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FSA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南海首座省道公路大桥——旧五斗大桥3秒成功爆破拆除将建新桥

新五斗特大桥相约三年后

开始爆破
爆破过程中
完成爆破后的河面
拆除前的旧五斗大桥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钰凤、李传智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波、李传智 通讯员侯晨光、黄山河

  12月3日下午3点,伴随着响亮的爆破声,陪伴了桂城人近半个世纪的旧五斗大桥成功爆破拆除。这是南海首座省道公路大桥。据悉,南海旧五斗大桥拆除后,将在原址新建新五斗特大桥,施工期预计三年。未来的新五斗特大桥将由现在的双向四车道扩至双向八车道,通行能力大大提升。同时,新五斗特大桥作为“南番顺”的重要节点,通过新五斗特大桥经三龙湾大道转换节点可快速到达广州南站或广珠西线。交通便捷性的提升将推动南海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城市的连接,促进区域经济的提质发展。

  现场: 旧五斗大桥3秒成功爆破

  仅仅3秒,位于东平水道之上、“44岁”的旧五斗大桥在连续几声爆破声中轰然倒下。待水面上白雾散去,白鹭群从河面上掠过,留下阵阵鸟鸣,仿佛在给旧五斗大桥道别。两岸的居民在警戒线外拿着手机记录下了这历史一刻。

  旧五斗大桥是典型的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据该桥爆破拆除工作指挥部介绍,本次爆破采用的是延时微差分段起爆、控制一次齐爆药量等爆破技术进行精准的控制爆破,其优点是既可使关键部位被瞬间破坏、致使桥梁在重力作用下整体瞬间失稳而垮落,又可做到周边建筑物免受爆破振动及飞散物所带来的损害及其有害影响,可达到安全、高效拆除主桥的目的,是目前拆除拱桥比较快速、安全的方式。

  作为省道S112广杏线上主要桥梁之一,于1978年通车的旧五斗大桥在南海乃至广佛经济发展过程中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为什么要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几十年风雨,如今的旧五斗大桥已到了不得不拆的阶段。

  首先,从航道要求来看,旧五斗大桥已无法满足航道等级的需要。旧五斗大桥所在航道为东平水道,定级为国家内河Ⅱ级航道,通航净空要求不小于18米,目前的通航净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航道要求,存在一定的水上交通安全隐患,为满足通航要求,彻底消除该水上交通安全隐患,对旧五斗大桥进行拆除重建迫在眉睫。

  其次,从旧五斗大桥自身情况来看,旧五斗大桥分为1978年完工桥梁和1993年完工桥梁两幅。根据桥梁管养单位进行的检测,结果显示1978年建五斗大桥技术状况评定为四类,1993年建五斗大桥评定为三类,尽管此前已经经过不同程度修缮,但难以恢复到原设计要求和标准,存在交通通行安全隐患。2011年,交通部门已对1978年建的五斗大桥进行了限高限载等交通管制措施,影响了交通正常通行。为消除交通安全隐患,解决限高对交通的影响,对旧五斗大桥拆除重建是必要的。

  另外,旧五斗大桥为两幅双向四车道桥梁,存在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混行情况,通行条件较差,不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通行需求。

  因此,2022年10月27日,《关于佛山市南海区S112广杏线五斗大桥封闭施工的通告》对外宣布要对旧五斗大桥实施拆除重建,施工期预计三年。另外,据悉,旧五斗大桥爆破拆除后,施工单位将先后对桥梁主孔和边孔附近水域进行打捞、清渣,预计工期为30天。

  回忆:一桥通南北 连接“南番顺”

  一座大桥,跨越半个世纪的城市记忆。旧五斗大桥位于桂城平洲五斗村,因此被命名为五斗大桥。

  20世纪50年代,已开通的广州至中山的“广中公路”,在经过南海平洲的平南五斗的东平水道处,需通过当时的“五斗渡口”进行摆渡,往返两岸需乘坐机动渡船的。今年90岁的平南社区李伯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村里的田在河对岸,那个时候我们要用木艇撑艇过河耕田呢。”

  20世纪70年代初,当地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开始修建五斗大桥:大桥跨河跨径为(56+80+56)m,通航净空 8 m,桥面宽9.0米,桥梁全长528.5米,双向双行车的钢筋混凝土箱形双曲拱桥。1978年,五斗大桥建成通车,成为了原南海县内新建的第一座省道公路大桥。从此一桥通南北,旧五斗大桥横跨东平水道连接南海、顺德、广州三地,而原来的“五斗渡口”也随之撤销,东平水道由此结束了趸船渡车过河的历史。

  “当时建桥,我还出过一份力呢。”李伯回忆道,由于20世纪70年代没有机械运输,旧五斗大桥建设时,建筑材料基本靠人力运输。当时各村不少居民都参与拉水泥等工作,用大板车将建筑材料推到施工现场。

  1993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交通量不断增大,为了缓解旧五斗大桥的交通压力,在旧桥的东侧,新建了一座全长937米的新桥。新桥跨河跨径为(56+80+56)米,通航净空12米,桥面宽9.0米,单向双车道的悬链线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自此,新旧两座五斗桥形成了桥梁高低交错的景象,也因此成为东平水道上的一景。

  旧五斗大桥在南海的桥梁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根据《南海县交通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南海县的桥梁以钢筋混凝土小桥和公路木便桥为主,数量少、结构简单。新中国成立后,南海的公路桥梁建设迎来了巨大成就。官山大桥、五斗大桥、和顺大桥、横江大桥等一批大桥建成投入使用,加快了南海交通提速,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未来:旧址重建地标式新五斗特大桥

  据指挥部透露,旧五斗大桥拆除后,将在原址新建新五斗特大桥,其总长约1060米,主桥采用单跨 215米,一跨跨越东平水道,桥下通航净高、净宽大幅增加,使得航道通行能力大幅提升。新建桥梁桥宽47米,机动车道按双向八车道设置,车辆通行能力大幅提升;同时在两侧设计非机动车道,使机非分离,交通通行安全有较大提升。

  桥梁主桥结构采用下承式钢箱提篮系杆拱桥,桥型美观、大方,将有可能成为当地的一个景观和地标。

 
     标题导航
南海首座省道公路大桥——旧五斗大桥3秒成功爆破拆除将建新桥~~~
~~~佛山奇趣环保营“国家宪法日”主题活动开营
~~~
佛山发出全国首张连锁餐饮企业直营门店“守信即批”食品经营许可证~~~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要闻
   第A5版:要闻
   第A6版:都市新闻
   第A7版:经济
   第A8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9版:天方夜谭·卡塔尔世界杯专辑
   第A10版:广东
   第A11版:文化周刊·阅读
   第A12版:文化周刊·诗意
   第DGA9版:东莞新闻
   第FSA9版:佛山新闻
   第SDA9版:顺德金版
新五斗特大桥相约三年后
与法“同行” 守护绿水青山
石湾陶艺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
收材料到送达证照仅需15分钟
离职后远程“锁库”公司前员工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