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新朋旧友小聚,召集人让每个人做个自我介绍,说两句。从事幼教工作的李老师说了这么一段话:我从小语文成绩就好,现在一直坚持业余文学创作,觉得阅读对人的成长很重要,做幼教工作的初衷,就是让更多的孩子从小就喜欢阅读,喜欢文学,已经做了十几年了。他不羡慕别人取得的成功,这些事都是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他努力做好,并以此为乐,同样也是一种成功。
这件事引发了我的思考。每个人认知有深浅,能力有大小,做事有快慢,不可能都能想干大事就干得成。刘墉说“一个人成熟的表现是了解自己的能力”,好高骛远不如脚踏实地,了解自己的长短处,量力而行,把能做的事认真做好,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就是实实在在地成长和提升。
多年前,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同事向我分享成功经验,他把每天自己可控的事、要做的事尽力做好,把自己的时间利用好,同时留点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学习、思考、沉淀和休闲。
具体来说,就是把工作做好,尽力完成当天的事务,尽量当日事当日毕;把问题处理好,当天能解决的问题不拖到第二天,自己能解决的不交给别人,尽量处理得不留后患;把交往控制好,限定范围和时间,即便是工作交往也适可而止;把家庭生活和锻炼身体兼顾好,与事业一起整体协调推进。当然,也要实事求是,不能强求,实在今天干不完的事,明天接着干;现在干不了的事,以后再来,不去蛮干。总之,努力、尽力,但不苛求。这位同事平时很少谈未来和成功,可他的未来和成功又恰恰在这些能做的每件事中、可控的每一天里。
我反观自己,为什么有那么多能做的事没有做好呢?比如,每天读一会儿书,锻炼一下身体,处理好手头的工作,做好基本的请示报告,同事间有正常的沟通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没做好,无非是自己能做的事看不上、不愿做,又不得不做,最后只能将就着做;想做的事一下子还不会做,还做不了,却盲目做,花费了太多的心思精力,结果事倍功半。
我们读过很多名言,诸如“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还听过类似“假如我们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全部完成,我们的成就会让自己惊愕不已”等话,都是劝诫我们从能做的事做起,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但只有真正领悟其中的奥妙,并且努力践行,才会有收获。
生活中,有的人总是觉得整天做些平常、细小、简单、重复的事,怎么可能有出息?不知不觉间犯了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还没有恒心的毛病。这需要引以为戒。
我们都想干一番事业,要注意的是定下的目标要实事求是,力所能及,首先要了解自己有几斤几两、长处短处,不要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先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好,夯实基础,坚持下去,慢慢提升,然后再定更高的目标,并继续努力。这样,每一天都会过得踏实,有存在的价值感,慢慢迈向更好的未来,行稳致远。
(陈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