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乡村振兴离不开各方的参与,为此,顺德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组建了美丽乡村设计师库,向设计师“借脑”,一起推动乡村振兴。目前,顺德美丽乡村设计师库开展首期设计师乡村对接会,设计师们走进乡村,了解乡村发展现状,结合自身专业,为美丽乡村发展献智献计。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名润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名润、陈枫
美丽乡村设计师入库
为乡村建设提供支持
当天,在杏坛青田的千石长街、艺术区一角,设计师们围坐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交流乡村设计心得,村民们也在一旁认真聆听。
这是由顺德区农业农村局主办的2022年首场设计师乡村对接会的现场,25名顺德美丽乡村设计师库的设计师围绕顺德乡村风貌提升进行主题交流和即兴分享。顺德乡村朴实无华却又独具水乡风韵特质,如何发现、发掘、表达其中的美?这是设计师们积极思考的问题。
在活动之前,主办方专门给设计师们“布置了作业”——如何对青田村及其周边区域风貌进行重塑?青田作为顺德3个风貌管控示范村之一(其余两个为北滘碧江、杏坛新联),设计师们对青田及其周边区域风貌进行规划建设管控提出意见和建议。
据悉,今年8月,在顺德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顺德区农业农村局组建了美丽乡村设计师库。在库设计师们具有“专业多元、在地尊重、国际视野、文化创意、公益践行”的特质,致力于提升顺德乡村振兴水平,成为有学术高度、有实践深度、有领域宽度的专业智库。
根据要求,入选的美丽乡村设计师要为顺德乡村建设提供更多支持:一是为美丽乡村建设出谋划策,献智献计;二是加入乡村振兴合伙人团队,与村民交流联动,迸发设计灵感,提升村民意识,引导乡村进步;三是设计具有顺德乡村灵魂、有村居特质、符合村民意愿的作品,并配合推动项目落地等,共同绘就“水韵凤城”美丽画卷。
青田乡建——
努力提升村民内在的创造性
当天对接会召开的地方杏坛青田是乡村振兴“青田范式”的实践地,近年来,青田积极探索“政府+高校+社会组织+村民”多方联动模式,以艺术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成效渐显。如今,青田这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正迎来新活力。
去年底,青田艺术区启用,它由两栋4层高的旧厂房改造活化而成,建筑面积约4500平方米,是艺术家与村民互动的公共场所,也是村民接受艺术熏陶的文化阵地,现已成为“青田乡建”的重要载体之一。
作为2021年首批进驻青田的艺术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侗在青田展开了艺术与乡村共生实践,已为青田艺术区策划了系列展览,并连续开展了多期“快活林”读书会,让静心阅读、分享“悦读”成为青田村民新的生活方式。今年,“青田民艺圩”定期在青田艺术区举办,每期邀请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手艺人和民间艺术创新推动者参加,通过接地气的艺术活动充实乡村生活,丰富村民精神世界,致力于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在陈侗看来,艺术乡建或文化乡建不是指艺术家、设计师到乡村待着,或者利用乡村这个广阔天地来从事艺术或设计项目,而是把乡村本身自有的文化资源给调动起来,并努力提升村民内在的创造性——这也是他驻扎在青田开展活动的灵感来源。
去年底,“艺术与乡村”机构落户青田艺术区。陈侗在介绍这一机构的研究方向时表示,通过艺术与乡村的结合,挖掘乡村表层现象与艺术的关系。作为艺术家,他更希望以此激发村民的创造力,而非套用某些当代艺术的模式,让艺术与设计力量充分为乡村振兴服务。
实际上,把设计、艺术力量引入乡村,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顺德区农业农村局表示,将紧紧围绕“以水美城”的主线,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充分利用美丽乡村设计师库,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打造“水韵凤城”新亮点,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记者观察
以艺术力量推动乡村振兴
设计与艺术,能为乡村带来什么?曾经,青田的村民们也有这样的疑惑。
青田村民刘瑞庆见证了这些年来家乡的变化。“几年前,当大学教授、艺术家、设计师来到青田时,不少村民都抱着疑惑、观望的态度。”刘瑞庆说,经过多方的深入沟通与走访,专业力量逐步介入乡村,村民逐渐打消顾虑,多方共同发力让青田变得更美好。
记者注意到,相较于“打造”“建设”,青田乡建更倾向于以温和的力量来改变。
在乡村风貌方面,在乡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青田八景得以恢复,如千石长街、青藜书舍、更楼晚望等。又如活化村中原有的旧厂房,将其改造成青田艺术区。
在乡村内涵方面,青田乡建注重以艺术力量推动乡村振兴。以青田艺术区为例,驻村艺术家们通过对青田的观察,创作与青田相关的作品并进行展览,还通过定期举办“青田民艺圩”、读书会等整体盘活艺术区,让村民真正徜徉在艺术的世界,感受艺术给乡村带来的蝶变。
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庞伟表示,顺德的乡村设计不应过分强调创新,更应从保护乡村风貌出发,注重保留、保护乡村特色,守护乡村印记,留住乡愁。记者了解到,青田的乡村振兴之路就是遵循这样的发展脉络。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村民们“自己家园自己建”的意识正在凝聚。
当前,顺德组建美丽乡村设计师库,通过聚合专业力量,让想法多多的设计师们走出办公室、走进乡村,发掘乡村文化底蕴,并使之与现代文明产生联系,因地制宜地让乡村因设计力量的注入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