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融合促发展 生活美如画

壮阔的丰收美景。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瑜摄
北桥岸边曾破烂不堪的乡村小道,如今已成村民们奔向致富的“康庄大道”。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关家玉摄
    调顺岛宽敞亮丽的村道。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关家玉摄

  魅力乡村

  金秋十月,河源龙川县的航天水稻经过3个多月的生长周期,在近日迎来首次丰收。“上天入地”的水稻种子,在广阔土地中实现了天地融合。把城里的路“搬”到乡下去,把乡下的田园生态美景“搬”进城。湛江市赤坎区的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互促互生,城与乡达到深度融合。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清远连州精细规划建设朝天桥水碧道,描绘自然和谐的生态画卷,力促山水融合。

  天地融合

  河源

  “航天水稻”200亩 稻田产量逾20万斤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杨坚、刘睿、杨俊锋、黄婷)经过历时3天的机械化抢时收割,今年夏季在河源市龙川县田心镇种下的200亩“航天水稻”——“航聚香丝苗”,昨日已全部收割完毕。据当地农科专家现场估算,这批航天稻总产量已逾20万斤。

  河源龙川县的航天水稻经过3个多月的生长周期,在近日迎来首次丰收。记者昨日在龙川县田心镇塔丰村看到,颗粒饱满的稻穗,将稻田“染”成一片金黄色,稻浪随风起伏,沉甸甸的穗头垂坠,金黄色的稻田绘出了当地乡村的好“丰”景。“这次在田心镇田心村、塔丰村、田东村、甘陂村、松林村、三友村6个村共种植了200亩,预计亩产量至少是1000斤以上,总产量逾20万斤”,龙川县田心镇党委副书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俞立峰告诉记者。

  计划明年扩种至600亩

  龙川县田心镇塔丰村种粮大户巫志勇称,他今年种了100亩航天水稻,航天水稻比一般的品种好,蒸出来的米饭又香又软,收入比普通品种一亩能增收四五百块钱。科技赋能水稻种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俞立峰称,田心镇政府计划明年将航天水稻种植面积扩种到600亩,通过连片种植,带动全镇农户推广种植“航天水稻”。

  始兴

  “粤北粮仓”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卜瑜 通讯员赖金艳、邓斌)当前,位于南岭山脉南麓的“粤北粮仓”始兴,迎来了丰收粮满仓的好“丰”景。通过垦造水田种植水稻、撂荒地复垦种植水稻、其他作物改种水稻等方式,今年始兴县高质量完成了1.6万亩高标农田建设和近4000亩撂荒耕地复耕复种。

  据数据统计,今年,始兴县春播春种面积达18.9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5851亩,产量28918吨,圆满完成春耕春种目标任务。晚造粮食播种面积108512亩,对比去年同期增加9.6%,粮食产量实现稳定增长。

  山水融合

  连州

  为乡村振兴注入“碧道动力”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曹菁 通讯员张晓欣)目前,连州正精细规划建设朝天桥水碧道。朝天桥水碧道位于连州市龙坪镇朝天村委会大东山片区,碧道建设总长12.9公里。三江河碧道也在紧张建设中,这一碧道位于连州市连州镇,于今年7月份开工建设。

  三江河碧道项目规划整合区域遵循低影响生态化设计理念,并将漂流等水上运动元素、温泉度假元素等与碧道建设糅合在一起,构建“碧道+漂流+温泉”的特色廊道,为连州市乡村振兴注入“碧道动力”。接下来,连州将依托连州特色地域风貌,打造生态宜居和自然相融合的生态碧道,形成一幅幅“河清岸绿、水潺鱼跃、花草丰美、白鹭成群、自然和谐”的生态画卷。

  城乡融合

  湛江赤坎

  城乡深融合 逛村如逛街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关家玉 通讯员陈伟冰、杨聪平、徐泓光)饭后到村道散步逛乡村公园,正成为湛江市赤坎区不少市民的休闲习惯。近年来,该区因地制宜加快城乡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加速提效,给当地市民和村民都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

  国庆黄金周期间,从228国道转入沿北桥河岸的村道,8米宽的黑底沥青路面,配置路灯路树和护栏,前来游玩的私家车畅行,铺砖的人行道上,散步的市民络绎不绝。沿路稻田飘香花荫醉人,河道澄波可见游鱼,生态田园美如画。直至晚上9时,路灯下的行人依然不少,路旁新开的田园食庄灯火辉煌,停车场上依然停放着许多车。

