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蒋偲摄影报道)记者昨日从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深圳市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获悉,到2022年底深圳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车辆将达到300辆、开放道路里程达到300公里以上;到2023年底,深圳将全面形成基于特区法规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管理制度体系,发布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地方产品目录,推出“双百示范”工程,打造全国首个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全城开放的示范城市;到2025年底,深圳将率先实现“一城千辆”,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打造全国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城市标杆。
除《深圳市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正式落地外,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发展改革委、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公安交警局还联合印发了《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接连推出加速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系列重要举措,标志深圳智能网联汽车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2025年底率先实现“一城千辆”
众所周知,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车、路、人、云端等进行智能信息的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据介绍,深圳将发挥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围绕“1套创新的管理制度+1项高质量发展的服务能力+N项规模化的特色场景应用+1个可持续的资金保障体系”的工作路径,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商业应用,吸引培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前沿性战略性高端创新资源和要素,强化产业资源空间集聚效应,打造全国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城市标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和应用高地。
到2025年底,深圳将率先实现“一城千辆”,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打造全国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城市标杆。
新增无人测试与示范管理规定
据了解,下一步,深圳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将允许开展驾驶人不在车辆驾驶位上的无人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活动。《实施细则》将结合深圳市已开展道路测试情况,基于验证企业自动驾驶技术能力的考虑,针对申请无人道路测试、无人示范应用的车辆,分别设置累计30000公里、10000公里的里程门槛。此外,新规还限定了首次申请车辆数、安全员配置要求等条件,以确保申请车辆具备充足的安全条件。
同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道路也将扩展到包括高速公路在内的公路、城市道路和区域。除了乘用车、商用车辆外,测试示范车辆范围增加了专用作业车,满足无人清扫车等测试示范需求,允许有条件的区域进行智能网联汽车全域开放测试与示范活动。
深圳还进一步放宽了测试车辆进行自动驾驶功能测试及封闭场区实车测试的比例。首次申请可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取得相关测试报告,首次申请新增配置相同车辆的,可按照20%的比例进行,再次申请可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
全市已累计开放201.37公里测试示范道路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新兴科技与汽车交通结合的战略性产业,正处于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关键时期。系列智能网联汽车重量级文件的发布,绘就了深圳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蓝图,将为智能网联汽车新技术的发展提供最佳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深圳全市已发布三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道路,累计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里程约201.37公里,开放测试道路187条。向百度、小马、安途智驾等13家企业发放了195张测试示范通知书。此外,南山、福田、坪山等各区都在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落地,已面向市民开通Robotaxi出行服务。妈湾智慧港也已进驻38辆无人集卡,实现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
记者了解到,此次发布的《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四大类21项工作任务,一是创新的政策法规管理制度,构建覆盖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地方性准入管理、道路运输经营等9项智能网联汽车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管理制度。二是高质量的发展服务能力,重点围绕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政府监管平台等5大方面技术能力支撑。三是规模化的特色商业场景应用,通过扩大应用场景及规模、商业化试运营、建设全域开放区、鼓励各行政区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特色示范应用区4大措施,搭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落地环境。四是建立可持续的资金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市、区级财政资金及各类专项资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建设、投资与运营,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细则》则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应用示范的管理机构及职责分工、申请条件、申请程序、事故和违法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更细致的明确,新增无人测试与示范管理规定,顺应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扩展测试示范的道路及类型,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大的空间。支持有条件的区域开展全域开放测试与示范活动,逐步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落地及商业化运营。明确放宽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及封闭实车测试比例,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加快促进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测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