头更足了。
志愿服务要关注基层群众需求,切实为群众办成实事、解决困难。今年以来,团市委持续开展“守护幼苗”青少年志愿关爱活动,链接爱心企业资源为残疾青少年、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和吸毒康复人员未成年子女等77户家庭,改造“羊城希望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