  丰厚村民老李指着村里的食庄说,“把城里的路搬到村里”,不但方便出行,还改变了村民以往不是“土里刨食”就是外出打工的生活方式,“家门创业”成为新选项。刚在食庄和家人吃过饭执意要步行回家的市民张姨表示,“把城里的路搬到村里”,就意味着“把乡下的生态景观搬到城里”。家住海田片区的她,过去就常乘家人的车到调顺岛的乡村公园散步。

  高等级的生态型村道串联北桥片区各村庄后,按照赤坎区建设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带的设想,全域村庄微改造启动,实施环境整治、景观节点小品、农房风貌提升、休憩驿站(小广场)、巷道整治等项目,增强片区农村与城市的深度融合。

  作为湛江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面积不到70平方公里的赤坎区,拥有8个街道30个社区16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最远的村庄进城不过十多分钟车程,具备城乡融合的地缘优势。为此,赤坎区出台了《赤坎区加快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以“党建+”为总抓手,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相融共生、社会治理协同推进。

  双向互动 产业互融

  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互促互生,赤坎区把农村道路融入城市路网,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从城区向农村延伸,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这下可好了,主通道要扩到23米宽!”在调顺岛,村民看到新公布的调顺村文化旅游交通环境提升工程欢呼雀跃。调顺岛是远近驰名的海鲜美食村和文化岛,该村2000多位村民中,在岛上美食街开店的就有数十家,相关从业人员逾300人,环岛交通工程的落地,意味着这个曾经的孤岛村庄已更深地融入城市。从过去村民乘船到城区逛街到不久后市民游客逛岛逛村车流不息,生活一下美如画。

  城乡人流的双向良性互动,为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夯实基础。近城型乡村的田园景观、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被整合发展为休闲农业、旅游业、特色饮食业等,促进城市产业链向乡村延伸,加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此,赤坎区区长李志坚表示,城乡融合发展,就是要把城区和农村贯通起来,“我区将聚力抓好产业融通、要素互通、服务畅通,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共同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游客“打卡” 村干部打卡

  在赤坎区美丽乡村成为游客“打卡”地的同时,调顺村委会干部也过上了打卡上班的日子。

  34岁的调顺村党支部书记黄晓冬告诉记者,两年前,他从广州一家上市公司辞职回乡任村干部时,便动了村干部职业化的念头。当时换届的7名村干部平均年龄为29岁,年轻化程度在省内都排得上号,其中6人读过大学。上班打卡的提议被班子一致通过。

  南桥街道的百姓村,是赤坎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村庄,目前,该村与国内大品牌发展商合股建设的房地产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该村的一名干部表示,现在的村干部,“必须是学习型”的——对政策、法规的了解,对发展趋势的研判慢一点,“都会落后”!

  谋事在人,城乡融合对乡村干部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赤坎区积极构建党建引领的乡村治理体系。该区的“头雁”工程选优配强农村干部队伍,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3岁,大专及以上的占68.75%,“两委”班子平均年龄较上一届下降9.9岁,实现学历年龄“一升一降”的目标。

  夯实乡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为城乡融合发展增添了执行力。赤坎区委书记张向阳表示,赤坎区的乡村振兴,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突出党建引领,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社会治理五个方面融合,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规划,统筹推进,久久为功,实现该区乡村振兴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五年一大变。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7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8版:听总书记的话
   第A9版:听总书记的话
   第A10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11版:我们这10年⑦
   第A12版:我们,奋斗!
   第A13版:要闻
   第A14版:要闻
   第A15版:要闻
   第A16版:大湾区观察
   第A17版:经济
   第A18版:广东
   第A19版:文娱·体育
   第A20版:教育周刊
   第DGA17版:东莞新闻
   第FSA17版:佛山,奋斗!
   第FSA18版:佛山,奋斗!
   第FSA19版:佛山,奋斗!
   第FSA20版:佛山,奋斗!
   第SZA17版:深圳新闻
   第ZSA17版:中山新闻
融合促发展 生活美如画
炼化一体化项目计划本月底投产
揭惠铁路首座隧道贯通
珠机城际金海大桥开始铺设道砟
南雄市苍石水厂正式供水
河源市区首个智能立体停车场计划12月中旬建成使用