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健源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波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佛山奇趣环保营“国家宪法日”主题活动在禅城南庄阿农湾农耕文化园开营。活动由佛山市生态环境局、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禅城分局主办,广州日报社佛山全媒体传播中心承办。
在活动中,20多名小朋友和家长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感受农耕文化,在实践课堂、有奖问答中学习环保、法治和禁毒知识,呼吁社会公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做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的守护者。
活动:
走近大自然开启研学之旅
“大家在小火车上看到了什么?”“看到木瓜、百香果、甘蔗、火龙果……”活动一开始,亲子家庭一起坐上“网红小火车”感受美丽的田园风光,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走近大自然,认识各种农作物。
据了解,阿农湾农耕文化园位于“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紫南村辖区内,占地面积达460多亩,园内有农耕文化博物馆、农业科普展示区、农耕文化体验区等。
在农耕文化博物馆,小朋友们看到了包括农耕器具、榨油槽、老式单车及陶器、铁锅、生丝等富有佛山特色的传统产品等。在馆长文叔幽默的解说中,小朋友们学到了不少农耕小知识。在活动中,小朋友们还亲身体验手推石磨、脚踏水车,对传统农耕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互动:
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法治理念
在植物拓印互动课堂中,小朋友手持小锤子轻轻敲击铺在白绢布的树叶,很快可以看到,白绢布上印上了树叶的颜色和脉络。
据介绍,植物拓印互动课堂结合“与法‘同行’守护绿水青山”活动主题,以亲子家庭为单位,小朋友和家长一起用植物的叶子或花瓣在白绢布上拓印出一个“法”字,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感受法治理念。
主办方还在活动现场设置了法治和禁毒宣传展位,不仅介绍了宪法知识,还专门介绍了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条款、疫情防控法律知识和禁毒知识。在展位前,工作人员通过有奖问答等方式吸引了不少亲子家庭和游客参与活动。“你知道哪一天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12月4日。”小朋友答对问题,很快领取了自己喜欢的小礼品。
收获:
提高动手能力 更懂得保护环境
到了中午,亲子家庭分组野炊,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协助下,自己动手生火、切菜、炒菜,忙得不亦乐乎。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做出一桌农家菜肴,一起品尝劳动成果,感到分外美味。“小朋友在活动中了解到粮食、蔬菜的种植来之不易,以后会更加珍惜粮食。”一名家长表示,带上小朋友参加活动,让孩子在学习农耕文化的同时,提高了动手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领域,法治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不断显现的背后,离不开法治的保障与守护。”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佛山正不断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在完善立法的同时,坚持依法行政,提高生态环境执法水平,在法治轨道上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